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9)
- 2023(14738)
- 2022(12588)
- 2021(11536)
- 2020(9860)
- 2019(22233)
- 2018(21849)
- 2017(42074)
- 2016(22662)
- 2015(25441)
- 2014(25302)
- 2013(24688)
- 2012(22756)
- 2011(20569)
- 2010(20550)
- 2009(19425)
- 2008(19257)
- 2007(17380)
- 2006(14931)
- 2005(13557)
- 学科
- 济(88978)
- 经济(88860)
- 管理(70335)
- 业(66921)
- 企(56071)
- 企业(56071)
- 方法(41160)
- 数学(35287)
- 数学方法(34902)
- 财(26800)
- 贸(25116)
- 贸易(25107)
- 农(25096)
- 易(24405)
- 中国(23220)
- 制(21666)
- 业经(20245)
- 学(18669)
- 技术(18622)
- 务(16901)
- 财务(16854)
- 财务管理(16812)
- 农业(16162)
- 地方(16119)
- 企业财务(15861)
- 银(15451)
- 银行(15414)
- 理论(14795)
- 行(14669)
- 融(14659)
- 机构
- 学院(326803)
- 大学(325443)
- 济(135974)
- 经济(133184)
- 管理(122769)
- 研究(109130)
- 理学(105861)
- 理学院(104677)
- 管理学(102850)
- 管理学院(102239)
- 中国(81425)
- 京(67022)
- 科学(66266)
- 财(64411)
- 所(55485)
- 农(55470)
- 财经(51005)
- 中心(50300)
- 研究所(50167)
- 江(49565)
- 业大(48621)
- 经(46179)
- 农业(43832)
- 经济学(42632)
- 范(41540)
- 北京(41375)
- 师范(41091)
- 院(39494)
- 州(39166)
- 经济学院(38679)
- 基金
- 项目(217618)
- 科学(171121)
- 研究(159021)
- 基金(158099)
- 家(138286)
- 国家(137195)
- 科学基金(116859)
- 社会(101547)
- 社会科(96368)
- 社会科学(96341)
- 省(85455)
- 基金项目(83539)
- 自然(74938)
- 教育(73960)
- 自然科(73225)
- 自然科学(73202)
- 自然科学基金(71922)
- 划(71729)
- 编号(64422)
- 资助(63927)
- 成果(52445)
- 重点(49690)
- 部(48816)
- 发(46638)
- 创(46490)
- 课题(44545)
- 创新(43558)
- 制(43525)
- 国家社会(42338)
- 科研(42041)
- 期刊
- 济(147907)
- 经济(147907)
- 研究(93617)
- 中国(63159)
- 学报(52272)
- 财(52068)
- 农(50719)
- 科学(47525)
- 管理(44674)
- 大学(39551)
- 学学(37564)
- 农业(34115)
- 教育(33897)
- 技术(29407)
- 融(29098)
- 金融(29098)
- 财经(25491)
- 业经(24771)
- 经济研究(24711)
- 经(21985)
- 贸(20578)
- 问题(20272)
- 业(18225)
- 国际(17096)
- 技术经济(16848)
- 版(16385)
- 科技(15552)
- 商业(15325)
- 理论(14665)
- 统计(14208)
共检索到481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蕴芳 尚涛 冯宗宪
引入基础-派生制度分析框架,在该框架内分析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协议与国内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制度结构体系,认为在技术经济环境变动而导致的制度变迁利益驱动以及基础性制度对派生性制度的约束不足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派生性制度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之中,从而导致了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断演化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鄢达昆 李应振
环境标志制度的迅速发展适应了环保政策由“法规导向”转为“诱因导向”的世界潮流,但由于各国环境条件千差万别,要想实现环境标志的全球统一是不可能的。在环境标志制度的授予及鉴定标准难以完全基于客观的环境或技术等因素的情况下,环境标志很有可能成为一种事实上的贸易技术壁垒。在WTO贸易规范中,环境标志制度应该属于TBT规范范围内的事项。
关键词:
环境标志 TBT 标准 PPMs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喻跃梅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突出的非关税壁垒之一,也是近年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重要挑战。然而并非所有的技术壁垒都是贸易保护,某些技术壁垒的存在也有其合理的因素。从技术水平的差异、政府措施和网络外部性条件下的技术选择三个方面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以求区别对待两种不同性质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形成机制 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罗秀娟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其隐蔽性、合法性、不易监督和预测性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用来保护国内产业,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国家间贸易政策博弈和各国内部政治与经济力量相互博弈的角度,构建博弈模型,阐释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深层动因及对各利益集团带来的利弊影响,以期为我国制订相关贸易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动因 博弈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我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也在不断增加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各行业的发展 ,给我国出口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剖析WTO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宗旨 ,分析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营造公平的国际贸易环境 ,寻找有效的对策 ,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积极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实现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跨越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特点 影响 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理
不同于现有研究采用最小质量标准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本文通过限定消费者对进口产品质量偏好的最低下限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采用Boom的效用函数定义,建立了我国出口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产品市场上进行两阶段Bertrand价格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降低了进口产品的需求,导致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利润的下降,但是我国出口企业的下降幅度更大。我国出口企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应对后,我国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利润上升;而发达国家本国生产的产品需求和企业利润下降,但是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福利却得到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本文利用WTO各成员国向WTO通报的TBT和SPS数量,对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WTO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绩效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发达经济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但对其产品出口到中国有利;而中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对我国出口有利,还对中国从发达经济体的进口有利。这表明中国存在"负技术性贸易壁垒"现象,因此,我国应构建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分析系统,加强标准的国际协调与互认机制,大力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步伐,并充分发挥行业与企业的作用。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进出口 贸易自由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玉春 种胜兵
本文主要从进口国的角度分别在小国假设和大国假设下对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不同经济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本文指出,以产业保护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而以保护消费者为目的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技术标准选择适度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在进口商品含有对国内生产不利的有害因素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要优于禁止贸易的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波
传统研究将政府干预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成因,但是这不能解释国家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存在的明显差距。本文用博弈论和经验检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对称导致国家间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数量的差距,指出政府干预仅仅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重要步骤和外在因素,技术水平差异才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的内在原因。发达国家由于具备在技术和贸易两方面的优势,更倾向于主动采取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战略,而发展中国家目前被迫采取亦步亦趋的跟从策略。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成因 博弈 技术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纪宁
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以及构建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功能 贸易保护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秀娥
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超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载体,从而使原本维护贸易公平竞争、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措施,成为阻碍国际贸易正常发展的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扭曲了比较利益,损害了多方利益。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应从根源上寻找对策,关键是提高科技水平,实现在技术上超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 陈刚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包括对相关国家及本国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失及其变动的影响。TBT对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数量抑制和价格抑制两个方面来实现。在短期内,TBT将会阻碍出口国企业的出口,导致生产者福利的损失;但在中长期内,出口国若能对TBT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则TBT可能会促使出口国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动力,从而对出口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东
随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日益普遍使用,为更好地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身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必要从理论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各国技术性措施的差异导致的成本增加以及政府干预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两方面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措施差异 政府干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南仲信 惠丰廷 阮尹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已经成为欧盟国家常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影响着我国对欧盟国家的贸易发展。欧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政策协调机制对欧盟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起着很大的作用。分析政策协调制度对欧盟TBT措施的影响,对建立应对欧盟TBT的预警机制,有效防范与规避这方面的风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赵昕
从关税措施转向非关税措施以及非关税措施的重点从数量限制转向技术限制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理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其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其竞相采用的主要贸易手段。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企业类型的差异化特征与其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内部和外部特征出发得到的五个理论假说为前提,本文通过一个含有3个企业的斯塔克博格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技术等特征对其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府、行业组织及企业的应对策略选择。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企业特征 斯塔克博格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