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6)
- 2023(17206)
- 2022(14338)
- 2021(13241)
- 2020(11246)
- 2019(25619)
- 2018(24953)
- 2017(47619)
- 2016(25930)
- 2015(28788)
- 2014(28144)
- 2013(28343)
- 2012(26151)
- 2011(23522)
- 2010(23556)
- 2009(22395)
- 2008(22528)
- 2007(20148)
- 2006(17837)
- 2005(16586)
- 学科
- 济(114517)
- 经济(114349)
- 业(96509)
- 管理(87773)
- 企(84345)
- 企业(84345)
- 方法(52262)
- 数学(43540)
- 数学方法(43197)
- 财(37851)
- 农(34867)
- 业经(32104)
- 中国(31316)
- 制(31195)
- 务(24613)
- 财务(24592)
- 银(24552)
- 财务管理(24549)
- 银行(24511)
- 农业(24425)
- 贸(24096)
- 贸易(24076)
- 易(23516)
- 企业财务(23330)
- 行(23240)
- 融(20006)
- 金融(20003)
- 地方(19911)
- 技术(19664)
- 体(19639)
- 机构
- 大学(372402)
- 学院(371896)
- 济(166481)
- 经济(163656)
- 管理(146054)
- 研究(127031)
- 理学(125508)
- 理学院(124199)
- 管理学(122502)
- 管理学院(121815)
- 中国(106725)
- 财(80783)
- 京(78437)
- 科学(73757)
- 农(68231)
- 所(63965)
- 财经(63433)
- 中心(58696)
- 经(57926)
- 研究所(57539)
- 江(56547)
- 业大(54950)
- 农业(53726)
- 经济学(52699)
- 北京(49367)
- 经济学院(47728)
- 财经大学(47224)
- 院(45304)
- 州(44068)
- 范(42534)
- 基金
- 项目(244862)
- 科学(194838)
- 基金(183705)
- 研究(175029)
- 家(161354)
- 国家(160023)
- 科学基金(137671)
- 社会(117052)
- 社会科(111262)
- 社会科学(111235)
- 基金项目(96654)
- 省(92039)
- 自然(88637)
- 自然科(86619)
- 自然科学(86590)
- 自然科学基金(85183)
- 教育(78712)
- 划(77962)
- 资助(75172)
- 编号(66349)
- 部(56079)
- 重点(55179)
- 成果(53427)
- 创(53095)
- 发(51966)
- 国家社会(50466)
- 创新(49132)
- 制(48796)
- 业(48723)
- 教育部(48486)
- 期刊
- 济(182706)
- 经济(182706)
- 研究(113794)
- 中国(74708)
- 财(65702)
- 农(63010)
- 学报(58558)
- 管理(57920)
- 科学(55679)
- 融(48061)
- 金融(48061)
- 大学(45451)
- 学学(43435)
- 农业(41528)
- 财经(33171)
- 经济研究(29966)
- 技术(29756)
- 业经(29127)
- 经(28504)
- 教育(28122)
- 业(24930)
- 问题(24595)
- 贸(22693)
- 国际(20199)
- 技术经济(19951)
- 世界(19922)
- 版(17807)
- 统计(17580)
- 现代(17285)
- 商业(16883)
共检索到572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本文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发现,在制度越是完善的省份,越是制度依赖型的行业越具有较高的出口份额。进一步,从东、中、西分地区的估算结果来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制度因素仍然是影响行业出口差异的重要因素。我们还发现,在东部地区,资本禀赋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劳动力禀赋不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禀赋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资本禀赋不是影响行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禀赋对行业出口的影响效应似乎要高于中部地区,远高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制度 地区间出口差异 工具变量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凤 孔庆峰
在分析贸易便利化对贸易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鉴Kancs(2007)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考察2004-2007年贸易便利化对中国谷物磨制品制造业双边相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相对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促进了相对扩展边际,抑制了相对集约边际,且对相对扩展边际促进要大于对相对集约边际抑制。上述结论对于不同的贸易便利化指标稳健。另外,中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主要促进相对扩展边际,抑制相对集约边际;而中国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对相对集约边际有显著促进作用,却显著抑制相对扩展边际。由此,文章认为中国应根据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贸易便利化政策和国际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佟家栋 陈霄
本文采用DEA-SBM模型构建了2005至2013年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能源效率面板数据,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扩张、环境规制怎样影响城市能源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出口扩张显著提高了城市能源效率,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出口驱动特征;并且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正影响随着城市环境规制强度上升而增加,这一影响效应在不同环境规制强度指标和出口密集度的稳健性检验中同样成立。研究还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出口扩张引致的污染排放会出现缩减,但出口扩张引致的能源消耗缩减并不明显,出口、环境规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主要来自排放效应。对样本的分类检验发现,随着环境规制强度上升,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的出口扩张对能源效率的改进作用要大于高收入、沿海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积极的政策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能源效率的改进机制,并且这种强化作用在低收入、内陆地区和资源型城市中更为明显。
关键词:
出口扩张 环境规制 能源效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杰 涂冰晶 蔡祖国
基于2004—2016年的出口产品数据,计算每类产品在此期间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运用4个反补贴代理变量测算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补贴状况,就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出口边际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中国出口繁荣与反补贴相共存的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常以增加出口总值作为首要应对策略,稳定出口目的地市场份额,形成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但这一措施并未真正促进对中国出口贸易更为重要的扩展边际。因而,不存在所谓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关键词:
反补贴 出口贸易 二元边际 贸易壁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盛斌
贸易与投资逐渐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文章构建了可用于分析融资约束与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模型,发现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可以实现出口,融资能力最强的企业则可以对外直接投资。这一发现对出口依赖度较高且金融市场尚发育不完全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进一步减少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金融市场摩擦,帮助最有竞争力和最高效率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从而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 OFDI 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陈榕景
本文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构建城市层面包含人口流动信息的人口结构指标,从微观层面研究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以劳动人口比或抚养比为表征的城市人口结构变动会显著影响出口,城市劳动人口比的提升或城市抚养比的下降会显著促进出口。对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表明,城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会伴随用工成本的上升而逐渐弱化,即存在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出口的"成本效应"。城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会伴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弱化,即存在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出口的"人力资本效应"。城市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的影响主要源于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加快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黄梅波
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愈发明显,近期学界将之视为研究的重点方向。"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担当,而其重要立足点落于亚欧非。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节点的非洲大陆,在实现习近平主席倡导的"贸易畅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问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非洲16个国家的出口数据,研究了文化差异和制度差异对中非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差异对中非贸易的影响比制度差异更重要;中非文化差异的出口效应独立于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的出口效应因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而不同,但制度差异对出口的影响并未发生变化;不确定性规避等四个维度文化差异以及表达与问责制度差异对中非贸易的影响程度远大于其他维度文化和制度差异。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文化差异 制度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宗彪 周勤
经济活动中的时区差异作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因素,能否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来源并促进中国服务业出口增长?文章在讨论时区差异影响服务业出口的理论机制基础上,基于双边视角检验了时区差异对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时区差异对中国服务业出口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时差为11小时最为明显,因此时区差异能够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来源之一。而且,这种促进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和贸易伙伴异质性特征。在行业异质性方面,时区差异的出口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在线处理(跨时区转移成本较低)知识、资本密集型等服务业;在贸易伙伴异质性方面,时区差异的出口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贸易中。上述结论在改变时区差异衡量指标和估计方法后依然成立。文章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认识时区差异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作用,而且在实践中也能够为中国制定服务业出口促进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凯 黄容霞
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业保护程度指标,可以构建适合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弹性体系。利用2003—2016年相关数据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弹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劳动力市场弹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弹性均会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用大小依次为中、东、西部;从时间效应来看,短期作用大于长期。此外,劳动力市场弹性通过工资效应和社会保障效应对中国创新型人才产生影响作用,因此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弹性以及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都有利于吸引创新型人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秀玲
技术创新是出口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而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对其特性和形成原因的科学把握。本文利用高技术制造业、非高技术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出口上市企业数据,在出口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研发资本投入、研发人力投入、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程度、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出口额对出口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也具有行业差异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出口企业针对本行业特性科学地做出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出口企业 技术创新 行业差异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民春 乔刚
基于2011—2017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制造业就业总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中国已呈现出"机器换人"现象;同时工业机器人使用减少制造业企业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制造业 就业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邵传林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评估了金融深化改革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深化改革程度越高的地区,企业家就越倾向于创业;在运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发现,金融深化每增加1个标准差,创业活动将增加0.48个标准差;在金融深化改革程度越高的地区,民营企业家和个体企业家就越倾向于创业,但金融深化对民营企业家创业活动更具有预测能力;各种稳健性检验及分地区的估计结果均表明,本文假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国有经济、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深化的交互效应对企业家精神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彭冬冬 罗明津
当前,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要特征的"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国外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构成严重的威胁。那么,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内在机制是什么?文章采用2009-2011年GTA数据库与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从企业这一微观层面定量识别国外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1)国外贸易保护措施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受影响企业的出口规模,贸易保护措施的数量每增加1次,受影响企业的出口将下降17%左右;贸易保护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受影响企业的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雾霾治理影响外资流入吗?:来自中国城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结构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来自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
中国增长动力切换、时空演变与“双门槛”测度——来自省际层面的经验证据
制度创新如何影响我国跨境电商出口?——来自综试区设立的经验证据
信息化水平、盈利能力与“第四利润源”——来自中国工业行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来自微观层面的证据
全球贸易摩擦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研究——来自GTA国家-产品层面的证据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贸易开放对产出波动的影响:来自我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成本病”是否导致了“看病贵”?——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