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6)
2023(11052)
2022(9228)
2021(8272)
2020(6647)
2019(14887)
2018(14574)
2017(27625)
2016(15025)
2015(16897)
2014(17020)
2013(16752)
2012(15977)
2011(14762)
2010(15183)
2009(14026)
2008(13940)
2007(12623)
2006(11522)
2005(11022)
作者
(44973)
(37482)
(37335)
(35202)
(23897)
(17885)
(16837)
(14496)
(14167)
(13428)
(13019)
(12552)
(12260)
(12228)
(11888)
(11573)
(11068)
(10931)
(10797)
(10712)
(9670)
(9316)
(9019)
(8625)
(8438)
(8403)
(8363)
(8315)
(7607)
(7395)
学科
(69253)
经济(69157)
管理(45613)
(41469)
(32856)
企业(32856)
地方(23022)
中国(22871)
方法(19506)
(19376)
(17718)
业经(17336)
(16401)
数学(16127)
数学方法(15959)
(13889)
金融(13886)
(13820)
银行(13799)
(13419)
地方经济(13258)
农业(13053)
(12575)
环境(12255)
(11981)
(11914)
(11911)
贸易(11899)
(11429)
技术(10430)
机构
学院(219376)
大学(217077)
(93493)
经济(91439)
研究(83792)
管理(79090)
理学(66014)
理学院(65127)
中国(64639)
管理学(64147)
管理学院(63705)
科学(49046)
(47931)
(45748)
(43221)
研究所(38484)
中心(37557)
(36205)
(36141)
财经(34220)
(31078)
北京(30906)
(30784)
师范(30783)
(30719)
业大(29444)
(28737)
经济学(28369)
农业(27738)
(26984)
基金
项目(139308)
科学(110545)
研究(105213)
基金(99474)
(86312)
国家(85557)
科学基金(72903)
社会(67956)
社会科(64433)
社会科学(64421)
(55789)
基金项目(51977)
教育(47272)
(46655)
自然(44241)
自然科(43131)
自然科学(43122)
编号(42481)
自然科学基金(42337)
资助(39563)
(36433)
成果(35835)
重点(32520)
课题(31387)
(30556)
(30395)
发展(29586)
(29270)
(29093)
国家社会(28168)
期刊
(118092)
经济(118092)
研究(72654)
中国(54166)
(35256)
(35069)
管理(33082)
学报(31646)
科学(31049)
教育(27415)
(26294)
金融(26294)
大学(24444)
农业(23619)
学学(22850)
业经(20021)
技术(19297)
经济研究(18336)
财经(17320)
问题(15095)
(14969)
(12154)
(12134)
世界(11233)
国际(11215)
科技(10509)
资源(10414)
(10369)
论坛(10369)
技术经济(10365)
共检索到361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郭丽  
中国区域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使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制度滞后是后发区域落后的重要原因,后发优势的利用也必须以良好的制度安排为基础。制度后发优势可以通过制度移植、制度模仿和制度创新来实现。后发区域若想摆脱落后的困境,必须依靠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从制度安排上创造能够促进制度后发优势实现的有利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祥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先后走过了区域均衡发展阶段和区域非均衡发展阶段,目前正进入区域全面协调发展阶段,并形成了由发展战略、配套制度安排和实施机制三维要素组成的区域发展制度体系。我国区域发展的巨大成就表明,中国特色区域发展道路具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深度融合、区域公平与效率高度统一、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有效协调以及区域竞争与协作有机统一等独特优势,正是这些独特的制度优势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杨伟  李晓丹  
后发区域具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将后发区域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比较优势,进而形成竞争优势,获取后发利益。对于后发区域而言,具有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的后发优势、制度学习和制度模仿的后发优势、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生产资源与成本的后发优势、文化的后发优势、机遇的后发优势以及资本的后发优势。为了获取后发利益,应将这些后发优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也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后发区域因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而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申元  王晓博  
一、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后发优势 近年来,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使得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整体。国际生产和功能一体化是全球化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国民  罗小锋  李振唐  
本文采用生产函数法,分析了各要素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利用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Jr)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中西部地区在四个行业领域的技术与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提出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同时实施,共同推进,是变后发潜在优势为后发增长动力,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朝晖  李安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动力机制功能耗尽之际,通过农民工创业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等优势资源从城市引向农村,正在成为区域后发赶超优势的新增长点。本文首先就不同类型农民工创业模式在农村后发优势中的贡献进行评估,而后分别从创业推动区域后发优势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性视角对其内在机理深入剖析。研究结论认为,农民工创业经济以技术与制度移植贡献推动了区域后发优势创造,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递增-递减"特征。为保持农村后发优势发展的可持续性,应当营造良好创业扶持环境,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坚  司帆  
后发优势理论在忽略本国各地区差异的前提下经常被运用于先起国与后起国之间的讨论,但后起国区域间差距的不断扩大却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本文在引入区域型后发优势和劣势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两个理论化模型把后发优势理论运用于区域经济领域来分析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封闭的条件下,通过区域后发优势的发挥可以促进后起国落后地区的长期发展。但在开放的条件下,区域型后发优势的发挥会受到制度和市场的双重抑制,因此只有在后起国的发达区域彻底追赶上先发国之后,不发达区域才能获得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并通过对中国区域发展进程的实证考察印证该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简新华  许辉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本、技术、人口、制度、管理、竞争等方面的后发劣势,拥有技术引进、制度创新、结构变动、规模扩张、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后发优势。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使后发优势和劣势发生变化,既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弱化了技术引进和规模扩张的后发优势。中国只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才有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晓峰  
两德统一以后 ,德国在其东部的经济建设中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失误 ,如 :劳动成本提高过快 ;原工业基础被破坏 ;新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当。德国东部经济重建的过程和经验教训 ,说明落后地区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保护和发挥本地区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旨在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有所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静  
税收裁定制度由于能够为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提供征管确定性而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该制度在各国(地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自2013年应对跨国企业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的行动计划(简称“BEPS行动计划”)提出以来,关于税收裁定异化为避税工具的质疑愈发凸显。欧盟委员会针对跨国企业与税务机关签署的税收裁定启动国家援助调查,但是欧盟普通法院乃至欧洲法院的判决却呈现差异化结果,税收裁定的确定性受到挑战并且面临更多未知性。与此同时,欧盟内部和BEPS第5项行动计划下的信息交换,进一步增加了税收裁定的不确定性风险。笔者采用案例研究法,利用欧盟委员会国家援助调查披露的详细税收裁定信息,深入探究税收裁定的现实功能效用,分析了裁定信息交换带来的冲击影响和多方税收利益博弈格局,从优化税收裁定的传统确定性功能、增加税收裁定反滥用与反避税功能的角度,提出后BEPS时代税收裁定功能重塑的可行思路,同时为构建我国预约裁定制度提供前瞻性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嘉辉  顾乃华  韦东明  
本文考察了"机器换人"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地区发展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工业机器人与低技能劳动的替代关系,其应用对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带来一定的冲击,促进了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化发展,因而对非技术密集行业存在后发优势;但由于工业机器人与高技能劳动的互补关系,其应用巩固了先发地区的技术、人才优势,促进了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发展,因而对技术密集行业存在先发优势。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工业机器人对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作用更多存在于华东和西北地区,而对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作用更多集中在华北、中南和西北地区;在机器人的作用下,非技术密集制造业的分散趋势主要由其行业自东向中、西部转移所致,而技术密集制造业的集聚趋势主要与其行业重心向东部地区收缩有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培林  刘孟德  
樊纲教授最近发表的两篇论文认为,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继起的互不相干的两个优势,并认为中国过去的高速发展难以用比较优势加以解释。我们认为,虽然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并非不同发展阶段上继起的互不相干的两件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唯有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才能顺利、充分地释放后发优势。这正是破解樊纲教授所说的"发展悖论"的"发展的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侯高岚  
虽然同属于“东亚模式”,但日本和台湾在信息化赶超过程中却形成了显著不同的模式,并导致了二者在新经济条件下经济赶超的失败和成功对比;以日本和“四小龙”为借鉴,东亚发展中国家在新经济条件下,只有充分利用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才能成功实现经济赶超;为了实现东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重塑“东亚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