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88)
- 2023(16223)
- 2022(13757)
- 2021(12152)
- 2020(10523)
- 2019(23695)
- 2018(22941)
- 2017(43987)
- 2016(24158)
- 2015(27108)
- 2014(26962)
- 2013(26756)
- 2012(25046)
- 2011(23101)
- 2010(23098)
- 2009(21779)
- 2008(21514)
- 2007(19508)
- 2006(17221)
- 2005(15569)
- 学科
- 济(118617)
- 经济(118471)
- 管理(73907)
- 业(67244)
- 企(55161)
- 企业(55161)
- 方法(49331)
- 数学(44008)
- 数学方法(43648)
- 财(29685)
- 中国(27037)
- 农(26952)
- 地方(25110)
- 学(24101)
- 业经(23152)
- 制(23069)
- 贸(19471)
- 贸易(19466)
- 易(18830)
- 农业(18139)
- 务(18065)
- 财务(18032)
- 财务管理(17986)
- 环境(17238)
- 企业财务(17142)
- 融(16992)
- 金融(16988)
- 银(16727)
- 银行(16660)
- 体(16351)
- 机构
- 大学(364164)
- 学院(361695)
- 济(158149)
- 经济(155104)
- 管理(135059)
- 研究(126930)
- 理学(116978)
- 理学院(115599)
- 管理学(113760)
- 管理学院(113083)
- 中国(94431)
- 科学(78182)
- 京(75222)
- 财(72835)
- 农(67059)
- 所(65818)
- 研究所(59818)
- 财经(58179)
- 中心(57350)
- 业大(56784)
- 江(54820)
- 农业(53193)
- 经(52748)
- 经济学(50511)
- 北京(46707)
- 经济学院(45470)
- 院(45060)
- 范(44905)
- 师范(44322)
- 财经大学(43096)
- 基金
- 项目(242744)
- 科学(191031)
- 基金(178682)
- 研究(170129)
- 家(158365)
- 国家(157108)
- 科学基金(133347)
- 社会(111578)
- 社会科(105906)
- 社会科学(105874)
- 基金项目(94632)
- 省(94550)
- 自然(86915)
- 自然科(84928)
- 自然科学(84899)
- 自然科学基金(83452)
- 划(80147)
- 教育(78088)
- 资助(72656)
- 编号(65630)
- 重点(55733)
- 部(54313)
- 成果(53311)
- 发(52693)
- 创(50418)
- 创新(47424)
- 国家社会(47300)
- 科研(47206)
- 教育部(46331)
- 课题(46153)
- 期刊
- 济(175389)
- 经济(175389)
- 研究(105543)
- 中国(68255)
- 学报(63906)
- 农(59794)
- 财(57726)
- 科学(56046)
- 管理(48858)
- 大学(47411)
- 学学(45441)
- 农业(39488)
- 融(33568)
- 金融(33568)
- 财经(30593)
- 教育(30010)
- 经济研究(29486)
- 技术(29077)
- 经(26305)
- 业经(25956)
- 问题(23036)
- 业(20880)
- 技术经济(19198)
- 贸(18750)
- 版(18325)
- 统计(17687)
- 商业(16576)
- 策(16330)
- 科技(16246)
- 理论(16218)
共检索到534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理想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其中制度因素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资本投入剖解为政府部门投入、私人部门投入、外资投入,从而可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197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度差异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辉侠
利用中国28个样本地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制度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制度因素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不同的制度因素在地区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各地区应鼓励和保护私有产权,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东部地区应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中部和西部地区可以保持适度的政府干预。
关键词:
制度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收敛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米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增长差异 经济增长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谭斌 王菲 虞克明
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非参数分析法及Shorrocks转换矩阵对1978—2009年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呈逐渐加大的趋势,其主要是由于新疆不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同时,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在区域经济格局越来越稳定的惯性中发生的。根据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应加大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并注意投资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加快新疆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突出 ,以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最为显著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 ,会使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受到阻碍。本文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产生的差异 ,从制度分析入手 ,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制度的建立、市场体制的完善、制度的创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政策 制度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增长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庆远
本文从宏观调控和制度创新的角度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思路和观点。笔者认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东部导向政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使东部的“效率”超越西部的“公平”。与此同时,制度供给不均衡加剧了西部制度变革路径的依赖,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发展差别。需要通过西部地区制度创新,形成西部独立的竞争优势,以此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靓
本文选取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和各省边缘区域人均GDP差异4个序列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别讨论我国直辖市、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就业结构与边缘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本良,陈万灵
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背景分析 ,说明自然条件、人文资源和优惠政策不能根本说明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传统经济理论也不能做出可信的解释。从制度分析入手,指出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原因在于制度环境差异,并提出缩小差异的对策 - -制度创新。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差异 制度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分化日益突出,而制度变迁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样本,利用1978—2003年间28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估计检验,证明了这一论点,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桂霞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缩小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合理控制并稳定房价。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和造成房价不断走高的长期因素。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相关模型,说明基于区域差异构建的变量因素对我国东、中、西部的房价存在差异性,劳动参与率与中部房价关系显著,投资与西部房价关系显著,工业化与东西部房价关系显著,对外依存与东中部房价关系显著,城市化对西部房价关系显著。认为未来我国在发展房地产时,需要推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构建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机制等才能持续稳定房价。
关键词:
区域经济因素差异 房价 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宾宾 白雪
交易成本和效率制度的概念为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为其他应用经济学科提供了新的视角。区域制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府的行政效率以及政府所提供制度的效率,这是现阶段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硬约束和瓶颈。本文从制度效率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内在原因,以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据此提出提高制度效率的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雅萍 吴丰林
分析了旅游流影响下的要素流动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而就旅游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旅游业影响下的我国区域要素集聚能力呈现东、中、西三级递减的空间格局,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初始年份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拥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旅游业对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要大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旅游业 区域经济差异 旅游流 要素流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坤
采用中国西部1991—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西部开发战略、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西部省份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开发战略的后续效应递减,特别是人才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凸显;西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