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8)
2023(9547)
2022(7841)
2021(7087)
2020(6164)
2019(13718)
2018(13598)
2017(26555)
2016(14201)
2015(15755)
2014(15653)
2013(15518)
2012(14008)
2011(12371)
2010(12690)
2009(12417)
2008(12606)
2007(11668)
2006(10375)
2005(9772)
作者
(39357)
(33270)
(33105)
(31101)
(21222)
(15550)
(14835)
(12740)
(12378)
(11897)
(11354)
(11037)
(10842)
(10551)
(10408)
(9891)
(9839)
(9635)
(9575)
(9412)
(8239)
(8092)
(7997)
(7738)
(7456)
(7441)
(7327)
(7313)
(6481)
(6442)
学科
(80458)
(76344)
企业(76344)
管理(67072)
(65226)
经济(65104)
业经(27532)
(26549)
方法(25377)
(23112)
(20543)
财务(20522)
财务管理(20502)
企业财务(19457)
(19343)
数学(17163)
数学方法(17022)
农业(16876)
技术(16588)
(15783)
(14105)
(13848)
中国(13300)
(12975)
体制(12953)
企业经济(12735)
理论(12640)
经营(11927)
技术管理(11124)
(9988)
机构
学院(211127)
大学(204975)
(92517)
经济(90858)
管理(90698)
理学(77731)
理学院(77092)
管理学(76316)
管理学院(75927)
研究(62277)
中国(51923)
(47258)
(41555)
财经(36466)
(34058)
(33636)
科学(33466)
(32896)
(29918)
中心(28932)
业大(28286)
经济学(26834)
财经大学(26604)
商学(26424)
农业(26245)
商学院(26193)
研究所(26149)
(25851)
北京(25615)
经济管理(24419)
基金
项目(132676)
科学(108035)
研究(100694)
基金(99410)
(84026)
国家(83215)
科学基金(74797)
社会(67152)
社会科(63664)
社会科学(63651)
基金项目(53169)
(52525)
自然(47529)
自然科(46486)
自然科学(46474)
自然科学基金(45761)
教育(45131)
(41972)
编号(40448)
资助(39206)
(33221)
(32303)
成果(32080)
(31457)
(30099)
重点(28825)
创新(28428)
(27770)
国家社会(27706)
人文(26922)
期刊
(111792)
经济(111792)
研究(61784)
中国(42071)
(41987)
管理(39992)
(33476)
科学(26677)
学报(24131)
农业(22500)
(21483)
金融(21483)
业经(21114)
大学(20262)
技术(19939)
学学(19548)
财经(19059)
(16395)
经济研究(16165)
教育(15938)
问题(14190)
(13775)
财会(12893)
技术经济(12835)
现代(11609)
世界(10945)
商业(10939)
会计(10907)
(10822)
经济管理(10141)
共检索到322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曹休宁  戴振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是一种共生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合作带来的效率是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制度为集群企业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影响集群企业合作的正式制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行为和行业协会,两者都属于第三方实施机制。非正式制度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隐性协调机制。非正式制度主要通过声誉机制、专用性投资和集体惩罚机制有效地防止了机会主义,促进集群企业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舒岳  
以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发布的290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对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认识现状,并从制度上找寻企业承担校企合作责任的动因,提出了促进企业承担校企合作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翔  
科技管理和教育管理体制缺陷、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产学研配套体制不健全和政府错位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合作中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和产学研合作层次较低、深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及产学研合作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应以优化制度安排为突破点,构建以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引导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支撑体系,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经伟  
针对我国部分小企业所涉足的高利率民间借贷问题,本文按照现代经济学解释经济现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现象观察、基本假设、建模与推导以及结论等,对之进行严格论证。本文认为。我国小企业融资困难是必然的,但这只是小企业参与民间借贷的充分条件;小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更多地是源于企业资金的“事后缺口”,民间贷方参与小企业的未来利润分享就构成了民间借贷过程中的利率决定因素;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源于借方的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且只能通过贷方才能转嫁给公众,因此,约束、激励以及保护贷方可以使民间借贷之间的风险内部化;在目前的中国金融环境下,政府通过为小企业制定相关融资规则和提供“平台”——建立区域性民间借贷市场,比批准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朋杰  
从"优势互动"奖励模型中,我们发现集群"聚集效应"的大小决定了集群对群外企业吸引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着集群的成长速度和内部企业竞争力的大小。而"聚集效应"的大小又取决于集群的内部网络结构关系以及集群的软硬件环境,因而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硬环境和集群的内部结构,对推动产业集群的迅速成长、扩大集群的"聚集效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俞园园  梅强  
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组织合法性的视角,研究了制度压力对产业集群内企业采纳ERP行为的影响机理。通过对产业集群内企业高层的个人深入访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得到的理论模型显示,产业集群内的正式制度环境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形成了企业采纳ERP的管制压力、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通过采纳ERP,企业获得了管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认知合法性,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李贵龙  李艳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家行为约束存在约束主体与客体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与外部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缺陷。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对企业家行为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的制度安排,可以规范企业家行为,改善对企业家行为约束的现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欧阳凌  欧阳令南  周红霞  
本文针对股权分置和股权全流通的制度安排,在不同信息状态下研究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表明,信息对称时,股权全流通制度下企业投资行为达到最优,股权分置制度下国有资产的高折算溢价使得企业存在投资过度行为;信息不对称时,股权分置制度下低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过度行为,高质量企业表现出更多投资不足行为。证券监管部门近期应该促使股权全流通,远期应该重视规范企业信息披露,从而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朋杰  
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是一个持续创新、不断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它形成于具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创业文化的地区,一经形成便在因果循环累积效应的作用下,自发演进不断升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过程,据此模型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集群发展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梅  张乐  
在不完全资源禀赋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往往以集聚形式增加其各种资源的可获得性,并实现快速成长,而中小企业这种极具活力的发展形态与融资特点密切相关,互为影响,互相制约。从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特性上找出金融支持更加理性的认识,是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俊  黄阳华  沈云昌  
本文在对校企合作研发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校企合作研发的基本模式及其制度特征的经济学含义,并重点分析了校企共同研发的最优制度安排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有效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共同研发的最优合约安排是由企业拥有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企业向大学提供一个固定支付加上与技术绩效挂钩的可变报酬(类似于版税);在弱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一种次优的可能安排是大学和企业模拟企业间合作研发时采用的合资企业的组织形式,但大学拥有收益权、而不具表决权的干股。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在共同研究过程中,为有效地促进公共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争取必须配合其他的支付机制,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雷光勇  
审计作为增进企业价值的主要制度安排之一 ,其功能应该随着企业契约机制运行所需会计信息的变化而加以拓展 ,不应仅局限于企业契约缔结后的履行机制维持上 ,而应向企业契约缔结前的相关环节扩展 ,延伸至企业契约耦合体成立之初的维护投资合作秩序的功能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维护企业契约机制运行方面 ,因各自所需要的成本与信息、发生合谋的可能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分工。现代审计制度安排在企业契约机制运行中的具体作用机理 ,主要表现为对构成投资合作秩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鉴定与评估 ;对企业契约机制运行中的各种违约行为 ,通过执行商定审计程序等加以有效辨识与控制 ;对利益分配过程进行动态监控 ,有效保护企业契约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康克龙  
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组成的一组不完备的契约。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地位 ,取决于他们谈判实力的大小 ,而决定“谈判力”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各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及其相互间可替代性的大小。受生产力法则和分工法则的制约 ,生产要素不断呈现细分的态势。在不同的条件下 ,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会不断发生变化 ,进而使得企业所有权制度在时空上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这便是企业所有权制度演进的内在安排机制。由于企业家才能是最稀缺的资源 ,因此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力资本在企业合约中的重要性会得到不断地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原磊  
起点永远都不可能公平,公平的可能只会在终点。为了实现终点公平,在宏观上引入遗产税制,在微观上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在终点公平的制度安排下,企业要想实现永续发展,就要引入基金会的机制,通过基金会的捐赠活动,将自身的有形资产转化为无形资产,以无形资产的形式穿过威胁企业发展的“狭窄通道,”并且在无形资产增长的同时,实现有形资产的更大增长。以基金会为媒介,不断实现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相互转换,这就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俊  杨蕙馨  
基于分工的上下游企业的纵向交易治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引入交易费用,科斯分析了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在科斯的基础上,威廉姆森认为不同的交易对应着不同的治理结构。纵向交易治理不同于一般的对交易治理结构的选择,实质上是对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在选择中,不仅要考虑交易费用,更要考虑不同分工制度安排的收益,而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则要通过企业边界的变动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