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1)
2023(13901)
2022(11955)
2021(10816)
2020(9371)
2019(21442)
2018(20927)
2017(40162)
2016(22006)
2015(24876)
2014(25169)
2013(25009)
2012(23850)
2011(21925)
2010(22085)
2009(21071)
2008(21002)
2007(19244)
2006(17030)
2005(15767)
作者
(68969)
(57932)
(57771)
(55238)
(36891)
(27794)
(26184)
(22540)
(21941)
(20684)
(20138)
(19439)
(18968)
(18718)
(18641)
(18033)
(17376)
(17174)
(16992)
(16742)
(14713)
(14595)
(14124)
(13269)
(13185)
(12955)
(12945)
(12735)
(11967)
(11460)
学科
(106026)
经济(105903)
管理(64719)
(58995)
(48565)
企业(48565)
方法(41807)
数学(36540)
数学方法(36147)
(26888)
(26526)
中国(25206)
(24212)
地方(22619)
(22451)
业经(20690)
(16193)
贸易(16186)
(16083)
(16064)
金融(16060)
银行(16024)
农业(15988)
(15966)
(15657)
(15631)
财务(15591)
财务管理(15547)
(15312)
企业财务(14811)
机构
大学(336063)
学院(331092)
(142288)
经济(139333)
研究(122353)
管理(119165)
理学(101337)
理学院(100068)
管理学(98243)
管理学院(97621)
中国(91303)
科学(76304)
(71958)
(67326)
(65127)
(62960)
研究所(58994)
中心(54194)
财经(52498)
业大(52430)
(52204)
农业(49413)
(47458)
北京(45680)
经济学(45315)
(43808)
(42871)
师范(42329)
经济学院(40512)
(40367)
基金
项目(215378)
科学(167599)
基金(156627)
研究(151282)
(139726)
国家(138633)
科学基金(115672)
社会(96432)
社会科(91319)
社会科学(91288)
(83430)
基金项目(81852)
自然(75650)
自然科(73821)
自然科学(73789)
自然科学基金(72512)
(70961)
教育(69465)
资助(65262)
编号(58622)
重点(49961)
成果(49388)
(48051)
(46622)
(43641)
课题(42166)
科研(41911)
创新(41140)
(40620)
教育部(40587)
期刊
(164627)
经济(164627)
研究(102196)
中国(67987)
学报(61523)
(56644)
(54481)
科学(53604)
大学(45803)
管理(44926)
学学(43445)
农业(37167)
教育(31963)
(31772)
金融(31772)
财经(27900)
技术(27289)
经济研究(27056)
(24060)
业经(24034)
问题(21666)
(19677)
(17482)
技术经济(17276)
(17069)
统计(16138)
世界(15467)
业大(15399)
理论(15062)
科技(14930)
共检索到511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安  刘海英  
制度变迁方式是多样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例如:有渐进式与激进(突进)式之分,主动式与被动式之分,强制式与诱致式之分等。本文不准备多角度地划分和分析不同的变迁方式,只就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的划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 学术界有人说,林毅夫先生把制度变迁区分为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类型,并对此理论上给予较高评价。我认为这一说法是不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宗宪  王珏  王华  
文章在经典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制度变量,对我国林业制度变迁的最优路径及其中短期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证明,最优的林权制度变迁过程是强制性还是诱致性取决于林业自身的生产要素积累程度。长期来看,林业制度更倾向于多元化经营与家庭经营。可以证明,理论结论与我国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并得出了林业制度变迁理论结论对于我国的意义及若干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士俊  
"三权分置"起因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引致的农民群众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体现出鲜明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特点。而党和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既为土地流转清除了障碍,又对其施加了规范和约束,表现出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本文深入分析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诱致性与强制性演进逻辑,启示在"三农"工作中,要重视利用诱致性和强制性两种方式,加强有效率制度供给,提高农业经济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璐  
分析中日两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中日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结果大相径庭的结论,并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合作的本质四个方面比较中日合作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政府应着力于基础平台建设,为诱致性变迁创造条件,在诱致性变迁形成的基础上,用强制性制度供给推动变迁,形成良性循环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谈璐  
分析中日两国农业合作制度的变迁历程,得出中日农业合作制度变迁结果大相径庭的结论,并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合作的本质四个方面比较中日合作制度变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政府应着力于基础平台建设,为诱致性变迁创造条件,在诱致性变迁形成的基础上,用强制性制度供给推动变迁,形成良性循环的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强  魏巍  
基于1997~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制度变迁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诱致性制度变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为负。这表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也是导致我国区域对外贸易差异乃至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特征。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应用1999—2010年5次17省调查数据,对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及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土地调整的制度演进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地理条件、人均GDP、非农产业比例等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变量是显著影响因素;同时,中央"不得调地"的正式规则进一步决定了中国农地调整制度的演进方向,特别是中央正式规则的渐进性实施特征是导致不同地区出现"千差万别"的土地调整制度的重要原因。进行土地确权(如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有助于减少土地调整,增进地权稳定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永忠  胡宏鹏  唐小多  
通过构建制度互补与冲突的动态模型,对制度的结构变化及绩效进行动态分析。研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的适当约束及与诱致性制度的相互补充,既实现了激励性管制,又促进了竞争,从而推进了产业改革进程,制度互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但2002年末出现的电荒,很大程度归因于产业制度的不协调,冲突成为制度间的主导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电力产业制度的互补设计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宝凤  
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十二五"时期,中国的税制改革何去何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研究税制变迁和税收遵从的相关性,从制度构成的三要素: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制度的实施机制三个方面积极探讨我国现行税制对税收遵从的影响,并就今后税制改革中应如何推进税制和谐性,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度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新一轮税制改革能够获得圆满成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丁宁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引入了物质性的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引入了对国企改革产生巨大冲击的新制度因素。比较外商直接投资条件下国企制度创新收益和成本的变化,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减少了国企制度创新的成本,同时使国企制度创新获得更大的利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国企诱致性制度变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兰澄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产生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首先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提出,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用一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一些临时性的市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成刚  田天元  
文章认为,国有企业内部诱致性制度变迁集中表现在任命制和选聘制二种形式上。突破行政任命制,实施人事制度整体强制性变迁是解决国企经营者缺位的核心力,并由此引申出两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深化改革的措施应能有效地通过“人大”来确立,并促进政府转变职能;二是在政府与企业间建造“隔离带”——董事会,它必须是多元利益者的代言人,能够独立地行使经营决策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运凤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供销合作社制度变迁的轨迹和特色。内容包括:一是从制度需求角度分析了供销社从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合作制的历史变迁,认为这种变迁有其客观性和需求基础;二是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供销社在改革开放以后制度供给的滞后和非均衡,认为这种制度非均衡制约着供销社改革的进程,影响了改革的成效;三是论述了制度创新主体转换中供销社制度创新的特色,认为主体转换的过程使供销社制度变迁呈现渐进式和多种模式的并存,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最后,供销社制度变迁的方式为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从总体上看,这种制度变迁的方式有助于制度变迁的良性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