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6)
2023(13525)
2022(11302)
2021(10215)
2020(8658)
2019(19144)
2018(18819)
2017(36242)
2016(19651)
2015(21635)
2014(21162)
2013(20659)
2012(18590)
2011(16576)
2010(16886)
2009(16492)
2008(16380)
2007(15079)
2006(13488)
2005(12632)
作者
(55699)
(46508)
(46199)
(43862)
(29707)
(22024)
(20932)
(17799)
(17582)
(16757)
(15843)
(15620)
(14959)
(14871)
(14833)
(14110)
(13794)
(13656)
(13615)
(13199)
(11510)
(11372)
(11279)
(10858)
(10493)
(10448)
(10397)
(10250)
(9399)
(9118)
学科
(86894)
(80600)
经济(80464)
(80401)
企业(80401)
管理(78272)
方法(32770)
(31928)
业经(29489)
(27303)
数学(24309)
数学方法(24073)
(22667)
(22235)
财务(22209)
财务管理(22174)
企业财务(21032)
中国(19815)
农业(18913)
技术(17755)
(16841)
(15913)
(15617)
理论(15337)
(14685)
体制(14677)
(14298)
贸易(14287)
(13869)
(13394)
机构
学院(282108)
大学(275894)
(118505)
经济(116231)
管理(111794)
理学(94900)
理学院(93998)
管理学(92755)
管理学院(92227)
研究(90766)
中国(74226)
(62271)
(57690)
科学(52140)
(48883)
财经(47556)
(45789)
(44881)
(43061)
中心(41750)
研究所(40404)
业大(39826)
农业(38535)
北京(35888)
经济学(35781)
财经大学(34965)
(34936)
(32778)
经济学院(32115)
商学(31922)
基金
项目(178628)
科学(142421)
研究(132016)
基金(131401)
(113815)
国家(112801)
科学基金(98392)
社会(85510)
社会科(81075)
社会科学(81053)
(70726)
基金项目(68593)
自然(63418)
自然科(61980)
自然科学(61959)
自然科学基金(60933)
教育(59811)
(58183)
资助(53440)
编号(52921)
成果(42537)
(40734)
重点(40097)
(39840)
(39568)
(39015)
(38149)
创新(37297)
课题(36602)
国家社会(35403)
期刊
(142417)
经济(142417)
研究(85607)
中国(58768)
(53934)
管理(48780)
(46836)
学报(40160)
科学(39383)
农业(31704)
大学(31532)
(30610)
金融(30610)
学学(30265)
业经(25653)
教育(25141)
技术(25108)
财经(25001)
经济研究(22527)
(21546)
(18820)
问题(17737)
技术经济(15226)
财会(14982)
(14643)
现代(14434)
世界(14058)
商业(13936)
会计(13459)
(13049)
共检索到43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明华  
中国制度定位的基础中国已把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确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中国的制度定位。那么,中国何以把现代市场经济确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它尊重和认可主体的独立权利,并以法律保护这些权利。实践证明,主体...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霞  王灿  
本文认为,在企业年金构建过程中政府应承担制度供给主体的责任。为改变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迟缓的现状,政府应在法律建设和监管等方面积极作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杰  张英博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0~2010年间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公司为样本,研究了IPO市场时机选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下,中国的IPO市场时机不但包括基于企业自主选择的时机,也包括基于政府发行管制的时机。市场时机对资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政府择时而不是企业择时。由于发行管制的存在,政府择时对企业杠杆率有长期显著影响,但企业择时并不能对杠杆率产生显著影响,Baker和Wurgler(2002)发现的企业择时与资本结构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不存在。因此,政府管制是造成我国实际状况与西方市场时机理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天宇  
我国现行的政府审批制度 ,通过两种方式转化为民营企业的产业进入壁垒 :一是为保护产业内国有垄断企业利益而对民营企业实施的“进入阻挠” ;二是政府审批收费和寻租行为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逆向选择效应”。这两种进入壁垒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 ,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需要通过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来加以消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丰团  
政府干预企业投资行为是目前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主要特征,政府的公共利益目标和私人利益目标构成了政府干预的强烈动机,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以及政府的行政权力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基础条件,政府主要通过融资渠道、投资机会、市场竞争和补贴优惠等途径干预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认为,针对政府干预形成的非效率投资,可以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市场层面寻求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余芳艺  
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高校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对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企业所得税核算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一些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程红莉  黄恩  
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不可执行性,中小企业信贷约束严重。新制度经济学信贷排斥模型解释了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成因,即资产额低于金融机构所能获取正常利润的界限。资产规模小是中小企业的内在特征,也是约束条件,它使金融机构贷款成本提高,使中小企业偏向选择较高的风险水平。从制度结构视域考察信贷约束问题,可以摆脱资产规模不利的限制。研究发现,应发挥非政府组织与中小企业联系较多的比较优势,利用政府权威性优势以及市场的调节供求优势来改善契约的不完全性。这种结构层面的制度互补是改善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可行选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芳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下 ,不仅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 ,从终极作用发挥上来看 ,更应是一种所有权的延伸。日常工作应以寓监督于服务中的思想为根本出发点 ,协调与董事会 、监事会及高层经理各部门的工作 ,为其在现代企业中的生存与发展拓宽空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向东  程敏  
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家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又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国家审计的定位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新蓉  
目前我国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基本上是无偿的,主要由政府权利部门直接分配并监管。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使用效率低,分配过程不透明和监管不力等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改善监管的层面上,而需要考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本文提出将政府对企业的科技投入资金资本化的观点,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利用最新的调查数据,对中国企业家信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对企业家信心有着显著的影响,政府支持力度越大、银行信贷获取越容易、司法公正程度越高、基础设施满意度越高,企业家信心越高。对政府支持方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惠三种支持方式中,政府补贴对企业家信心的影响最显著。上述研究发现对有关决策部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郑云虹  田海峰  
《循环经济促进法》框架下的中国EPR制度存在着制度安排缺失的问题。本文采用博弈分析方法探讨了EPR制度下政府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生产企业在政府不同EPR制度设计下的行为反应。研究发现:回收市场没有利益刺激时,如果政府不实施激励,生产企业不会主动承担EOL产品的回收处置责任;政府的激励强度影响企业EOL产品的回收再利用程度;激励强度需要一系列EPR配套制度作为保障。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激励性的EPR制度体系应包括激励性制度和约束性制度两方面内容的观点,同时做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冯巨章  
本文基于利益集团博弈的视角,对政府、市场、企业和商会四种基本的经济治理机制演化问题展开研究。研究表明,经济治理机制演化的取向与结果取决于各利益集团的力量,经济治理机制演化过程就是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后形成的一种公共选择。在经济治理机制互补性下,利益集团的博弈产生向着各机制在经济治理域内的最优匹配方向收敛的正向循环。因此,利益集团博弈本身将促使经济治理机制的演化收敛到各机制在经济治理域内的最优匹配的方向上。以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颁布的法规、政策和文件为依据,我国经济治理机制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五个代表性的阶段,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经济治理机制演化表现出渐进性、利益集团导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