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8)
- 2023(8546)
- 2022(7054)
- 2021(6623)
- 2020(5495)
- 2019(12910)
- 2018(12851)
- 2017(23788)
- 2016(13160)
- 2015(14838)
- 2014(14890)
- 2013(14323)
- 2012(13026)
- 2011(11732)
- 2010(11972)
- 2009(11414)
- 2008(11500)
- 2007(10169)
- 2006(8934)
- 2005(8457)
- 学科
- 济(55127)
- 经济(55042)
- 管理(44599)
- 业(39308)
- 企(34612)
- 企业(34612)
- 方法(27125)
- 数学(24504)
- 数学方法(24105)
- 财(16788)
- 制(15581)
- 中国(14204)
- 农(12223)
- 业经(11401)
- 务(10897)
- 财务(10863)
- 财务管理(10843)
- 融(10828)
- 金融(10826)
- 银(10561)
- 银行(10554)
- 体(10486)
- 企业财务(10390)
- 行(10095)
- 理论(9972)
- 学(9043)
- 体制(8917)
- 贸(8646)
- 贸易(8636)
- 易(8395)
- 机构
- 大学(188924)
- 学院(186742)
- 济(80423)
- 经济(78784)
- 管理(73279)
- 理学(62708)
- 理学院(62077)
- 管理学(60840)
- 研究(60590)
- 管理学院(60474)
- 中国(48972)
- 财(41306)
- 京(38882)
- 科学(33202)
- 财经(32017)
- 所(29415)
- 经(29063)
- 江(28717)
- 中心(28310)
- 研究所(25994)
- 经济学(25840)
- 农(25735)
- 北京(24612)
- 业大(24380)
- 财经大学(24066)
- 经济学院(23084)
- 州(22576)
- 范(22188)
- 院(22027)
- 师范(21940)
- 基金
- 项目(121985)
- 科学(97530)
- 基金(90580)
- 研究(90255)
- 家(77921)
- 国家(77340)
- 科学基金(67664)
- 社会(58963)
- 社会科(55956)
- 社会科学(55944)
- 省(46770)
- 基金项目(46662)
- 教育(43978)
- 自然(43090)
- 自然科(42158)
- 自然科学(42152)
- 自然科学基金(41404)
- 划(39288)
- 资助(38124)
- 编号(35859)
- 成果(29908)
- 部(28194)
- 制(27884)
- 重点(27637)
- 创(25981)
- 课题(25603)
- 教育部(25175)
- 国家社会(24955)
- 发(24444)
- 创新(24286)
共检索到289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婷 宁丹虹
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在市场、机构、产品领域不断深入,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实体企业的效能持续释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开放的重点领域,双向开放始终践行制度型开放理念,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通过国内国际制度互鉴互动,稳妥推进资本市场、机构和产品开放,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卫星 戈建国
商业银行要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纵深发展的机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助力自贸区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国资本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商业银行服务 制度型开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金甜 毛新述
个股流动性与市场其他股票流动性之间存在共性运动,是引发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来源。本文以“个股—市场”联动层面的流动性共性为切入点,研究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对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和叠加效应,并考察气候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从总体上降低了流动性共性,但A股纳入MSCI指数的政策效应弱于沪深港通,未出现政策叠加效应;机构投资者关联交易作用渠道差异以及放宽跨境资本限额的外生制度安排,是造成政策效应显著弱化的主因;纳入气候风险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影响显著弱化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稳定市场作用。
关键词: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 流动性共性 气候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世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安生 翟彦杰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良好的交易制度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通过差别化的交易制度供给,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实现其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多层次的交易制度在市场中各自有序进行,以并行不悖的方式实现资本市场价格发现和资金融通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交易法律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入口狭窄、层次单一的问题,使得市场呈现出较强的投机性特征,VIE架构海外上市等现象大量存在。基于此,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之中,交易制度改革应是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永森
资本市场各方协同努力,保持A股市场全年基本稳定,并围绕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总目标,继续推进各项市场建设工作进入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资本市场稳定面临巨大压力。面对内外部复杂因素相互交织利空频发,国际市场震荡下行的影响,各方协同努力,保持A股市场全年基本稳定,化解了境外输入性风险的冲击,管控了市场风险,
关键词:
持续推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姜秀谦
我国资本市场将逐步走向全面开放,但资本市场的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应采取循序渐进、稳步开放的战略。实施QFII制度可以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壮大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市场活力,优化投资者结构,稳定资本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健开放。我国应当尽快建立QFII制度框架,制定与QFII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为QFII制度的实施创造条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有力推进了国企改革,普及了现代企业制度,为金融市场改革,为资源优化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和总结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把握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将有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一是促进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体系基本完全依赖间接融资,结构严重失衡。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提高了直接融资比重,改善了融资
关键词:
股权文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育军
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建设必须符合合理性与合法性原则。为使制度合理,制度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前置条件和遵守包括效率原则等在内的基本原则。同时,制度建设是监管机构依法行政的具体过程,必须遵循程序正义原则,并依此取得制度的台法性。过去由于设计不讲究程序,制度建设总处于利益博弈的动态过程,制度体系不能达到均衡、缺乏稳定性,是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设计与建设应满足三个基本前提,一是科学界定市场自主行为与行政监管的边界,二是公正合理对待所有市场参与者,三是制度设计过程程序化。
关键词:
制度设计 程序正义 制度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耿志民
根据对中国实施QDII制度成因的分析,本文讨论了QDII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揭示了QDII制度的本质,认为QDII制度绝非促进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繁荣香港股市的短期应急手段,而是应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战略出发审慎有序地实施,进而对QDII的资格认定、投资限制、进出资金监控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QDII 资本市场 制度设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豫 柯杰瑞
未来30年里,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更为迅速,养老保险制度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在介绍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和资本市场的互动实践基础上,借鉴美国企业年金制度经验提出了中国养老资产改革的具体建议,祈求在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使养老资产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过程中重要的资本力量。
关键词:
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年金制度 资本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杨
中国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践·李杨·一、概念辨析在经济学文献中,对于资本市场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场合常常有不同的界说。在研究经济学原理的著作中,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通常是不加区分的,它是一个与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与经济的“真实面”(ther...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宁宁 韩科飞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加速阶段,对外开放对资本市场稳定的影响引发了投资者及监管部门的关注。本文从尾部系统风险的角度出发,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于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在短期内并未发挥降低尾部系统风险的积极作用,反倒加剧了左尾系统风险;(2)沪港通交易制度对左尾系统风险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信息效率低、公司治理机制较差、流动性较低的公司;(3)沪港通制度实施后,标的股票对外开放程度(交易规模)的提高会降低左尾系统风险。本文研究丰富了尾部系统风险、资本市场开放的相关文献,为投资者风险识别、监管部门维护市场稳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连立帅 朱松 陈超
资本市场开放能否提高中国A股资本市场效率一直是政府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2014年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资本市场开放事件,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会通过增强股价信息含量以及影响企业融资来作用于企业投资—股价敏感性,表明沪港通交易制度会增强股价对企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另外,沪港通交易制度提高企业投资—股价敏感性的效应只是显著地存在于国际化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与国有企业中。本文的结果表明,沪港通交易制度通过优化投资者结构与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增强了股价的资源配置功能,并通过股价信息反馈与融资机制增强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提高了资本市场效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江轩宇 朱冰
本文利用沪深港通制度实施的外生冲击,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1)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2)当标的公司外资交易活跃程度较高或股价信息含量提高程度较大时,二者正向关系更强;(3)降低债务成本及提升研发意愿是沪深港通制度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路径;(4)前述正向关系只在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较高、高新技术行业及劳动与资本要素更多呈互补效应时显著。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沪深港通 劳动收入份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