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1)
- 2023(17445)
- 2022(14928)
- 2021(13967)
- 2020(11554)
- 2019(26282)
- 2018(26029)
- 2017(49792)
- 2016(26820)
- 2015(30095)
- 2014(29595)
- 2013(29076)
- 2012(26373)
- 2011(23758)
- 2010(24017)
- 2009(22696)
- 2008(21360)
- 2007(19032)
- 2006(16994)
- 2005(15051)
- 学科
- 济(103787)
- 经济(103642)
- 业(82356)
- 管理(76752)
- 企(60535)
- 企业(60535)
- 农(51704)
- 方法(42056)
- 数学(36243)
- 数学方法(35811)
- 农业(34492)
- 中国(32587)
- 财(29709)
- 业经(29276)
- 融(28456)
- 金融(28452)
- 银(27471)
- 银行(27432)
- 制(26946)
- 行(26417)
- 地方(23075)
- 学(20873)
- 务(18777)
- 贸(18731)
- 贸易(18714)
- 财务(18702)
- 财务管理(18664)
- 体(18519)
- 易(18253)
- 企业财务(17746)
- 机构
- 学院(372930)
- 大学(369710)
- 济(149546)
- 管理(146570)
- 经济(146214)
- 理学(126704)
- 理学院(125380)
- 研究(123842)
- 管理学(123258)
- 管理学院(122605)
- 中国(99286)
- 京(77746)
- 科学(74934)
- 农(73911)
- 财(70328)
- 所(61382)
- 业大(59300)
- 中心(58835)
- 农业(56549)
- 研究所(55497)
- 财经(55363)
- 江(55297)
- 经(50327)
- 北京(48511)
- 范(48443)
- 师范(48024)
- 州(45055)
- 院(44347)
- 经济学(44119)
- 财经大学(40904)
- 基金
- 项目(253382)
- 科学(199331)
- 研究(189898)
- 基金(183200)
- 家(158341)
- 国家(156926)
- 科学基金(135183)
- 社会(119974)
- 社会科(113380)
- 社会科学(113352)
- 省(99905)
- 基金项目(97470)
- 自然(85903)
- 教育(85886)
- 自然科(83816)
- 自然科学(83801)
- 划(82584)
- 自然科学基金(82266)
- 编号(79568)
- 资助(73967)
- 成果(64475)
- 重点(56314)
- 部(55738)
- 发(54679)
- 课题(53736)
- 创(52900)
- 制(49989)
- 创新(49329)
- 国家社会(49122)
- 教育部(47847)
- 期刊
- 济(170026)
- 经济(170026)
- 研究(110251)
- 中国(75862)
- 农(74823)
- 学报(57954)
- 科学(53847)
- 财(53403)
- 管理(50719)
- 农业(50306)
- 融(47082)
- 金融(47082)
- 大学(45224)
- 学学(42907)
- 教育(40478)
- 业经(32490)
- 技术(30903)
- 财经(26555)
- 经济研究(24891)
- 业(23627)
- 问题(22707)
- 经(22584)
- 版(19592)
- 理论(18452)
- 科技(17772)
- 现代(17322)
- 图书(17205)
- 技术经济(17004)
- 实践(16907)
- 践(16907)
共检索到55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朝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广泛存在非正规金融现象,对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以及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探寻农村正规金融的制度缺失与非正规金融具有的经济效应、制度效应入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并指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应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
关键词:
农村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林乐芬 林彬乐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源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缺口。本文着重分析了非正规金融的形成特点,形式及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对非正规金融的疏导策略———即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时期适当放宽对农村金融业的限制和农村市场准入,完善监控体系和法制结构,发展民间中小金融机构。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变迁 非正规金融 疏导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村金融制度的不断变迁,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农村民营金融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全面概述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的状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性,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并且,在进一步阐述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特点及优势,指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内生出民营金融这一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成长与壮大是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农村 民营金融 发展特点 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颂
本文在对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联接的必要性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联接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水平联接和垂直联接的几种模式构想,在相关的制度安排上建议让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宁宁 李国锋 袁王月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变迁可以看作是原有的行政力量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退出,而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其他主体有序进入,并形成"遵从"导向下符合社会效率和各方利益的系列制度演化活动,这个过程受到乡村社区中面临的行政压力,社区自身的利益基础水平以及社区内部的社会结构状况的综合影响。本文回溯了不同农村社区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治理模式状况,利用多案例比较的方法,将相应治理机制的制度选择概括为代理型自治、竞争型自治、操作型自治、行政供给四种模式,为如何整合农村社区管理秩序,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实施效果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张中为
一直以来,改善农户金融服务、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主要是靠推动农户信贷资金的投放,却忽视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论文在分析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基础上,阐明了农户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新趋势,并提出商业银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建新
一直以来,非正规金融处于被打击的状态,但是,作为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它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许多地区呈扩大之势。非正规金融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了正规金融难以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反贫困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反贫困 非正规金融 制度安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俞建荣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以及非正规金融与政府管制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阐述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的变迁过程及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制度的演进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引导和规范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制度变迁 演进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菁蔚 任大鹏
一、农村非正规金融面临的现实困境2004年五六月间,福安市民间标会发生崩盘。短短几天,约25亿元的民间资本便从这个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的县级市里蒸发,很多“会头”和中标的“会脚”趁乱卷走巨款,让成千上万的会员损失惨重,当地经济遭受致命打击,直接影响到近65万人的生活。福安的标会崩盘后,地方政府着手清理相关债务。但是普通民众最为担心的问题是:在会首的资产被用于偿债时,参与清理标会的政府官员是否会优先偿还他们亲友的债务,而其他人则血本无归?颇有争议的“孙大午案”以判处孙大午非法吸收存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传林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揭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高治理效率之谜,还有助于为农村非正规金融规范化转型与发展提供新的线索。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私人治理机制是指一系列旨在保障民间私人借贷契约有效执行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有机组合;扎根于乡土社会里的村庄信任机制、高效的信息搜集方式、灵活多样的担保手段、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机制、无限期重复博弈机制、嵌入式的社会交往过程等因素是农村非正规金融私人治理机制有效运转的核心制度构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赵铁柏 柯水发
回顾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势和自身缺陷,指出当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产权主体的信用社社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参与民主管理,出现经营的多元目标冲突。并通过对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的分析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商业化是其制度变迁的可选择方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朝顺
近年来,农村民间金融迅速发展,在部分地区已处于主导地位,有力地缓解了农村经济主体融资困难。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环境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此作出解释,认为根据不同形式民间金融制度安排所具有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强监管,而不是以“一刀切”方式禁止或放开民间金融,是破解农村民间金融困难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 制度环境 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社区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农村社会资本是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资源和关键要素。在新世纪背景下,传统社会资本开始解体和变迁,其对农村社区治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增加实践经验。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 社区自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