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4)
- 2023(8388)
- 2022(6938)
- 2021(6143)
- 2020(5318)
- 2019(11904)
- 2018(11692)
- 2017(22878)
- 2016(12531)
- 2015(13738)
- 2014(13756)
- 2013(13595)
- 2012(12579)
- 2011(11377)
- 2010(11482)
- 2009(10666)
- 2008(10465)
- 2007(9530)
- 2006(8316)
- 2005(7600)
- 学科
- 济(54252)
- 经济(54181)
- 管理(39680)
- 业(37819)
- 企(31813)
- 企业(31813)
- 方法(21624)
- 数学(18798)
- 数学方法(18619)
- 制(15509)
- 财(15269)
- 农(14891)
- 业经(14307)
- 中国(13040)
- 体(11561)
- 产业(11251)
- 学(10817)
- 地方(10802)
- 体制(9893)
- 农业(9498)
- 技术(9323)
- 务(9272)
- 财务(9251)
- 财务管理(9228)
- 企业财务(8843)
- 环境(8612)
- 银(8544)
- 贸(8531)
- 贸易(8528)
- 银行(8509)
- 机构
- 学院(182519)
- 大学(182290)
- 济(79310)
- 经济(77863)
- 管理(69815)
- 研究(63816)
- 理学(60626)
- 理学院(59883)
- 管理学(58990)
- 管理学院(58633)
- 中国(47200)
- 科学(38664)
- 京(38228)
- 财(37264)
- 所(32225)
- 农(31993)
- 研究所(29276)
- 财经(29180)
- 中心(28241)
- 业大(28209)
- 江(28058)
- 经(26364)
- 农业(25116)
- 经济学(24952)
- 北京(23597)
- 院(23345)
- 范(22632)
- 经济学院(22515)
- 师范(22356)
- 财经大学(21615)
- 基金
- 项目(125845)
- 科学(100524)
- 基金(92929)
- 研究(90356)
- 家(81762)
- 国家(81146)
- 科学基金(69742)
- 社会(59856)
- 社会科(57034)
- 社会科学(57022)
- 基金项目(49734)
- 省(49548)
- 自然(44558)
- 自然科(43460)
- 自然科学(43450)
- 自然科学基金(42759)
- 划(41577)
- 教育(40794)
- 资助(36918)
- 编号(34699)
- 重点(29234)
- 部(28281)
- 制(28142)
- 发(28103)
- 成果(27727)
- 创(26830)
- 国家社会(25516)
- 创新(25241)
- 课题(24588)
- 教育部(24214)
共检索到269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忠涛
基于1993~2004年中国宏观数据,本文利用有约束的利润函数和超越对数的函数形式,综合考察了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城乡劳动力就业人数的变化对三次产业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产生不同的影响,劳务价格低廉的乡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三次产业产出的正向影响显著;资本存量的增加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出及其增加值占GDP的份额产生积极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则相反。因此,应放松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降低劳务价格;调整和优化财税结构以发挥资本积累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制度因素 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边恕 孙雅娜
具有能源要素禀赋的俄罗斯借助国际油价大幅度上升的有利时机,扭转了经济长期衰退的颓势,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能源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导致工业结构中产生了竞争力强的能源部门与竞争力弱的制造业部门并存的双重结构。同时,能源产品的出口具有绝对贸易比较优势。俄罗斯工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过度倚重能源产业的局面,将可能使俄罗斯产业结构出现初级化特征,进而不利于俄罗斯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德学 喻叶
相对于出口贸易的绝对量,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即技术复杂度对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作用更重要;而不同的制度质量下,要素禀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所发挥的优势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基于门槛回归模型,本文利用2002-2016年104个国家的出口产品数据考察不同制度环境下要素禀赋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制度门槛效应。当经济自由化水平低于门槛值时,出口技术复杂度与要素禀赋没有显著关系,当经济自由化水平提高到门槛值之后,一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能有效体现其要素禀赋特征。因此,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视角看,当一国要素禀赋趋于高端化时,应采用较自由的经济政策;当一国要素禀赋处于低端状态时,单纯采用自由的经济政策有可能造成出口低端锁定,相反,适当的政府管制可能会有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玲 陈妹 赵素萍
本文根据Hausmann(2007)测算了1999-2013年世界上90个经济体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并基于"成本发现"理论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产品内分工和要素禀赋等因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要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最大,资本劳动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虽然自然资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为负,但其与制度质量的交互作用可以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2)产品内分工和FDI可以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3)然而以上因素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出口技术复杂度 产品内分工 人力资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杭 郑磊 牟逸飞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杭 郑磊 牟逸飞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唐保庆 孙少勤 刘修岩
本文在Eaton & Kortum(200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新型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研究表明,在一国的制度质量越过"制度门槛"的条件下,该国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该国对外出口并塑造制度比较优势;出口国对贸易伙伴国在制度质量上相对占优时,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其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后,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对148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20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金融发展、教育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水平等制度因素与产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喜军 魏国丹 张婷婷
区域要素禀赋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提高要素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10-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相关数据,构建要素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度评价模型,得出:区域要素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处于由中度向高度协同过渡阶段;区域间协同对要素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较显著;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驱动制造业发展的态势较为明显;各区域要素禀赋差异性导致制造业发展的要素驱动模式呈现多元化。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技术、高素质劳动力、以及资本等高端要素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制造业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切实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高要素在制造业发展中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
制造业 要素禀赋 协同发展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江 宋跃刚
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了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非对称效应以及要素禀赋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对于全部样本国家,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是负效应。同时也发现,非OECD国家的制度距离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是负效应,而OECD国家的制度距离是正效应。此外,非OECD国家和OECD国家的要素禀赋对我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非OECD国家自然资源的影响是正效应,而OECD国家资本要素的影响是正效应,但全部样本国家的劳动力丰裕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制度距离 非对称效应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长林 李博涵 吴瑞君
本文基于2005~2020年283个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环境规制强度跨过一定的门槛值后,环境规制会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资源禀赋不仅会阻碍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还会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说明资源禀赋会抑制环境规制对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渠道促进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异质性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东中部和西部城市、高收入和低收入城市均呈现“U”型关系;资源禀赋对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调节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本文对于政府创新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政策和环境保护体制、促进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规制 资源禀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耀琳 郭淑芬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仅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能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两条作用路径尚不成立,但在纳入资源禀赋这一条件变量后发现,较低的资源禀赋水平能强化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还能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双轮驱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裴耀琳 郭淑芬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仅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能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两条作用路径尚不成立,但在纳入资源禀赋这一条件变量后发现,较低的资源禀赋水平能强化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还能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双轮驱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明元 孙献贞 吕清舟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围绕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这一命题,分析生态化中的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关系。首先,建立了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生态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2015年各省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关联关系,发现除少数省份外,其余省份的要素禀赋结构水平和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最后,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对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违背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会阻碍产业结构生态化。
关键词:
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生态化 比较优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颖
文章基于制度扩展的投资引力模型,提出"制度禀赋"的概念,选取2003~2015年中国对东盟国家(ASEAN)的直接投资存量面板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宏观"制度禀赋"衡量指标,以营商自由度指数衡量企业微观"制度禀赋",再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重点估计东道国"制度禀赋"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分析自然资源禀赋与"制度禀赋"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东道国宏观"制度禀赋"对中国OFDI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微观"制度禀赋"则有显著负影响;自然资源禀赋与宏观"制度禀赋"在影响中国OFDI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替代性,而与微观"制度禀赋"则又表现出一定互补性;宏观和微观"制度禀赋"之间则同时存在"替代性"和"互补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诗晨 杨秀云
文化创意产业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重点产业,其发展水平与政府行为和资源禀赋条件紧密相关。本文基于2014-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文化创意产业数据,从财政、税收和营商环境三个维度衡量地方政府竞争,使用系统GMM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和资源禀赋对文化创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对文化创意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存在正向滞后效应;财政竞争和营商环境竞争有利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和创新技术进步,长期的税收竞争则会抑制技术进步;资源禀赋对文化创意产业TFP增长率的影响与地方政府竞争手段有关,文化创意资源禀赋在营商环境下存在“资源诅咒”,在财政和税收竞争性下存在“资源恩赐”;资源禀赋将加剧当期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的负向效应,削弱正向滞后效应,与地方财政和营商环境之间存在不显著的协同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促进要素流动是地方政府竞争和资源禀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机制,其次是集聚效应和挤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