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50)
2023(16594)
2022(13736)
2021(12734)
2020(10469)
2019(23772)
2018(23684)
2017(44818)
2016(24466)
2015(27247)
2014(27172)
2013(27080)
2012(25155)
2011(22904)
2010(23310)
2009(22008)
2008(22026)
2007(20060)
2006(18378)
2005(17068)
作者
(68128)
(57181)
(57069)
(53953)
(36326)
(27291)
(25656)
(22208)
(21909)
(20462)
(19807)
(19157)
(18567)
(18367)
(18092)
(17343)
(16786)
(16520)
(16459)
(16352)
(14617)
(14162)
(13757)
(13256)
(12857)
(12847)
(12781)
(12741)
(11474)
(11350)
学科
(111879)
经济(111718)
(96804)
管理(80594)
(77929)
企业(77929)
(48992)
方法(40603)
中国(35655)
业经(34449)
(33356)
农业(32485)
数学(32010)
数学方法(31792)
(28255)
地方(24177)
(21343)
财务(21310)
财务管理(21273)
(21271)
贸易(21251)
(20720)
(20622)
企业财务(20170)
技术(20009)
(19514)
银行(19493)
(18964)
(18704)
(18519)
机构
学院(352333)
大学(346822)
(160198)
经济(157316)
管理(136793)
研究(123778)
理学(115959)
理学院(114762)
管理学(113425)
管理学院(112738)
中国(100605)
(76587)
(74065)
科学(68398)
(65586)
(61868)
财经(58635)
中心(56240)
(55945)
研究所(54867)
(53243)
农业(49809)
业大(49572)
经济学(49040)
北京(47473)
(44473)
师范(44107)
经济学院(44007)
(43878)
(43389)
基金
项目(220661)
科学(176679)
研究(168768)
基金(161773)
(138679)
国家(137318)
科学基金(119012)
社会(112125)
社会科(106106)
社会科学(106081)
(85778)
基金项目(84659)
教育(76044)
自然(71896)
(70693)
自然科(70242)
自然科学(70225)
自然科学基金(69025)
编号(68344)
资助(65105)
成果(56006)
(52340)
(50867)
重点(49350)
(48250)
课题(47486)
(47210)
国家社会(47162)
创新(44509)
(44378)
期刊
(194499)
经济(194499)
研究(114206)
中国(82706)
(66735)
(61105)
管理(55245)
科学(48529)
学报(46804)
农业(44804)
(41564)
金融(41564)
大学(38102)
教育(37886)
学学(35938)
业经(35445)
技术(31806)
财经(30232)
经济研究(29981)
(26186)
问题(25677)
(23948)
世界(20583)
(20127)
技术经济(19482)
国际(17992)
现代(16969)
经济问题(16969)
农村(16404)
(16404)
共检索到566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柳直勇  李雪晴  魏汉泽  
以往文献在解释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所取得的进展时,经常把制度作为关键要素。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式的激励结构分析可能过分地强调了制度变革所引致的有效劳动投入变化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24省区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劳动投入对农业生产贡献不明显,生产率稳步提高的关键是现代要素投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制度变革的核心影响并非劳动激励的改变,而是重构市场主体、促进农业资本积累和现代要素通过市场交换进入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保周,李军  
经济增长和发展需要合理的制度保障 ,这是发展经济学的一般性结论。农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系统 ,制度对农业的影响与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没有区别。因此 ,借鉴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最新成果 ,结合我国农业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研究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影响及对策 ,对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开  
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一书(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4月出版),系作者近几年来以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发展问题所作的一些尝试,内容侧重于制度和技术方面的分析,是制度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重要突破。书中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是有启发性的。现摘录前言中几段于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面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农村要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 ,必将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经营方式的变革 ,必须实现观念转变 :农业发展必须突出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和农民组织化 ,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观念、制度和组织更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永丽  王宝文  
本文概括了不同时期劳动力流动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总结归纳了各个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产生了持续、多方面的重大影响,推动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平建  
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由家庭承包制、农业产业化、行政管理组织的协调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系”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的制度支撑系统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含  曹云峰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重大。中国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政策缺乏科学性,其运营存在诸多困难。文章在研究中国建设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现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不仅可以有效地分散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是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现代金融制度的迫切需要。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中国共产党人的绿色发展实践大致经历了提高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适应性、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提高经济再生产与生态再生产的相互适应性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绿色发展制度和政策体系,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农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实践。展望未来,我国要全面和全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战略、农村生态宜居战略和农村环境综合管理战略,通过战略协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煌  
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里,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诺思指出,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系列社会游戏规则。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约束下进行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制度的替代、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丽林  
本文认为,中国劳动制度的改革走过了一个从放权到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以最低工资制度和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为标志,中国又走上了一条尝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之路。这不仅需要对工会进行改革,还要对劳动制度的发展进行全盘考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建平  闫然  
土地制度变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一个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地制度应具有公正分配、产权清晰、交易自由及建立相应的生产经营组织制度等基本特征。以此审视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可见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及不足。因此,本文认为,要促进中国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土地制度变革为基础。在产权制度方面,应建立农民所有制;在交易制度方面,应祛除行政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在经营组织方面,应鼓励和扶持以土地权利连结的农民自组织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显洲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正谱  虞涛  
入世 3年以来 ,中国的农业财政投入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 3年前中国入世承诺中涉及农业财政投入的部分 ,然后对 3年来中国农业财政投入政策的变化情况从“黄箱政策”的调整和“绿箱政策”的利用两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最后就下一阶段农业财政投入政策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淋议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业经营制度先后历经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合作经营、集体所有制下的集体经营、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和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四个阶段。现阶段农业经营制度正面临从双层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的挑战,存在小农户分得太散、集体经济组织统得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经营"非农化"和种植"非粮化"等问题。为此,需结合传统小农户发展转型的历史要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趋势,推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双层经营制度向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多元经营制度转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炼成  
基于要素同质性假设,劳动力转移下的农业发展前景为发展经济学的若干经典文献所揭示。中国的经验表明,由于自然禀赋特别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匀质性,劳动力同质性假设显著地背离了事实。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过程,同时伴随该过程的有劳动力质量的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