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5)
- 2023(16012)
- 2022(13368)
- 2021(12445)
- 2020(10371)
- 2019(23668)
- 2018(23598)
- 2017(44287)
- 2016(24381)
- 2015(27250)
- 2014(27383)
- 2013(26489)
- 2012(24824)
- 2011(22863)
- 2010(23222)
- 2009(22135)
- 2008(21684)
- 2007(19379)
- 2006(17692)
- 2005(16433)
- 学科
- 济(114533)
- 经济(114401)
- 管理(72502)
- 业(62552)
- 企(52433)
- 企业(52433)
- 方法(42830)
- 数学(38117)
- 数学方法(37567)
- 中国(31788)
- 财(27571)
- 农(26751)
- 制(25988)
- 地方(23797)
- 业经(23100)
- 学(21314)
- 贸(19688)
- 贸易(19677)
- 体(19452)
- 易(19160)
- 银(18903)
- 银行(18878)
- 融(18583)
- 金融(18576)
- 行(18277)
- 环境(16587)
- 农业(16552)
- 策(16336)
- 理论(15944)
- 务(14810)
- 机构
- 大学(348808)
- 学院(347249)
- 济(157115)
- 经济(154075)
- 管理(128667)
- 研究(128138)
- 理学(109125)
- 理学院(107910)
- 管理学(105957)
- 管理学院(105288)
- 中国(99398)
- 财(76085)
- 京(74186)
- 科学(71910)
- 所(64365)
- 财经(58240)
- 研究所(57636)
- 中心(56764)
- 江(53628)
- 经(52839)
- 农(52566)
- 经济学(49996)
- 北京(47882)
- 院(46397)
- 范(45305)
- 业大(45024)
- 师范(44887)
- 经济学院(44549)
- 财经大学(42898)
- 州(41508)
- 基金
- 项目(221052)
- 科学(175515)
- 研究(165384)
- 基金(161978)
- 家(140800)
- 国家(139673)
- 科学基金(119175)
- 社会(108087)
- 社会科(102558)
- 社会科学(102535)
- 省(83781)
- 基金项目(82529)
- 教育(77102)
- 自然(73416)
- 自然科(71745)
- 自然科学(71725)
- 划(71037)
- 自然科学基金(70452)
- 资助(67980)
- 编号(65471)
- 成果(56115)
- 部(50874)
- 重点(50618)
- 发(48219)
- 课题(47930)
- 国家社会(45914)
- 创(45252)
- 制(44650)
- 教育部(44400)
- 性(42681)
- 期刊
- 济(184017)
- 经济(184017)
- 研究(115382)
- 中国(77545)
- 财(58608)
- 管理(52416)
- 学报(49844)
- 农(48992)
- 科学(47885)
- 教育(42066)
- 大学(39271)
- 融(38291)
- 金融(38291)
- 学学(36800)
- 农业(32745)
- 技术(31575)
- 经济研究(30879)
- 财经(30601)
- 经(26535)
- 业经(26026)
- 问题(23456)
- 贸(21021)
- 国际(19411)
- 统计(19135)
- 世界(19101)
- 技术经济(18148)
- 业(17397)
- 策(17111)
- 决策(15401)
- 现代(15274)
共检索到553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平 高椰
百年未有之变局视域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演变,改革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国际经济组织制度缺陷、经济问题意识形态化、数字经济发展和逆全球化浪潮等现实挑战,中国正在推行的制度型开放有助于改善国内制度环境、增强制度溢出效应、提升制度性话语权,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新的契机。中国应积极利用区域性和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积极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机制化建设和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的重组,通过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加快全球治理公共产品的制度供给、制定高标准区域性经济合作规则、重塑全球经济治理新规则,全方位参与、融入和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彬
制度型开放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国家深度协调国内市场、世界市场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是以开放促改革的渐进过程,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为国内市场深化改革提供动力。当前,制度型开放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持续动力,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有助于夯实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国内制度基础。同时,为应对逆全球化浪潮和“平行市场”的风险,中国需要通过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维护世界市场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增强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改革国际制度、增加制度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制度的话语权,尤其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及相关机制创设,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丹 董琴
全球性经济问题不断出现暴露了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诸多问题,治理体系亟待改革。受地缘政治以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一体化发展滞缓并始终缺位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应积极贡献体现东亚区域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的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案。东亚方案应着重解决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平等缺位、合作缺位、责任缺位,倡导全球经济的包容性发展、以"开放的区域主义"维护全球经济治理的多边体制以及构建多元化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是东亚区域的核心国家,应积极发挥作用保障东亚方案的有效可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盼 董江爱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全球经济治理问题已成为当下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促进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对各行为体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依托联合国、WTO等组织在世界经济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也面临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原有弊端制约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区域一体化发展困境,反向作用阻碍全球经济治理参与拓展、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经济基础有待夯实等挑战。基于此,从全球、区域以及国家3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经济治理 路径探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键
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既是技术推进经济向外拓展的客观趋势,更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的现象。资本的对外扩张引起战争,但战争与资本的本性是矛盾的。鉴于此,不同资本之间会达成暂时的妥协,形成一种瓜分殖民地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分赃制",但这并不会根本避免战争。因此,资本的治理根本无法使全球经济治理走向"善治"。战后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及其机制,依然打上了殖民主义时代的深深烙印,中国融入之后,在尊重既有体系的前提下,主张对既有体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机制。当然,为了使中国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理论研究需要化解矛盾,引导国际舆论、进行国际价值创新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伟光 王燕
全球经济治理语境下制度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范式。当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垄断地位因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而受到冲击,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在新兴经济体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创新治理机制的情势下,传统霸权国家亦通过WTO内部的"俱乐部"合作及外部的FTA缔约而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中国未来需理性设定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升的目标,向国际社会提供代表中国"共同发展观"的制度公共产品,并通过对既有多边制度的维系及创新话语机制的方式逐步取得全球经济治理下制度性权力的突破。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性话语权 中国与全球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薇
上世纪末以来,随着区域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更为频繁、破坏力更大,对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诉求愈加迫切。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如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汇率问题、经常项目平衡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本文落脚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全球储备货币体系,通过对国际储备格局变动以及国际储备货币构成与币值变动趋势的分析,探寻现行储备货币体系的主要问题,对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的倡议及未来改革的可能方向进行了综合性评述。
关键词:
全球储备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 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金瑞庭 张一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出发,提出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同时,本文以贸易、投资、金融、规则、产业、气候以及网络等领域为研究重点,分析当前改革重点,并提出战略举措,以提高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洁
当前,美欧等发达国家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理念严重分化,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显著的共识危机。国际利益格局的分化和冲突导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有效性和协调性降低。WTO改革谈判进入激烈博弈期,多边贸易体制面临重塑。区域贸易协定谈判加剧了多边贸易体制的碎片化风险,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最重要的新平台面临考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入关键重构期。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WTO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旭 韩文超
近年来,经济增长的调节与分配机制失灵、对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引导和修复功能缺失、主导国抛弃责任以及多边主义原则受到挑战等现象预示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加速失灵。究其实质,这一结果由两大矛盾促成:在经济功能层面,新自由主义治理存在缺陷,在诱导发达国家经济集团化以及在发展机会上排斥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促使金融投机主导的增长方式与生产结构脱嵌,使发展中国家卷入发达国家周期性调整的过程中;在权力结构层面,治理体系的高度“中心化”结构使之难以适应权力转移以及治理主体多元化趋势。“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机结合为贸易自由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并以“去中心化”形式构建多边治理新体系,为优化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王伟
全球经济治理是全球治理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和延伸。全球治理体系在塑造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上的力不从心,便成了全球经济治理诞生的内生动力。根据2011年联合国秘书长报告中的定义,全球经济治理是指多边机构和进程在影响全球经济政策、规则和法规方面发挥的作用。定义既强调了经济治理在全球经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厚双 关昊 黄金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要求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度治理,而要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度治理就必须对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构建,对倒逼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虽然仍存在着不少影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运行及其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改革与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但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在更大范围上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改革与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敏 何干强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经验表明,我国经济要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需要建设好独立自主的国际化国内市场,同时拓展经济对外开放的新路。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应当把全面提高经济对外开放水平与反对经济霸权主义,创建国际经济"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秩序结合起来,在对外开放中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指导、维护民族经济整体利益、明确国有经济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努力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向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对外开放 经济安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丹捷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俊杰 李坤望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华经济研究院(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改革开放与全球经济"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洪俊杰教授和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坤望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