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3)
2023(13696)
2022(11645)
2021(10862)
2020(8825)
2019(19966)
2018(19679)
2017(36756)
2016(19910)
2015(22107)
2014(21827)
2013(21131)
2012(19318)
2011(17481)
2010(17565)
2009(16645)
2008(16086)
2007(14219)
2006(12689)
2005(11628)
作者
(53364)
(44737)
(44610)
(42672)
(28521)
(21254)
(20171)
(17170)
(17056)
(15891)
(15327)
(14985)
(14411)
(14023)
(13968)
(13890)
(13116)
(13029)
(12929)
(12864)
(11162)
(10808)
(10572)
(10279)
(9987)
(9957)
(9858)
(9831)
(8922)
(8705)
学科
(81649)
经济(81539)
管理(57037)
(50817)
(39454)
企业(39454)
方法(31266)
中国(28606)
数学(27424)
数学方法(27152)
(23086)
(21936)
(19483)
业经(17572)
(17174)
贸易(17163)
地方(16904)
(16722)
农业(15576)
(14901)
(13980)
银行(13966)
环境(13695)
(13411)
(13325)
(13014)
金融(13010)
(12372)
财务(12337)
财务管理(12297)
机构
学院(275995)
大学(274803)
(120252)
经济(117811)
管理(100236)
研究(97363)
理学(85152)
理学院(84073)
管理学(82692)
管理学院(82162)
中国(75977)
(58861)
(57695)
科学(55418)
(47600)
财经(45052)
中心(43842)
研究所(42486)
(41474)
(40971)
经济学(39143)
(38560)
(37320)
北京(37318)
师范(37016)
(35904)
经济学院(35124)
业大(35046)
财经大学(33354)
(33041)
基金
项目(179623)
科学(143419)
研究(134900)
基金(132537)
(114824)
国家(113953)
科学基金(98233)
社会(89616)
社会科(85080)
社会科学(85065)
基金项目(69511)
(67426)
教育(62464)
自然(60385)
自然科(59003)
自然科学(58988)
自然科学基金(57924)
(57124)
编号(53954)
资助(53297)
成果(44321)
重点(41073)
(40778)
(39154)
国家社会(38465)
课题(38334)
(37883)
(37288)
教育部(35828)
创新(35088)
期刊
(137756)
经济(137756)
研究(89562)
中国(58315)
(45951)
管理(38641)
学报(37671)
科学(37662)
(36325)
教育(31215)
大学(29769)
学学(27851)
(26159)
金融(26159)
农业(24496)
经济研究(23302)
技术(23079)
财经(22948)
业经(21240)
(19953)
问题(19342)
(16484)
国际(14284)
世界(14273)
(13210)
现代(12879)
技术经济(12511)
(12346)
(11938)
统计(11848)
共检索到425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世键  曾瑜琦  
制度变迁及其相应的复杂影响必然在城市空间结构上有着明显的表征,并强烈影响着城市空间增长的进程。文章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变迁及其空间效应,构建中国城市空间增长驱动力理论分析模型并进行实证验证,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道路交通情况、农用地租金和政府财政分权共同影响着我国城市空间增长,其中道路交通改善和人口增长具有主导性的驱动作用;政府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空间增长的驱动力更大,耕地产值的提高对东部城市空间增长的抑制不明显,中西部城市空间扩张最主要驱动因素是道路交通系统的完善;单位耕地高产值和耕地保护政策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建成区的盲目扩张,大城市的空间规模对人口增长的敏感度降低,而劳动密集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长是小城市迅速扩张的潜在巨大推动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萍  
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消费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增速保持在较快的区间,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达10.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消费结构升级的三大驱动力收入增长提升消费能力我国消费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虽然当前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春  冯长春  
近年来我国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占用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提出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焦点。已有关于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多基于城市经济学单中心模型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研究,缺乏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本文采用1996-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从经济、社会、政府、地理四类因素选择变量,通过模型的比较与择优,构建了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力模型,并分析核心变量对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①最终决定全国层面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方程的有三个核心变量,即:人口、GDP和公路营运里程;②通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晶晶  张昕男  陈志仙  高山  官翠玲  
在国家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背景下,以公立医院税制改革为切入点,利用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公立医院税收制度变迁的现状。针对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吸收医院税制的合理成分。结合国内外经验,为公立医院进行"营改增"改革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云芬  陈砺  
自2008年中德之间的经贸关系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德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也不断增多。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从德国引进技术项目17995个,投资金额达595亿美元;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7820个,累计投资金额197亿美元。中国的德国商会发布《2012年德国在华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德国跨国企业在华投资面临劳动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健  杨永春  田欣欣  
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其进行量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了制度变迁对于中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影响,采用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占非农业人口的比例、地方财政预算内支出占GDP比例和实际利用外资占GDP的比例3个因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加权最小平方法对制度变迁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和制度变迁的边际作用做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不但具有空间的分异性,亦具有等级分异性。私劳比率这个代表市场化的因素对各个等级城市的影响方向和度量是接近的,分异性并不明显;而财政比率和外资比率这2个与行政因素关系密切的因子则明显地倾向于高等级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绍博  罗小龙  顾宗倪  唐蜜  张培刚  
对于我国超大城市而言,正处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粗放发展向精明增长转型的时期,识别新发展背景下超大城市空间扩展出现的新特征、新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后发展最剧烈的地区,上海在空间扩展方面已经经历巨大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城市空间扩展的历程。基于此,文章以上海超大城市为例,基于空间扩展强度指数、标准差椭圆及驱动力分析模型,对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的历程、阶段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①上海城市空间扩展强度呈现明显的"S"型结构,扩展强度在经历缓慢下降、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后转变为精明增长背景下的中低速增长。同时,上海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明显的计划属性。②上海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呈现由蔓延式—跳跃式向填充式扩展模式演变的特征。微更新、微改造、替换将成为城市空间发展新常态。③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转型,市场力逐渐取代行政力成为影响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国际环境的不景气及依靠投资带动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使得扩大内需成为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关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村金融制度的不断变迁,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农村民营金融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全面概述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的状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缺失性,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并且,在进一步阐述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特点及优势,指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内生出民营金融这一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成长与壮大是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同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中国经济的双重转型构成中国财政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制度环境。笔者将财政制度变迁置于中国经济转型这个制度环境下进行研究,沿着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路径,分析财政制度变迁的背景和内容、绩效和问题,揭示财政制度变迁和中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总结财政制度变迁的演进逻辑,并根据变迁逻辑对未来财政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进行分析和展望,指出下一步财政制度改革要从具体的技术制度层面以及价值层面去构建一个由规范财政收入一翼的现代税收制度、规范财政支出一翼的现代预算制度以及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政府间财政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权  张谊浩  
本文在对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进行对比性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制度变迁的新特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表现出两重性强烈的趋同性变迁和多样化演进。而且,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代的经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一种互动性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振军  
城市化的消极后果是城市化“自然历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今天的城市化与欧美发达国家当年城市化的条件已经大为不同;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在政绩牵引和利益驱动下,并不缺乏推进城市化的动力,甚至相反。这些构成了我国城市化特有的制度背景与体制条件,使得我国的城市化面临更多陷阱和困境。当城市化进入加速期的时候,如果对此仍然缺乏清醒的认识,则可能使风险急剧加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季民河  武占云  苏海龙  姜磊  
以North的体制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将新古典经济学的Solow增长模型扩展为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结合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使用1997—2005年中国省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的制度变迁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力,证实了North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假设。此外,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入地揭示了省域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地区之间通过技术扩散、要素转移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等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相互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俞宪忠  
当代中国转型发展的一个重大内容,就是农民市民化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化发展模式构成中国未来的重大路径选择,并能有效医治因城乡二元结构陷阱所原生的种种发展困惑。城市化的主导人群是农民工阶层,核心问题是通过发展理念重建和城乡制度再构,高度尊重并有效保护中国农民的自由选择权益,由此方能实现城乡和谐共赢。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性内容就是还权于民和还利于民(民主、民权和民生),农民市民化首先有助于实现国民现代化和制度现代化,中国也将因此而获得无法估量的"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子娟  罗诚  
文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特征,厘清林业政策变迁分为四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至1997年和1998年至今的林业政策,分析其变迁的制度因素,得出我国林业政策变迁将朝着经济、生态、社会三者统筹并可持续的趋势发展。最后提出我国林业政策制定的建议,包括:应更加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推动社会公平。在建立健全林业市场体系和完善林业市场制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碳汇市场作用,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