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8)
- 2023(18505)
- 2022(15369)
- 2021(14385)
- 2020(12242)
- 2019(27780)
- 2018(27275)
- 2017(52271)
- 2016(27743)
- 2015(30695)
- 2014(30236)
- 2013(29984)
- 2012(27218)
- 2011(24506)
- 2010(24413)
- 2009(22799)
- 2008(22653)
- 2007(20073)
- 2006(17298)
- 2005(15786)
- 学科
- 济(119923)
- 经济(119771)
- 业(102749)
- 管理(96159)
- 企(91251)
- 企业(91251)
- 方法(57000)
- 数学(47567)
- 数学方法(47068)
- 财(37994)
- 农(34255)
- 业经(33434)
- 中国(32939)
- 制(27068)
- 务(25953)
- 财务(25903)
- 财务管理(25861)
- 企业财务(24622)
- 技术(24076)
- 农业(23693)
- 贸(22246)
- 贸易(22230)
- 易(21699)
- 银(19791)
- 银行(19776)
- 和(19656)
- 理论(19473)
- 体(19460)
- 融(19052)
- 金融(19049)
- 机构
- 学院(393340)
- 大学(393082)
- 济(172107)
- 经济(169106)
- 管理(159964)
- 理学(138073)
- 理学院(136742)
- 管理学(134746)
- 管理学院(133983)
- 研究(127421)
- 中国(102448)
- 财(82329)
- 京(81403)
- 科学(73327)
- 财经(65379)
- 所(61724)
- 农(60814)
- 经(59689)
- 中心(59599)
- 江(57859)
- 研究所(55476)
- 业大(54178)
- 经济学(53620)
- 北京(51011)
- 财经大学(48686)
- 经济学院(48373)
- 农业(47505)
- 院(46239)
- 范(45811)
- 师范(45360)
- 基金
- 项目(262403)
- 科学(210982)
- 基金(196013)
- 研究(193385)
- 家(169409)
- 国家(168032)
- 科学基金(147098)
- 社会(127639)
- 社会科(121356)
- 社会科学(121332)
- 基金项目(102734)
- 省(99929)
- 自然(93741)
- 自然科(91695)
- 自然科学(91671)
- 自然科学基金(90141)
- 教育(88015)
- 划(83917)
- 资助(79957)
- 编号(75583)
- 成果(60867)
- 部(59582)
- 创(59004)
- 重点(58138)
- 发(55181)
- 创新(54506)
- 国家社会(54495)
- 制(52696)
- 教育部(52115)
- 课题(51272)
- 期刊
- 济(184902)
- 经济(184902)
- 研究(116374)
- 中国(77538)
- 财(67340)
- 管理(64683)
- 农(55449)
- 科学(54851)
- 学报(54592)
- 大学(43609)
- 学学(41150)
- 融(38998)
- 金融(38998)
- 农业(37878)
- 技术(35961)
- 教育(35204)
- 财经(33485)
- 经济研究(30349)
- 业经(30054)
- 经(28846)
- 问题(24274)
- 业(23111)
- 技术经济(21639)
- 贸(20726)
- 统计(20309)
- 策(19455)
- 科技(19238)
- 世界(19061)
- 现代(18199)
- 财会(18192)
共检索到587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欧湛颖
制度合法性基础的完善,对于高科技创业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制度合法性的建立,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高科技企业群体自身的发展壮大。具体而言,本文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国家级高新区)确立时间越早的地区,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2)高科技创业的制度合法性基础(高科技企业群体规模)的影响范围越大,高科技创业的发展越明显。
关键词:
制度合法性 高新区 群体规模 高科技创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湛颖 汪弘
政府政策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活动。本文从三个角度对政府的制度安排方式加以区分,分析三种不同的政府支持的制度安排结构如何对高科技创业产生影响。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对高科技创业的制度激励越大,政府对环境营造力度越大,政府对竞争导向的制度安排力度越大,对高科技创业的促进作用会相对更明显。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制度结构 高科技创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欧湛颖
高科技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但政府过度介入却不是高科技创业发展的方向。从制度的角度分析,高科技创业的发展最终要向需求诱致型阶段前进,从政府干预到市场机制,是高科技创业制度演进的趋势。本文基于中国内地省际高新区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市场激励越显著的地区,高科技创业受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面向市场的政策导向,应当是高科技创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优化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需求诱致 市场激励 高科技创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哲力 顾乃华
本文考察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进而判断高新区是否异化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异化为工业园区。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局效应而言,高新区的设立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即高新区没有异化为工业园区。高新区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异质性,设立高新区的政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该政策仅推动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质量,但是对于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而言,该政策并没有推动区域内的制造业技术创新,即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高新区异化为了工业园区。与中小型城市相比,高新区对中国大型城市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较为显著。虽然总体而言高新区促进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但是该政策仅促进了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基于调节效应的机制检验,本文认为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以及集聚生产性服务业等渠道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数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雪灵 马文杰 刘钊 董保宝
实践中新企业在创业导向实施与合法性获得之间的两难选择,使得新企业如何跨越"合法性门槛",推动创业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企业成长,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文从合法性相关研究出发,提出主动获取的战略合法性行为和客观表现的自洽合法性状态是新企业应该谋求的解决合法性障碍的两种方式,并分析了战略合法性和自洽合法性在创业导向与成长绩效间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证实,企业战略合法性在解决创新和先动行为实施带来的市场认同缺陷和顾客接受偏见中的作用,从合法性视角打开了企业创新、先动行为与成长过程的黑箱;而企业自洽合法性为企业创业导向战略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企业背景和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二震
本文总结了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特点 ,对南京高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定位和条件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把南京高新区建成高科技创业基地和研发中心。文章还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湛颖
高科技创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我国省际制度环境的差异密切相关。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各省市地区的制度环境,发现制度环境的地区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区域之间尤其是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上世纪末以来有明显扩大的趋势。为高科技创业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制度视角,有助于对高科技创业发生发展过程的理解,也为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个数据基础。
关键词:
高科技创业 制度环境 省际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婉红 刘芳 刘天森
基于我国233个城市2000—2016年的数据,采用PSM-DID模型检验设立国家高新区是否提升了城市创新效率,并从城市规模和城市等级层面分析国家高新区对城市创新效率影响的异质性。进一步,引入空间集聚作为调节变量,从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视角分别探讨国家高新区影响城市创新效率的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对城市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高新区对城市创新效率的影响与城市规模及城市等级有关,表现为国家高新区对大型、中型和小型城市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优于特大型城市;对二线和三线城市技术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优于四线和五线城市,但对成果转化效率的作用低于四线和五线城市。空间集聚调节效应的结果表明,要素集聚显著正向调节了国家高新区对于城市技术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产业集聚则显著负向调节了国家高新区对于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此外,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对于东部和中西部城市创新效率的调节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扩展了国家高新区驱动效应的传导机制,也为探索城市创新效率提升路径提供了事实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彩楼 查颖
文章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基于Malqmquist指数对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进行分解测度,并采用后向逐步回归方法提炼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高新区技术赶超主要是由技术前沿面上移和管理效率提升推动的;资本推进战略对全要素生产率改善起到了抑制作用,而资本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专业化集聚和母城科技投入未促进高新区技术赶超。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高新区应该进一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增进创新孵化功能及优化空间资源。
关键词:
高新区 技术赶超 分解测度 逐步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安刚 张林
资源过度依赖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高新区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准自然实验,但其对资源依赖究竟起到何种作用需要检验。运用2000-2015年中国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资源依赖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高新区的设立显著降低了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国家高新区显著降低资源型城市资源依赖的作用机制,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些结论依然成立;国家高新区降低资源依赖的程度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空间差异特征,并不支持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假说。本文研究为外生制度与资源依赖领域提供新的证据,对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新区带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优化国家高新区在资源型城市中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资源依赖 双重差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国强 郭荣旺 张宝建 李鹏利
为探究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现状,以中国115家高新区为样本,通过整体视角探讨影响高新区创业活跃度的诸多因素间的复杂联动机制,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整合高新区创业生态中四类要素层面的7个变量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新区创业生态要素组合成的7条路径中3条为高效路径,能够有效提升创业活跃度;市场要素中出口额和技术合同成交额作为核心变量,其余要素只有与市场要素共存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高新区创业生态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区 创业生态 路径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晓东 邓丹萱 赵忠秀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eder模型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从总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各地强弱不一。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与其他部门之间相对边际生产率的差距使其直接影响为负。将时间滞后效应纳入模型分析后证实溢出效应滞后期明显,且逐渐衰竭,在滞后4~5期时转为负向。最后,空间效应模型证实空间效应明显,但同样存在地区差异。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溢出效应 Feder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宝建 段思垚 贾梦宇 李鹏利
科技企业孵化已成为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举措,但入驻企业存活率低,成长性不足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孵化实践。目前,关于创业孵化的研究偏向于单一要素或系列要素对创业孵化的影响,忽略了要素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难以有效解释创业孵化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创业孵化过程的系统性特征迫切要求采用构型理论对此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此,本文采用质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人才供给、金融支持和科技转化3个维度因素缺失与创业孵化失败间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导致孵化失败的因素并不唯一,且本文发现存在5条导致创业孵化失败的构型。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创业孵化资源的匹配投入决策及制定科技创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同建 蒲勇健
基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样本数据,经验性地分析揭示了公平性偏好经济效应的微观路径机理,为我国企业在公平性环境下加强知识资本开发并促进企业的持续成长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公平性偏好的经济效应在我国企业运营中日渐显著,特别是与知识资本开发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限于战略导向的缺失与实施经验的匮乏,公平性管理策略的运用有待扩展与深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然 杨淑娥
本文采用2010~2013年105家创业板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969家制造业公司的同时期财务指标作为对照组,就高科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高科技制造业公司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更加稳健;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及效率对企业绩效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流动比率与企业绩效水平负相关;而经营现金净流量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绩效水平正相关。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若干优化制造业创新型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科技资质认定政策有效性研究——基于双重差分PSM方法的检验
制度质量与资本账户开放: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
双重环境规制、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政府会计基础选择、利益相关者动机与制度环境的影响——来自中国的问卷数据检验
基于大数据元分析的调节效应识别:基础模型与实证检验
房价的“涨”与“跌”对居民消费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雾霾污染强度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性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效应及其时空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的再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