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6)
2023(7363)
2022(6261)
2021(5588)
2020(4750)
2019(10659)
2018(10482)
2017(20123)
2016(11069)
2015(12011)
2014(11978)
2013(11624)
2012(10585)
2011(9569)
2010(9502)
2009(9014)
2008(9004)
2007(8069)
2006(6965)
2005(6576)
作者
(31444)
(26611)
(26213)
(25112)
(16704)
(12682)
(11906)
(10038)
(9866)
(9460)
(9157)
(8820)
(8638)
(8532)
(8411)
(8083)
(7781)
(7746)
(7723)
(7467)
(6589)
(6565)
(6262)
(6017)
(5940)
(5898)
(5810)
(5689)
(5392)
(5149)
学科
(41557)
经济(41474)
管理(38699)
(34591)
(30140)
企业(30140)
方法(18868)
数学(16561)
数学方法(16362)
(15896)
(14470)
中国(10874)
(10273)
(10104)
财务(10081)
财务管理(10058)
(9954)
业经(9869)
企业财务(9660)
(8956)
银行(8941)
(8838)
体制(8647)
(8523)
(8411)
金融(8409)
技术(7874)
(7180)
环境(7023)
(6733)
机构
大学(157734)
学院(155885)
(66088)
经济(64766)
管理(59349)
研究(52786)
理学(51416)
理学院(50839)
管理学(50022)
管理学院(49719)
中国(39962)
(34907)
(32015)
科学(31182)
财经(27169)
(26389)
(25906)
(24675)
中心(23975)
研究所(23763)
(23507)
业大(22916)
经济学(21366)
财经大学(20418)
农业(20306)
北京(19580)
(19301)
经济学院(19137)
(18605)
师范(18374)
基金
项目(106872)
科学(85723)
基金(80532)
研究(76203)
(70758)
国家(70255)
科学基金(60679)
社会(51317)
社会科(48871)
社会科学(48859)
基金项目(42535)
(41093)
自然(39184)
自然科(38314)
自然科学(38303)
自然科学基金(37677)
教育(35326)
(34795)
资助(32274)
编号(28376)
(25461)
(24772)
重点(24560)
成果(23478)
(22742)
国家社会(22150)
(21907)
教育部(21542)
(21484)
创新(21477)
期刊
(71053)
经济(71053)
研究(47044)
中国(32317)
(29166)
学报(25973)
科学(23789)
(23334)
管理(23287)
大学(20114)
学学(19250)
(16360)
金融(16360)
农业(15197)
教育(14589)
财经(14454)
(12354)
技术(12160)
经济研究(11697)
业经(10690)
问题(9297)
(7914)
(7854)
财会(7393)
科技(7386)
(7147)
技术经济(7101)
理论(6849)
统计(6603)
现代(6587)
共检索到232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和平  刘厚俊  
文章分别从一国所面临的经济冲击性质、一国经济的结构特征以及一国对灵活性和可信性之间的权衡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最后认为,在当前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两极制度安排不适合中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创新驱动的过程。本文在辨析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创新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制度安排,详细分析了具有"适应性效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制度安排的特征,包括金融制度结构的灵活度、制度结构的耦合度以及制度变革的适应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燕  赵泽阳  
适应性效率是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考察制度的经济绩效问题,反映了时间进程中与经济变化相适应的制度变迁效率。从适应性效率审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迁模式具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一方面增进了适应性效率,另一方面也存在效率的损失。文章指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要继续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并加强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以提高制度整体的适应性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刚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高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几经变革,从国家型保险制度到财政型保险制度,再到金融型保险制度,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保险制度变迁尚不具备适应性效率,保险业发展指标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全面、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加速我国保险制度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应当加速保险制度变革,促进保险行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促使保险行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适应性效率建立在有效的制度结构上,这种制度结构面对不确定性时能灵活地尝试各种选择,能有效地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性效率取决于体制、权力的分配、风险的分担等。从制度层面看,创新不足实质上是适应性效率低。制度及制度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产生创新,二是制度是否保护创新,三是制度能否适应创新。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粗略地观察制度及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创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高制度的适应性效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刚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保费规模高速增长,与其相配套的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几经变革,从国家型保险制度到财政型保险制度,再到金融型保险制度,制度的变革带来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但我国保险制度变迁尚不具备适应性效率,保险业发展指标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全面、健康发展为代价的,加速我国保险制度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应当加速保险制度变革,促进保险行业的全面发展,这是促使保险行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适应、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桃  赵伟  
我国提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目标是"要实现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有必要着眼于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随经济社会发展动态的适应性问题展开研究。本文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视角,提出在体系构建实践中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补齐机制和资源短板,有助于实现制度适应性效率目标。从系统科学与工程角度,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实现制度适应性效率的作用机制,建议优先建设职业技能管理与监测系统、电子政务管理与公共服务、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并给出包含这三个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综合平台的应用模型,该应用模型可用于指导实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陶厚永  刘洪  
用工"双轨制"是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造成劳动关系矛盾的根源之一。这种现象至今依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并轨改革心存顾忌。用工制度改革缺乏理论支撑。本文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视角。通过组织运作的模型抽象与模拟。对用工的"双轨制"和"单轨制"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表明:用工"单轨制"更具适应性效率。更能促进组织绩效的快速增长:用工"双轨制"具有刚性特征,组织很难自行进行矫正;在并轨改革过程中。国家需发挥政策制定的主导作用,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制推行用工"单轨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卢现祥   王素素  
文章在“不利冲击—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经济韧性”的框架下分析中国经济遭遇不利冲击时保持强劲韧性的制度根源。当经济遭遇不利冲击时,政府凸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并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作用,将有限资源进行再配置,支持和扶持受冲击地区或者城市,对冲不利冲击的负面影响,使得经济快速恢复增长,从而保持经济韧性。文章采用地震这一不利冲击,运用CRITIC-熵权TOPSIS模型测算出1997—2020年经济韧性和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检验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实证分析发现:(1)地震对经济韧性的负面冲击为5.830个百分点,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为6.452个百分点;(2)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存在地区差异,南方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为12.423个百分点,北方集中型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为5.500个百分点;(3)政府部门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为2.381个百分点,银行部门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为3.746个百分点,企业部门适应性效率的对冲效应为2.218个百分点;(4)南方地区三个部门的对冲效应均高于北方地区,而且南北地区银行部门的对冲效应均最高,其次是政府部门的对冲效应,企业部门的对冲效应最低。上述发现是稳健的,从而揭示了制度适应性效率对中国经济保持强劲韧性的关键作用。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经济韧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曾文清  张斌  
我国自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建立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尤其在控制城市扩张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加之人口和经济增长等对城市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规划方案频繁调整,城市扩张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为此,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变迁分析,认为需要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重新定位和强化;并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制度供需匹配度、制度结构兼容度和制度激励约束相容度3个方面对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控制城市扩张的适应性效率进行了评判。最后,提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制度适应性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严重的泡沫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政府对金融市场泡沫的不同干预方式又会将金融市场锁定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发现,政府的角色十分关键,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府的良好执法来建立竞争性市场秩序,并降低既得利益集团对金融市场创新的阻挠;另一方面,又需要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所导致的对投资者权力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泡沫效应转化为推动金融市场创新的原动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湘波  谭丰华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制度的建设意义重大。我们不但应该注意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还必须注重提高各种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我国在提高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也存在着效率的缺失。在正式制度方面,制度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制度存在着失效和无效。这些都是转型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制度适应性效率不足的根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曹越  伍中信  张肖飞  周华  
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是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产权保护制度安排。英美会计法律制度体系的主体内容由宪法、财产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继承法、公司法和破产法中有关财产权利质的规定性与量的规定性以及会计准则构成,大陆法系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主要由宪法、民法、商法、公司法和税法构成。与大陆法系会计法律制度相比,英美法系会计法律制度具有更高的适应性效率。运用SSP模型,本文论证了大陆模式是中国建立良序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并设计了涵盖五个层级的中国会计法律制度框架体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璋勇  
近年来,国际经济学理论界提出了“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同时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趋势,似乎也为这种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在此背景下,国内也有学者从效率和稳定之间的两难出发,提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由目前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向“角点汇率制度”的方向发展。基于此,笔者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原则入手,结合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环境的可能变化,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角点汇率制度”在中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具有适应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