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9)
2023(5698)
2022(4854)
2021(4382)
2020(3758)
2019(8385)
2018(8260)
2017(15555)
2016(8611)
2015(9649)
2014(9579)
2013(9353)
2012(8448)
2011(7539)
2010(7701)
2009(7448)
2008(7452)
2007(6869)
2006(6019)
2005(5607)
作者
(24024)
(20480)
(20288)
(19175)
(12695)
(9589)
(9145)
(7746)
(7686)
(7204)
(7040)
(6672)
(6629)
(6579)
(6444)
(6154)
(6075)
(5960)
(5940)
(5830)
(5095)
(4977)
(4849)
(4590)
(4589)
(4585)
(4527)
(4514)
(4061)
(3941)
学科
管理(35547)
(31224)
经济(31156)
(30337)
(27839)
企业(27839)
(13343)
(12998)
方法(12334)
数学(10358)
数学方法(10235)
(9051)
业经(8839)
(8311)
财务(8290)
财务管理(8271)
(8037)
中国(8033)
体制(7928)
企业财务(7836)
(7158)
技术(6526)
(6505)
银行(6490)
(6086)
(5796)
(5765)
金融(5763)
环境(5732)
(5352)
机构
大学(122375)
学院(121467)
(51093)
经济(49983)
管理(48828)
理学(41849)
理学院(41427)
管理学(40933)
管理学院(40691)
研究(39366)
中国(30749)
(28261)
(25024)
科学(21928)
财经(21149)
(19299)
(19232)
(19046)
中心(18168)
(18051)
研究所(16973)
业大(16673)
财经大学(15603)
经济学(15550)
北京(15441)
(14645)
(14621)
农业(13972)
经济学院(13822)
(13818)
基金
项目(80230)
科学(64279)
基金(59663)
研究(59308)
(51691)
国家(51296)
科学基金(44678)
社会(39566)
社会科(37560)
社会科学(37553)
基金项目(31627)
(31110)
自然(28261)
自然科(27597)
自然科学(27586)
教育(27530)
自然科学基金(27123)
(26097)
资助(23496)
编号(23060)
(21465)
成果(19360)
(18594)
重点(18326)
(17533)
国家社会(16640)
课题(16562)
创新(16467)
(16373)
教育部(16335)
期刊
(59281)
经济(59281)
研究(37322)
中国(27712)
(25012)
管理(20191)
学报(17424)
(16864)
科学(16825)
大学(13891)
学学(13235)
(12361)
金融(12361)
教育(11994)
财经(11070)
农业(10797)
技术(10221)
(9449)
业经(9028)
经济研究(8818)
问题(7511)
财会(6998)
会计(6618)
(5959)
科技(5904)
(5805)
现代(5711)
(5678)
技术经济(5640)
理论(5259)
共检索到188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柳新元  
制度安排的效率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是与制度安排相配套的实施机制的完善。现实生活的许多合理的制度安排并未发挥应有的绩效 ,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因此 ,研究影响制度安排的有效实施的因素和寻求改进实施机制的对策 ,就应成为今后研究制度变迁理论的一个重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豪  周小梅  
我们知道,从效率角度看,关于有利于改善医疗机构绩效的制度安排选择问题,应通过权衡不同制度安排的成本,作出最优的选择。本文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度安排为例,为有效地选择改善医疗机构绩效的制度安排提供依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放  
PFI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近20年来逐步兴起的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了缓解财政支出不足,提高公共支出效率,引导私人资本参与到公共项目的开发建设中来。因此,我国引入PFI融资模式是一种现实的、有益的尝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长海  刘梦岩  
对我国物流业课征营业税的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应通过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促进物流业发展,并分析了我国物流业实施"营改增"的原因,以此为依据提出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行靳  
知识失业的破坏性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知识失业的形成是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传统体制性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知识失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知识劳动力就业提供可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米加宁  
本文以90年代以来一些典型的国际经济活动分析为起点,针对日益强化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显露出的特点为依据,提出全球制度安排的问题。这一问题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必然要经受与未来国际规则的磨合与协调的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阳  原雪梅  范跃进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随着人民币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开始下降,而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欧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显著增加,含有汇率市场压力变量的估计方程中,欧元的权重为17.66%,以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为工具变量的估计方程中,欧元的权重为12.02%,它们都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锁柱  和春雷  
公平、制度安排与效率何锁柱和春雷一、公平与效率之争:简要说明阿瑟·奥肯认为:公平与效率的选择构成“困难的折衷”,原因在于“对效率的追求必然会带来不平等”。①因此,社会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权衡,或者效率优先,或者公平优先,或者公平与效率保持最优交替。无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明伟  
作为现代社会必要的教育理念,教育关怀更多的关注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起点,以改变所有人的生存状况,是教育关怀的应有之义。而教育关怀是一种政府责任,只有政府才能相对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在教育制度层面保障教育关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大多数与规则和制度的不公有关。无论是保障起点与过程的平等还是保障每个人具有平等学业成功机会,都有赖于建立和完善相对公平的制度安排原则。可选择性、以人为本、机会均等和差别对待是教育关怀在制度安排方面的有效原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杰  粱化军  
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加强诚信建设、进行监管的正确定位以及改变审计收费制度的路径依赖将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必由之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蝉  李怀政  
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权分离,企业由众多股东拥有,由代理人负责经营,从而会经常产生激励不相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代理人长期激励较弱。利用股票期权对代理人进行长期激励可以克服企业激励机制的缺陷,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玲  金长城  
在城市下岗和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大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进入是否加剧了城市就业压力,影响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比重,政府为保护城市劳动力就业而制定的“限制性”就业制度绩效如何,是应该深入探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海宇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作为海量数据处理分析的最佳工具与社会各行业纵深融合。十九大后,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原则的中国社会治理全新格局正逐渐形成,而大数据因其信息数据规划性描述、科学性决策、可控性评测等技术优点成为治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工具,特别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支撑下,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价值逻辑层面阐述基于不同角度的大数据含义和内在价值,再进行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化、科学化设计,最后从供需面、环境面等进行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的制度安排。最后以期搭建大数据职业教育现代化平台系统,激发该创新模式下职业教育治理的内生动力,不断构建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并保证其平稳向好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海  张道卫  
中国经济在保持近 2 0年快速持续增长的同时 ,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特别是近 1 0年里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在不断上升 ,灾害造成的损失在不断扩大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森林资源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森林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诸培新  陈志刚  
本文在考察中国农地非农化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不合理及其价格扭曲是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原因。形成这种土地市场结构的深层原因则是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们运用苏南G市的数据对土地市场发育、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体制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推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