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16)
- 2023(15760)
- 2022(13126)
- 2021(12207)
- 2020(10161)
- 2019(23275)
- 2018(23412)
- 2017(45154)
- 2016(24845)
- 2015(28014)
- 2014(28268)
- 2013(27774)
- 2012(25171)
- 2011(22740)
- 2010(22819)
- 2009(21188)
- 2008(20693)
- 2007(18529)
- 2006(16591)
- 2005(14867)
- 学科
- 济(100311)
- 经济(100172)
- 业(75723)
- 管理(71373)
- 企(54410)
- 企业(54410)
- 农(49422)
- 方法(40997)
- 数学(35274)
- 数学方法(34880)
- 农业(32418)
- 业经(27417)
- 中国(27043)
- 财(25529)
- 制(23384)
- 学(20933)
- 地方(20155)
- 体(17078)
- 贸(16930)
- 贸易(16921)
- 易(16471)
- 银(15820)
- 银行(15779)
- 理论(15547)
- 技术(15478)
- 环境(15473)
- 发(15302)
- 务(15209)
- 财务(15132)
- 财务管理(15099)
- 机构
- 学院(352484)
- 大学(351983)
- 济(142080)
- 管理(139962)
- 经济(138978)
- 理学(121201)
- 理学院(119918)
- 研究(118795)
- 管理学(117934)
- 管理学院(117309)
- 中国(90145)
- 京(75076)
- 科学(73406)
- 农(73144)
- 财(64989)
- 所(59694)
- 业大(58237)
- 农业(56239)
- 中心(54807)
- 研究所(54108)
- 江(52984)
- 财经(51271)
- 北京(46936)
- 经(46643)
- 范(46098)
- 师范(45703)
- 院(42437)
- 州(42190)
- 经济学(41445)
- 经济管理(38310)
- 基金
- 项目(240789)
- 科学(189465)
- 研究(178380)
- 基金(174659)
- 家(151947)
- 国家(150630)
- 科学基金(129285)
- 社会(112505)
- 社会科(106284)
- 社会科学(106259)
- 省(94217)
- 基金项目(93276)
- 自然(83155)
- 自然科(81128)
- 自然科学(81112)
- 教育(80312)
- 自然科学基金(79656)
- 划(78504)
- 编号(74288)
- 资助(70469)
- 成果(60011)
- 重点(53455)
- 部(53296)
- 发(51697)
- 课题(50089)
- 创(49691)
- 制(47223)
- 创新(46411)
- 国家社会(46162)
- 科研(45465)
- 期刊
- 济(161841)
- 经济(161841)
- 研究(103740)
- 农(73250)
- 中国(71338)
- 学报(56696)
- 科学(52851)
- 农业(49517)
- 管理(48904)
- 财(48412)
- 大学(43882)
- 学学(41451)
- 教育(38085)
- 融(33374)
- 金融(33374)
- 业经(30719)
- 技术(29639)
- 财经(24623)
- 业(24081)
- 经济研究(23180)
- 问题(22455)
- 经(20873)
- 理论(18780)
- 版(18447)
- 实践(17320)
- 践(17320)
- 科技(17187)
- 图书(17083)
- 技术经济(16714)
- 现代(16361)
共检索到523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曲福田 冯淑怡 诸培新 陈志刚
本文在考察中国农地非农化途径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市场结构及其价格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土地市场结构不合理及其价格扭曲是农地过度非农化的原因。形成这种土地市场结构的深层原因则是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和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我们运用苏南G市的数据对土地市场发育、土地产权和土地管理体制与农地非农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的理论推理。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土地产权 土地价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因此,中央政府要将农地非农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具体措施:一是合理安排土地产权制度,公平对待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把征地范围严格界定在公益性用地之内,同时加大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力度,使农地非农化完全遵循市场的供求变化;三是大幅度提高农地征用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伶俐 王定祥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中农地非农化配置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均存在失灵,并且政府失灵引致的农地非农化效率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引发的效率损失。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都是农地非农化配置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即使是两者协同发挥作用也难以促进农地适度非农化。只有引入政治协商制度,使之与市场机制、政府机制有机耦合和协同作用,才能最终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目标。中国要构建市场机制、政府机制和政治协商制度"三位一体"的农地适度非农化机制,还需要对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管理制度、土地利用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必要的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冬泳
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详尽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归纳与发掘了其中的历史背景、现实约束,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将对未来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创新产生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制度变迁 制度创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成艳 孙占文 王庆琨 孔玲
在我国经济双轨式增长宏观背景下,政府主导的农地非农化制度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双轨式特点,而这种土地的非农化制度模式由于其存在的种种弊端而处于一种亚稳定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应逐渐淡出土地市场, 构建政府严格管制下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必将是我国农地非农化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市场化 农地 非农化 双轨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曲福田 陈江龙 陈雯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行为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史大平 王定祥
本文在对农地适度非农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地适度非农化的制度障碍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市场化的农地非农化路径依赖和政策措施。本文认为,纯市场机制和纯政府机制都无法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配置,只有建立起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的准市场化机制才能实现农地适度非农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建 汪应宏 毛璐 胡贵
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户籍制度、农地非农化以及农地制度变迁问题,都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综述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背景下人口迁移、农地非农化和农地制度三方面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就农地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政策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暂时的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金晶 张兵
转轨时期的经济特性与分权制下的政府间利益冲突、共同作用农地非农化配置的政府行为,决定了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政府间博弈的普遍存在。构建合理有效的政府治理结构,从行为目标激励、行为方式激励、行为关系激励的角度,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政府间关系进行制度重构,有助于调节农地非农化配置中政府间关系的不适因素,实现农地资源非农转化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配置 政府行为 激励规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全 白江涛
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融资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资料,农地金融化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系统回顾近年国内外学界对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分别就农地金融化的主要模式、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农地金融化风险分担、补偿和防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评述,以期为我国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地金融化 机制设计 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小全 白江涛
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融资能力不足,严重制约农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土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物质资料,农地金融化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将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通过系统回顾近年国内外学界对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分别就农地金融化的主要模式、顶层制度设计以及农地金融化风险分担、补偿和防范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和评述,以期为我国农地金融化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地金融化 机制设计 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志荣 吴次芳
研究目的:比较制度收益与发展收益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的影响,研究驱动地方政府过度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研究方法:生产函数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结果: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获得的制度收益为0.5891亿元/km2、发展收益为0.1532亿元/km2,制度收益是发展收益的3.8453倍。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农地非农化进程表现为制度驱动型,制度收益是驱动地方政府过度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现行农地保护政策由于经济管理手段的缺失,不能对地方政府谋取制度收益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导致地方政府受制度收益的驱动而人为地加快了农地非农化进程。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地非农化 制度收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秀芝 陈会广 陈利根
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如何处理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建立有效的农地非农化调控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而,基于农地非农化调控的要求,从农地非农化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来探讨农地非农化的调控机制问题及创新。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调控机制 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