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3)
2023(7855)
2022(6496)
2021(5851)
2020(4999)
2019(11072)
2018(11046)
2017(20550)
2016(11315)
2015(12775)
2014(12825)
2013(12449)
2012(11441)
2011(9868)
2010(10365)
2009(9920)
2008(9700)
2007(8966)
2006(7887)
2005(7189)
作者
(30694)
(25507)
(25418)
(24189)
(16411)
(11951)
(11536)
(9676)
(9653)
(9271)
(8745)
(8598)
(8215)
(8160)
(8045)
(7740)
(7437)
(7379)
(7360)
(7313)
(6515)
(6303)
(6151)
(5916)
(5811)
(5710)
(5648)
(5628)
(5164)
(4995)
学科
(39342)
经济(39271)
管理(37253)
(30346)
(27248)
企业(27248)
方法(15490)
(15017)
(14201)
中国(14044)
审计(12219)
数学(11653)
数学方法(11484)
业经(11237)
(11173)
(9364)
地方(8823)
(8507)
财务(8474)
财务管理(8403)
企业财务(8011)
(7976)
银行(7967)
体制(7938)
(7604)
(7595)
(7544)
金融(7541)
理论(7499)
环境(7153)
机构
大学(152054)
学院(151410)
(59557)
经济(58064)
管理(56020)
研究(49871)
理学(47115)
理学院(46547)
管理学(45820)
管理学院(45493)
中国(40424)
(34122)
(33487)
科学(28098)
(25749)
财经(25390)
(24211)
中心(24080)
(22932)
(21020)
研究所(20857)
北京(20438)
(19888)
(19870)
师范(19704)
业大(19385)
(18745)
财经大学(18740)
经济学(18425)
(17752)
基金
项目(98010)
科学(77235)
研究(75765)
基金(70130)
(60315)
国家(59764)
科学基金(51396)
社会(48760)
社会科(46122)
社会科学(46112)
(38644)
基金项目(36929)
教育(35545)
(31977)
自然(31274)
编号(31224)
自然科(30444)
自然科学(30437)
自然科学基金(29890)
资助(27515)
成果(27398)
(24344)
课题(22664)
重点(22623)
(22318)
(20680)
(20535)
国家社会(20084)
(20064)
项目编号(19813)
期刊
(72651)
经济(72651)
研究(49848)
中国(42725)
(30436)
管理(23151)
学报(21977)
教育(21689)
(20054)
科学(19936)
大学(18247)
学学(16689)
(15623)
金融(15623)
技术(13493)
财经(13450)
农业(12920)
(11570)
业经(11254)
经济研究(11080)
审计(10055)
问题(9392)
会计(9084)
图书(8893)
财会(8640)
(7738)
(7286)
(6910)
论坛(6910)
职业(6880)
共检索到250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正兴  
审计制度是一套规范体系和行为准则,是审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成员在创造特定的工作体制和管理体制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审计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审计文化精神在审计组织制度上的体现。作为审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层面的文化建设包括: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审计规范即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完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文化研究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王文静  
基于我国城乡关系演进的特征,应用博弈方法对我国城乡关系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土地流转制度对城乡关系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农产品价格比是城乡关系的核心问题,而原有的城市偏向政策导致了农村在城乡分工合作中处于不利地位,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以及农业免税及补贴政策,确实能够提高农村在城乡合作中的利益分享,但却更容易使城乡关系发展为竞争而非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卫  
造成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方方面面,因此,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任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本文主要从制度层面对这一问题谈一些思考和建议,当然也会兼顾社会、文化等其他层面。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赵国钦  
由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不同,制度供给的初级行动主体和次级行动主体在进行制度供给的行为选择时常常相互背离,由此导致实际制度供给和意愿制度供给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相对于意愿制度供给,实际制度除了供给内容和结构不同外,总显得不足或者过剩,并且在时间维度上表现出一定的时滞和不连贯。差异的形成产生于制度本身缺陷和制度推进环节。结合官僚制分析框架从正式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境两个角度对中国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可从制度变迁方式和制度结构效率以及优化制度供给主体的行为选择上提出治理对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  吕沛璐  冯淑怡  
以社会行动者理论与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为基础,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行动者的多重逻辑出发,在央地互动视阈下对中国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政策演化与制度逻辑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在建设用地一级配置管理的制度变迁中,央地双方在多重逻辑的相互作用下,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类型,实质设立了差别化的行动准则:在中央权威有效性逻辑与地方代理自利性和局部自主性多重考量的相互回应下,对于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央地采取了掌控与突破的相斥性准则;在中央强公共性和有效性逻辑重叠与地方局部自主性逻辑的相互交织下,对于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央地则采取了放权与执行的相容性准则。在这种差别化的行动准则下,央地双方展开了持续性互动,最终形成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愈发收紧的"计划管控"、非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愈发灵活的"市场调剂"的"双轨化"变迁路径。由此可见,在央地政府这种差别化的行动准则下,中国未来的建设用地配置改革,不能只寄期望于诸如简单引入市场机制等治理结构层面的改变,还需要从深层次把握中央集权体制下央地政府的多重逻辑、管理诉求与互动策略,由此才能设计能够引导央地激励相容、优势互补的制度改进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雪军  朱建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华彦玲  余文学  
农地流转是我国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的又一自发性土地制度变迁。但相关制度的滞后性等缺陷阻碍了流转的顺利进展。制度是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有效制度能够产生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无效制度阻碍经济增长。从制度视角对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农地流转障碍、制度创新和农民与农地流转创新进行综述,以期对促进我国农地流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汪士和  
建筑业"营改增"面临税负过重、全行业利润率偏低的制度困境。基于对制度困境四大原因的分析,提出搞准建筑行业利润率、在定额取费中规定5%的不可竞争的企业法定利润、"营改增"税率降为6%、适当限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合法"设卡"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王敏  
本文将农民收入问题置于经济结构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通过运用国内外相关统计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农业劳动力对GDP的相对贡献;农业与非农劳动力的效率差异。依据这些指标,同时结合城乡居民收入差和转移性收入以及基尼系数等指标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配置的不合理是中国农民收入问题难解的基本原因,而导致这一不合理结构的重要根源是制度性障碍。不清晰的土地产权制度;偏向城市居民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制度;城市对农民有形与无形的壁垒等等,是这种制度性障碍的主要表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视多种要素对农民收入的贡献;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消除城乡壁垒;纠正城市化战略思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全社会劳动力要素配置,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顒  
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文化的问题。我要讲的题目是在文化的层面思考,我将从两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是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题目:第二是从我自己的所做,我的小说、我的随笔,来谈谈我是怎么样进行文化的思考的。我先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属于第一批知青作家的范畴,与张抗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豹  丁国杰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目前 ,运用制度创新的手段 ,改善微观经济运行环境 ,加强银企信用的培育是解决银企债务风险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葛笑冰  
制度文化是央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央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机保障。人行襄阳市中支着力从丰富制度文化内涵、完善内部制度体系、营造制度文化氛围、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对建设基层央行制度文化进行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全,推动了单位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