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3)
2023(11098)
2022(9624)
2021(8945)
2020(7807)
2019(18096)
2018(18224)
2017(34622)
2016(19218)
2015(21519)
2014(21858)
2013(21394)
2012(19909)
2011(18036)
2010(18248)
2009(17214)
2008(17536)
2007(15768)
2006(13682)
2005(12684)
作者
(55827)
(47242)
(46945)
(45022)
(29911)
(22587)
(21487)
(18231)
(17661)
(16752)
(16024)
(15766)
(15157)
(14949)
(14906)
(14581)
(14478)
(13777)
(13657)
(13612)
(11773)
(11708)
(11339)
(10669)
(10630)
(10604)
(10566)
(10485)
(9590)
(9344)
学科
(75447)
经济(75341)
管理(57731)
(55266)
(45553)
企业(45553)
方法(34920)
数学(30773)
数学方法(30430)
(24437)
(22254)
(21981)
中国(19829)
业经(16846)
(16342)
(14885)
(14716)
财务(14681)
(14661)
财务管理(14636)
银行(14631)
农业(14436)
企业财务(13939)
(13934)
(13707)
贸易(13703)
(13624)
金融(13620)
(13336)
地方(13255)
机构
大学(278565)
学院(275375)
(114500)
经济(112055)
管理(104518)
研究(94965)
理学(89711)
理学院(88682)
管理学(87202)
管理学院(86659)
中国(72412)
(58509)
科学(57520)
(57514)
(50490)
(49013)
财经(44468)
研究所(44155)
中心(43903)
(42980)
业大(42162)
(40269)
农业(39510)
北京(36615)
(35797)
经济学(35730)
师范(35399)
(33787)
(33337)
财经大学(33006)
基金
项目(180754)
科学(142204)
基金(132335)
研究(131060)
(116203)
国家(115267)
科学基金(97915)
社会(83590)
社会科(79182)
社会科学(79157)
基金项目(69969)
(69765)
自然(63279)
自然科(61803)
自然科学(61781)
教育(61219)
自然科学基金(60734)
(59232)
资助(53666)
编号(53009)
成果(44734)
(41337)
重点(41159)
(37837)
(37403)
(37220)
课题(36505)
教育部(35457)
(35260)
创新(35115)
期刊
(125751)
经济(125751)
研究(82933)
中国(57535)
(47556)
学报(45844)
(45327)
科学(41115)
管理(37288)
大学(34781)
学学(32640)
教育(30514)
农业(29391)
(28181)
金融(28181)
技术(23113)
财经(23022)
经济研究(19960)
(19713)
业经(19525)
问题(16860)
(15817)
(14490)
理论(13676)
技术经济(13426)
(13298)
统计(12655)
实践(12240)
(12240)
财会(12141)
共检索到415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广耀  
制度变迁的关联性是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之间存在层次、时间和结构等方面特征的关联性,它们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影响着制度变迁的绩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方式均受到制度关联性的影响。在改革动因上,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适应性改变;在改革路径上,则表现出历时关联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在改革方式上,利益剥离与利益扩散是今后打破不合理制度关联的现实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有赖于政府部门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广耀  
制度变迁的关联性是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之间存在层次、时间和结构等方面特征的关联性,它们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影响着制度变迁的绩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方式均受到制度关联性的影响。在改革动因上,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适应性改变;在改革路径上,则表现出历时关联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在改革方式上,利益剥离与利益扩散是今后打破不合理制度关联的现实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有赖于政府部门对制度关联性因素的认知共识以及能否据此采取一致的行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文录  
石家庄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坚持两个基本条件 ,即收入来源和住房 ,放开了 7种人的入市条件 ,大大降低了农民进入大城市的门槛 ,解决了进城农民的户口问题 ,推进了城镇化速度 ,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这次改革的消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将随着各项配套政策的实行得到解决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小钢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与强化过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传统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化进程的阻碍作用是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得以实现的,因此,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必须对这些配套制度加以变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盛广耀  
第一,强化国家(而非地方)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制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协同改革。无论是改革动因中价值理性的回归、"诺斯悖论"的破解,还是改革路径依赖的打破,以及改革方式中利益关联的改变,都有赖于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推进。一方面,制度建设本身就是中央政府的权责,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户籍政策调整,解决不了制度关联的系统性问题;与户籍制度相连的各项制度改革,也依赖于国家层面的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盛广耀  
第一,强化国家(而非地方)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制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协同改革。无论是改革动因中价值理性的回归、"诺斯悖论"的破解,还是改革路径依赖的打破,以及改革方式中利益关联的改变,都有赖于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推进。一方面,制度建设本身就是中央政府的权责,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户籍政策调整,解决不了制度关联的系统性问题;与户籍制度相连的各项制度改革,也依赖于国家层面的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霄  
根据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案例的调查研究,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一定程度上出现"半市民化"现象,即多数农民转户但并没有放弃农村土地资源。转户农民同时占有城镇社会福利和农村土地保障两种资源,这加重了重庆户籍制度后续改革的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转户农民土地占有权、经营权和分离权的剥离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土地资本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联动作用与实施路径,主张建立以"农村土地托管中心"为核心的土地资本化运行机制,实现土地资本化增值收益"涨价归农"和"涨价归公",以形成农民自愿退出闲置土地的激励机制,以及为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中筹集和支付新增城镇人口社会福利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以更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义博  刘敏  
人的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的核心。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进城落户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发现以降低落户门槛为标志的狭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是递减的,以"降低落户门槛+综合配套改革"为标志的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的边际落户效应更为积极持续,进城农民最关注的是住房保障和农村土地权益。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根据农民进城落户的多元化诉求,深化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农村权益,实施户籍与基本公共服务联动性改革保障农民进城福利,培育与广义户籍制度改革相匹配的城镇载体。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谢锐勤  谢俊平  
我国户籍制度经历了一个由酝酿形成到严格控制再到一定程度放开的历程,其基本特征是渐进有序地从隔离走向开放。从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看,人口流动和城市就业应逐步从区别待遇走向国民待遇、从户籍限制走向迁徙自由,特别是低素质劳动力应当获得同等的迁徙和就业权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林山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清除户籍与福利捆绑,这是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性障碍。基于城乡二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推进福利去户籍化,福利与户籍脱钩,建立城镇公共服务获取的新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韫  
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邹农俭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 ,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户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获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及保持和增强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推进这个领域的改革,能够创造真金白银、立竿见影的改革红利,相应地,改革的延误也有着显著的机会成本和实际损失。本文着眼于从供需两侧揭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创造的巨大收益,同时警示改革的延迟可能导致不利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逆刘易斯过程”,以及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逆库兹涅茨过程”。在做出中国社会流动性趋于减弱的判断之后,本文阐释了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有效促进社会流动,进而提高人口的生育意愿。本文也探讨了推进这项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改革激励不相容问题,并就拆除这一激励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惯超  
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取消户籍制度,即城乡居民身份区别的消失。土地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户籍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两个关键点。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是我国下一阶段社会改革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三者应协调配套进行。逐步实现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市场化配置,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从而形成全国统一的土地要素大市场和人力资源要素大市场,这是户籍制度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