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5)
2023(14453)
2022(12100)
2021(11426)
2020(9743)
2019(22343)
2018(21801)
2017(42008)
2016(22394)
2015(24860)
2014(24277)
2013(24032)
2012(21911)
2011(19735)
2010(19357)
2009(17799)
2008(17271)
2007(14792)
2006(12862)
2005(11504)
作者
(61121)
(51337)
(50889)
(48553)
(32348)
(24317)
(23082)
(19896)
(19554)
(17920)
(17406)
(17298)
(16156)
(16010)
(15960)
(15846)
(15297)
(14787)
(14697)
(14640)
(12663)
(12194)
(12168)
(11643)
(11537)
(11420)
(11178)
(10698)
(10110)
(9943)
学科
(94847)
经济(94730)
管理(67775)
(63421)
(52873)
企业(52873)
方法(45212)
数学(40879)
数学方法(40428)
(27897)
中国(26457)
(23568)
(21493)
业经(19446)
(18905)
贸易(18896)
(18511)
(17540)
财务(17493)
财务管理(17454)
企业财务(16719)
(16156)
(15477)
农业(15204)
(15005)
银行(14972)
(14886)
金融(14883)
地方(14785)
(14334)
机构
大学(316447)
学院(312157)
(141383)
经济(139096)
管理(124279)
理学(108424)
理学院(107259)
研究(106571)
管理学(105601)
管理学院(104996)
中国(82030)
(65455)
(65309)
科学(60123)
财经(52542)
(51119)
中心(48323)
(48160)
(46977)
研究所(46427)
经济学(45156)
业大(43858)
(43435)
北京(40888)
经济学院(40686)
财经大学(39511)
(39090)
(37826)
师范(37417)
农业(36786)
基金
项目(215984)
科学(173910)
基金(163599)
研究(156821)
(142645)
国家(141567)
科学基金(123214)
社会(104908)
社会科(99863)
社会科学(99838)
基金项目(86125)
(79832)
自然(79144)
自然科(77398)
自然科学(77378)
自然科学基金(76084)
教育(72700)
(68686)
资助(66837)
编号(60049)
(50520)
重点(48903)
成果(48090)
(45450)
国家社会(45449)
(45325)
教育部(44260)
(44121)
创新(42700)
人文(42491)
期刊
(145956)
经济(145956)
研究(92856)
中国(58129)
(51741)
管理(47362)
学报(45787)
科学(44800)
(40947)
大学(36581)
学学(34756)
(28512)
金融(28512)
农业(27884)
教育(27214)
技术(26959)
财经(26741)
经济研究(24941)
(23031)
业经(20682)
问题(19678)
(18292)
国际(16795)
世界(15678)
(15624)
技术经济(15617)
统计(15399)
(14065)
(13988)
理论(13767)
共检索到455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云龙  康学芹  
文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挖掘出导致失衡的多方面因素:高端和低端劳动力市场的非完全市场化,对外投资企业融资市场的非市场化,政府多头交叉管理造成的低效率。本文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全力推动我国在劳动力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实现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逐步消除行政性垄断,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藉此方能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冀相豹  
本文采用1998-2011年中国OFDI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在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OFDI整体具有显著的制度依赖性,且国有制企业OFDI的依赖性大于非国有制企业;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具有差异性影响,发达国家的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具有正向影响,发展中国家则具有反向影响;中国OFDI不具有制度相似性特征,即中国企业倾向于到制度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投资;作为特殊性制度保护机制的BIT对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OFDI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对一般性制度因素具有显著替补作用,在发达国家BIT则不存在上述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侯文平  岳咬兴  
近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迅猛增长,本文从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视角分析中国OFDI的影响因素。通过使用2003~2010年期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第一,市场化进程和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影响;第二,金融发展对中国的OFDI有显著影响;引入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的交互项后,金融发展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减弱,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存在替代效应;第三,研发投入(R&D)对中国的OFDI影响不显著;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研发投入(R&D)的交互项后,研发投入对中国OFDI的影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纪凤  
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03~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研究东道国制度因素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资源寻求动因。本文在模型中加入政治风险与自然资源、技术禀赋的交互项,发现中国OFDI流向较高政治风险且自然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以及较低政治风险且技术禀赋丰富的国家,体现了东道国政治风险对资源寻求型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宏新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制创新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取得跨越式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06—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大伟  
迄今为止,我国"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高达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为历史最高水平。然而,我国"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十二五"期间,应在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注重结构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湧  
"十一五"时期,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有企业主导的跨境并购快速增长。然而,我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成功率较低,对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并不显著,我国也并未从跨境并购中实现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国有企业主导的跨境并购,增强了西方世界对我国的疑虑与排斥,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形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十二五"时期,对我国企业进行绿地投资应加大支持力度;对于以获取战略性资产为主要目标的投资,应继续鼓励企业采取跨境并购方式,但要促进跨境并购成功率的提升,并将跨境并购对国家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同时,对于不同地区的投资,应鼓励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投资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衣长军  苗权芳  
基于"十二五"规划背景及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局限,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应实现从出口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大国向资本输出大国、对外投资大国转变。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投资主体、动因、产业、方式与区位上的分析,指出我国国有企业为优势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民营企业为优势利用型对外直接投资,并尝试性地提出基于国家利益的我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和立法体系完善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丽丽  林花  
笔者从投资动机的角度研究制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选取55个东道国、5年275个观测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的企业,我国资源寻求性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最低。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和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市场寻求型与战略资产寻求型企业对某些制度因素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阎大颖  洪俊杰  任兵  
本文结合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对传统的国际折衷理论加以拓展,归纳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环境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特殊的制度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2006-2007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进行了多因素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政策扶植、海外关系资源及自身融资能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能力有重要影响。分类型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制度因素对贸易型、生产型、资源型和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程度各有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磊  
本文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为基础,将制度因素纳入到传统经济因素框架下,采用1995—2013年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直接投资数据,考察影响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经济因素还是制度因素对跨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活动均产生影响,而制度因素在决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方面呈现出比经济因素更为重要和复杂的特点。根据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经济群体的实证分析,笔者发现中国跨国公司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关秀丽  
"十二五"期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均处于转型阶段,也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因此,推动传统中美贸易结构升级,注重中国贸易利益提升,在国际环境转型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叠加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旸慜  姜建刚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为例,检验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道国法制化程度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据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本文将总体样本分成四个子样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东道国法制化程度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具有普遍使用性,但东道国民主化程度阻碍了我国民营企业以及流入自然资源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述晟  
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从母国制度视角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国内外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发现在中国企业OFDI(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母国制度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它不仅仅是一个背景条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直接决定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