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0)
2023(9972)
2022(8085)
2021(7493)
2020(6234)
2019(14159)
2018(13948)
2017(26340)
2016(14205)
2015(15533)
2014(15648)
2013(14978)
2012(13226)
2011(11686)
2010(11840)
2009(11591)
2008(11936)
2007(10465)
2006(9488)
2005(8827)
作者
(37376)
(31416)
(31302)
(29758)
(20024)
(14749)
(14259)
(11982)
(11918)
(11134)
(10630)
(10531)
(10280)
(10061)
(9847)
(9431)
(9266)
(9143)
(9056)
(8928)
(7752)
(7569)
(7430)
(7203)
(7157)
(6972)
(6935)
(6897)
(6141)
(6078)
学科
(74829)
企业(74829)
(71252)
管理(66561)
(54798)
经济(54674)
(27766)
方法(22728)
业经(22140)
(20625)
财务(20606)
财务管理(20582)
(19839)
企业财务(19578)
(15178)
数学(14943)
技术(14819)
数学方法(14788)
中国(13753)
体制(13640)
(13318)
理论(13051)
(12577)
企业经济(12331)
(12158)
(11787)
经营(11173)
技术管理(10970)
(10147)
银行(10140)
机构
学院(200433)
大学(198059)
(85982)
经济(84369)
管理(83638)
理学(71290)
理学院(70624)
管理学(69928)
管理学院(69511)
研究(60287)
中国(49349)
(47941)
(40258)
财经(36522)
(33029)
(31830)
科学(31343)
(28109)
中心(27933)
财经大学(27094)
经济学(26691)
北京(24981)
商学(24939)
商学院(24706)
研究所(24522)
(24403)
经济学院(23942)
业大(22927)
(22813)
师范(22627)
基金
项目(126602)
科学(103248)
研究(97701)
基金(94947)
(80235)
国家(79457)
科学基金(71330)
社会(65730)
社会科(62358)
社会科学(62343)
基金项目(49893)
(48867)
教育(45196)
自然(44031)
自然科(43067)
自然科学(43056)
自然科学基金(42367)
(40151)
编号(38857)
资助(36808)
成果(32112)
(31879)
(29117)
(28984)
重点(28058)
国家社会(27700)
创新(26926)
(26681)
课题(26581)
教育部(26457)
期刊
(102222)
经济(102222)
研究(63022)
(43675)
中国(41620)
管理(38538)
科学(24706)
学报(22900)
教育(21452)
(20941)
金融(20941)
(19706)
财经(19509)
大学(19444)
技术(18904)
学学(18280)
(16870)
业经(16741)
经济研究(15768)
财会(13198)
问题(12505)
农业(12097)
会计(11489)
技术经济(11102)
现代(10524)
(10273)
经济管理(9760)
商业(9347)
通讯(9000)
会通(8975)
共检索到309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芳  
国企改革带来了显著而深刻的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对国企改革又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国企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经过了放权让利、体制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综合施策等多个阶段,但是每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国企改革带来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政商关系的变革,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据此,国企改革举措落地的逻辑在于:打破垄断、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芳  
国企改革带来了显著而深刻的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对国企改革又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国企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经过了放权让利、体制变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综合施策等多个阶段,但是每个阶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国企改革带来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政商关系的变革,也带来了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据此,国企改革举措落地的逻辑在于:打破垄断、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以及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卫志民  
当前 ,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调整 ,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大调整 ,中国如何应对这一时代的共同主题 ?为什么说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 ?国有经济的规模到底是结果还是前提 ?政企不分在什么情况下成为一种缺陷 ?为什么不能用微观经济效率的标准来评价国有企业 ?生产的社会化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政府在目前的大调整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国有企业为什么不能成为一般的企业制度形式而只能成为一种特殊的制度形式 ?本文试图给出这些问题的一种答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和  杨舜贤  隋广军  王海洋  
本文回顾了国内有关国企改革的争论,提出产权并不是制约国企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实施竞争性环境、减轻政策性负担、硬化预算约束这些政策也无法真正提升国企绩效。笔者认为代理成本问题是阻碍国企发展的核心环节,并建立理论模型证明激励和监督机制是解决企业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在解决国企非效率上,因为产权变迁的问责制度都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所以在代理成本这个环节实现了逻辑的统一,而非国内学者所争论的那样对立。最后基于全文的分析,笔者提出在不同特性的产业,产权变迁和问责制度具有各自的优势,是国企改革的两条不同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绍华  吴日中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国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是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国企高管薪酬制度仍需改革,其改革的路径选择是:要坚持走以国家为主导的渐进性道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注意路径依赖的问题;效率与公平要相互协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君  
产权制度: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周君[韩国现代重工业株式会社中国办事处成都610041]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传统的体制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天  
公司治理、国企改革与制度建设本文曾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研讨会”(1997年5月)及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年会(洛杉矶,1997年8月)上宣读。本文的部分内容是以作者与李山博士发表于《亚洲华尔街日报》(1997年7月18日)上的文章为基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军辉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从1978年中央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后就开始在摸索中进行了。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照,国家采用了先试点、后推广、错了就改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审慎步骤逐步推进。风风雨雨20年,依有关学者的归纳,大体可以分为扩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个阶段,其间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产权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与基础。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国家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力。国家好像一个大工厂,各个企业就是工厂中的各个车间,他们之间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产品、物质交换都由国家以行政调拨方式进行。如今,我们意识到以行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路璐  盛宇华  董洪超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国企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效率低下是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国企的垄断程度普遍较高,因此,找到导致国企创新动力不足与创新效率低下问题的制度性根源自然成为破解国企改革路径僵化的破冰之举。本文利用2008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在全行业中,垄断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少;竞争程度越高,创新投入越高。垄断性行业中,国企的垄断程度越高,创新积极性越弱,且经营效率低下;竞争性行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国企的创新投入会增加,但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导致创新效率仍旧低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小亮  
产权制度的改革与现代化是国有经济改革的基础与前提。所谓产权制度变革,是指有一定性质或具体的产权关系向另一种性质或具体形态的产权关系转化。企业产权变革的一般规律表现为:产权客体由封闭型转向社会型;产权主体由一元主体转向多元主体;产权中的各种权能由统一转向分解。根据这一规律,国有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产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万山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府干预过多是国企改革的主要矛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必由之路,只有政府和企业都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国有企业有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有源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一是引入有限责任制度,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重新分割和界定初始产权来改变“官控官营”的格局;二是通过法人制度把稀缺资源集中到高素质的经理人员手中,由企业家来专心致志地经营管理企业;三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解决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二重角色背反”的问题,使管理者敢管,被管理者服管。遵循这三条,国有企业改革有可能步入成功之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美平  陈霞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批判性反思,认为国企第一次历史性改革走进了承包制的误区,第二次历史性改革则步入了形式化的公司制误区,而这正是引发政府指导国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层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