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5)
2023(14470)
2022(12266)
2021(11378)
2020(9577)
2019(21781)
2018(21676)
2017(41049)
2016(22544)
2015(25480)
2014(25631)
2013(24828)
2012(23032)
2011(20818)
2010(21105)
2009(20248)
2008(20109)
2007(18500)
2006(16061)
2005(14803)
作者
(65590)
(54980)
(54833)
(52288)
(34698)
(26220)
(25084)
(21335)
(20758)
(19603)
(18634)
(18500)
(17474)
(17387)
(17328)
(17009)
(16664)
(16213)
(16001)
(15784)
(13774)
(13528)
(13460)
(12482)
(12445)
(12402)
(12242)
(12225)
(11220)
(11010)
学科
(85185)
经济(85061)
管理(65473)
(59335)
(49924)
企业(49924)
方法(37670)
数学(31757)
数学方法(31383)
(27453)
(25179)
(24433)
中国(23961)
(23855)
银行(23709)
(22286)
(20227)
业经(19880)
(17951)
金融(17943)
理论(16786)
(16329)
(16228)
贸易(16218)
(15721)
地方(15701)
农业(15565)
(15383)
财务(15335)
财务管理(15293)
机构
大学(321425)
学院(321047)
(127225)
经济(124243)
管理(118189)
研究(108211)
理学(100266)
理学院(99120)
管理学(97278)
管理学院(96684)
中国(88194)
(67987)
科学(66169)
(64388)
(56985)
(55503)
(50882)
中心(50859)
研究所(50073)
财经(49965)
业大(47561)
农业(45103)
(45024)
北京(42624)
(42428)
师范(41946)
(40585)
经济学(39769)
(39037)
财经大学(36892)
基金
项目(207781)
科学(161843)
研究(153193)
基金(148510)
(129369)
国家(128272)
科学基金(108669)
社会(95672)
社会科(90445)
社会科学(90419)
(82161)
基金项目(77711)
教育(72096)
(69048)
自然(68989)
自然科(67363)
自然科学(67342)
自然科学基金(66127)
编号(64025)
资助(60663)
成果(53669)
重点(47457)
(45991)
课题(44871)
(44247)
(43109)
(41087)
创新(40340)
科研(39821)
(39570)
期刊
(144941)
经济(144941)
研究(97246)
中国(67411)
(52693)
(52680)
学报(52625)
科学(46640)
管理(42927)
(41614)
金融(41614)
大学(39567)
教育(38471)
学学(37307)
农业(33682)
技术(27569)
财经(25544)
业经(23991)
经济研究(22980)
(21897)
问题(18810)
(17420)
(16760)
理论(15966)
(15378)
技术经济(14624)
图书(14519)
实践(14407)
(14407)
商业(14339)
共检索到492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贺  
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并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影子银行、正规金融机构、政府三个主体之间的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与正规金融机构二者有限度的合作使影子银行的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非国有经济的金融制度需求;正规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非均衡状态,也是促进影子银行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影子银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的策略行为决定了影子银行未来的发展规模、生存环境和演化方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鸿祥  
与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有着重要区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的自身脆弱性,但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挑战,需要作出富有逻辑性的监管安排。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鸿祥  
与欧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有着重要区别,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特殊的形成机理,是金融抑制制度背景下的博弈产物。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的自身脆弱性,但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形成挑战,需要作出富有逻辑性的监管安排。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同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制度环境。笔者将财政制度变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个制度环境下进行研究,沿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路径,分析财政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内容、绩效和问题,揭示财政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总结财政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并根据变迁逻辑对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指出下一步财政制度改革要从具体的技术制度层面以及价值层面去构建一个由规范财政收入一翼的现代税收制度、规范财政支出一翼的现代预算制度以及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天雷  
金融制度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建立一个合理配置资源的金融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于资源的长期博弈在我国仍在剧烈进行之中。以普惠性为理念的草根金融根植于金融机构的最底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主流金融做出的有益补充,其本质是在特定约束条件与市场竞争下形成的最佳博弈策略。本文研究表明草根金融形成于市场诱致制度变迁,且充分发挥了比较成本优势,属于无形内生的非正式制度安排。通过对国际上成功草根金融模式的积极借鉴,本文还指出了未来"变草根金融野蛮生长为理性成长"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耿同劲  
流动性生产是银行本质上固有的功能,对流动性需求的膨胀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在流动性生产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是影子银行体系兴起的内在逻辑。金融监管应资本监管与市场准入监管并重,同时更侧重于功能导向和信息披露的监管,以消除市场分割,降低流动性溢价,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耿同劲  
流动性生产是银行本质上固有的功能,对流动性需求的膨胀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在流动性生产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是影子银行体系兴起的内在逻辑。金融监管应资本监管与市场准入监管并重,同时更侧重于功能导向和信息披露的监管,以消除市场分割,降低流动性溢价,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4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举世无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转型。独特的经济转型构成了影响中国税制变迁的重要制度环境。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不仅决定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而且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变迁的路径。配合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国税制改革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和推进,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税制改革将从配合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逐渐转变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上。本文最后从目标和内容上阐述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宏观路径和微观举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淼   李亚欣   朱方伟   姜孟彤  
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战略性内部创业被认为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京博控股集团2010~2022年的战略性内部创业实践,运用探索性的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开展了整合内部创业理论与制度逻辑理论的共演研究。研究发现,转型经济背景下大企业开展战略性内部创业,关键在于实现创业“机会—资源—制度”动态整合框架下的适应性共演。具体而言:(1)在利用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发现型机会开发—突破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转型”的适应性共演,突破创业资源不适配的障碍;(2)在探索导向的内部创业阶段,由母体组织和内创单元共同推动“创造型机会开发—延拓式资源行动—制度逻辑发展”的适应性共演,发挥创业资源调用的优势。本文由此构建了战略性内部创业与制度逻辑变迁的两阶段共演模型,该模型一方面解释了大企业如何通过变迁主导制度逻辑,保障内部创业“机会—资源”有效互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大企业通过内部创业推动主导制度逻辑变迁的组织更新过程。研究在做出交叉理论贡献的同时,也为我国推进大企业内部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烊  刘祖云  
解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安置问题,需要深入考察拆迁安置社区的变迁逻辑并把握其发展方向。"制度-生活"作为一种动态的分析范式,其对处在过渡形态中的拆迁安置社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安置社区"创制秩序"与"日常生活"的视角分析了二者的互动机制。互动过程包括:创制秩序的生成与注入,社区实践的日常反抗,创制秩序的自我捍卫与妥协,阶段性后果的产生。文章指出,中国安置社区建设的理想状态是"现代性"注入的同时保持对"传统性"的敬畏,并试图寻求一种"创制秩序"与"自发秩序"分工与合作的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廖明月  
重构地方税体系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地方税体系包括地方独享税和共享税中由地方享有的部分。分权自治理论是地方税体系重构的基础,但在新时代,为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我国还应以税权倾斜配置理论作为地方税体系重构的有力支撑。重构地方税体系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财税法治推进地方税体系重构、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确定地方主体税种、增强共享税的横向调控功能、加快国地税合并进程。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蓓  金健  何德旭  张明  
作为资管行业首个统一监管政策,资管新规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特征事实分析,对资管新规背景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资管新规颁布后,中国影子银行的扩张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所降低。但由于资管新规没有彻底打通融资渠道,加之利率市场化程度无法满足投资者需求,以及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影子银行风险并没有被彻底化解,而是存在风险演变。这些新的风险点可能会推高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利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资管新规虽加强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但其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局限于只“堵”不“疏”,未来还需要更深层次的金融改革加以配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海英  毕晓方  陈亚菲  
当企业制度、资本市场以及企业经营模式等制度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实务将随之变化,财务管理教学体系则需随着环境变迁进行动态调整,并应将其调整逻辑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因此,本文依据契约理论,探讨制度环境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影响路径,并分析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随着制度环境变迁的动态调整逻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海英  毕晓方  陈亚菲  
当企业制度、资本市场以及企业经营模式等制度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管理实务将随之变化,财务管理教学体系则需随着环境变迁进行动态调整,并应将其调整逻辑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因此,本文依据契约理论,探讨制度环境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影响路径,并分析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体系随着制度环境变迁的动态调整逻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