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4)
- 2023(15602)
- 2022(13085)
- 2021(12390)
- 2020(10050)
- 2019(22781)
- 2018(22224)
- 2017(42277)
- 2016(22899)
- 2015(25478)
- 2014(25138)
- 2013(24460)
- 2012(22646)
- 2011(20584)
- 2010(20920)
- 2009(19971)
- 2008(19845)
- 2007(17687)
- 2006(16059)
- 2005(14993)
- 学科
- 济(90447)
- 经济(90308)
- 管理(72214)
- 业(66707)
- 企(56374)
- 企业(56374)
- 方法(34088)
- 中国(30364)
- 数学(28320)
- 财(28079)
- 数学方法(27835)
- 农(27263)
- 制(24554)
- 业经(22529)
- 贸(20604)
- 贸易(20591)
- 易(20143)
- 银(18236)
- 银行(18225)
- 行(17516)
- 农业(17215)
- 策(17082)
- 学(17074)
- 体(16326)
- 融(16319)
- 金融(16315)
- 务(16250)
- 财务(16190)
- 财务管理(16152)
- 地方(16049)
- 机构
- 学院(324427)
- 大学(324289)
- 济(142589)
- 经济(139756)
- 管理(122505)
- 研究(113373)
- 理学(103845)
- 理学院(102696)
- 管理学(101175)
- 管理学院(100526)
- 中国(90352)
- 财(71860)
- 京(68189)
- 科学(62029)
- 所(55459)
- 财经(55077)
- 中心(51129)
- 经(50018)
- 江(49350)
- 研究所(49188)
- 经济学(45045)
- 农(44989)
- 北京(43868)
- 范(42982)
- 师范(42672)
- 院(40944)
- 财经大学(40770)
- 经济学院(40158)
- 业大(39467)
- 州(39025)
- 基金
- 项目(203935)
- 科学(163296)
- 研究(156971)
- 基金(150142)
- 家(128736)
- 国家(127680)
- 科学基金(110154)
- 社会(103135)
- 社会科(97785)
- 社会科学(97766)
- 基金项目(76686)
- 省(76499)
- 教育(72901)
- 自然(66730)
- 自然科(65189)
- 自然科学(65174)
- 划(65035)
- 自然科学基金(64037)
- 编号(63842)
- 资助(61565)
- 成果(54679)
- 部(47238)
- 重点(46280)
- 课题(45183)
- 发(44577)
- 制(43720)
- 国家社会(43495)
- 创(42806)
- 教育部(41827)
- 性(41640)
- 期刊
- 济(167521)
- 经济(167521)
- 研究(107746)
- 中国(69173)
- 财(56646)
- 管理(49868)
- 农(43622)
- 科学(42622)
- 学报(42404)
- 教育(39841)
- 融(36621)
- 金融(36621)
- 大学(34203)
- 学学(31873)
- 农业(29067)
- 财经(28749)
- 经济研究(27690)
- 技术(27296)
- 业经(26469)
- 经(24942)
- 问题(21912)
- 贸(20584)
- 国际(18254)
- 世界(16991)
- 技术经济(15164)
- 现代(15119)
- 业(14901)
- 理论(14502)
- 坛(14178)
- 论坛(14178)
共检索到512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成涛 林欢 陈良
中国特色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学徒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吸引力提升是推动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内,人才强国战略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逻辑起点,主体信念变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内在机制,发展环境变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提升的动力。正式制度建设滞后、非正式制度约束和过度路径依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国特色学徒制吸引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加强正式制度建设,提高正式制度对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支撑度;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话语体系,营造中国特色学徒制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打破拿来式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依赖,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内生式的改革范式等维度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东红 刘北
社区教育是经济制度变迁的产物,其发展路径必将随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结构升级而发生变化。在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制度变迁对社区教育的影响对其提升吸引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只有从话语体系、制度体系及文化建设维度出发探寻自身发展路径,才能实现其服务社会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社区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军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历经十余年的改革实践,从试点试行到全面推行,开拓了育人新境界和发展新格局。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进行组织合法性、组织生态位和组织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逻辑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存在的组织合法性困惑、组织生态位困惑和外部环境困惑,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推进策略,提出要以现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高质量特色化推进策略,解决学徒制发展现实之困,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晶 程红艳 蔡云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制经历了生产现场学徒制、学徒制向学校职业教育过渡、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四个阶段。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经典制度研究范式将学徒制的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立体、深刻的图景中。文化观念、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影响着学徒制变迁的方向,构建成本、学习效应成本、协调效应成本、适应性预期使学徒制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学校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学徒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学徒制制度逻辑的分析,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从转变认识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等三个方面优化制度逻辑。
关键词:
学徒制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变迁 制度逻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丽娟 黄日强
自发性变迁路径、强制性变迁路径和诱致性变迁路径是建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度的三种主要路径。我国建立现代学徒制度应当以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路径的组合为主要路径,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些特点,先试点后推广,最终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度 路径选择 中国特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永强 李鑫
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是现代学徒制在新时代中国的制度实现形态,是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发展的逻辑起点。以2012-2022年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文本内容为依据,从政策视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进行分析表明,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是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建立在新时代学徒制本土化实践试验的基础上,融汇聚力政校行企等多元主体参与学徒人才培养,最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针对中国特色学徒制制度构建中所面临的难点,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协调各方利益、构建共治网络,引导行业参与、增强校企合力,完善质量体系、提升应用价值,由此推动中国特色学徒制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鹍
以共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分析世界高质量学徒制共生三要素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基于教育部现代学徒制和人社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现实问题进行审视,提出共生单元利益诉求差异、共生关系演进受阻和共生界面资源流动受阻等问题,提出构建创新型培养模式、升级行业性职教集团和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等措施,助力学徒制试点向中国特色学徒制转型升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晶、万兴亚在《现代教育管理》2013年第8期中撰文指出,在制度变迁理论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要关注意识形态、国家制度两个维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 C.North)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正式制约(例如政策等)、非正式制约(例如习俗等)以及它们的实施,这三者共同界定了社会的尤其是经济的激励结构。因此,作者从意识形态、国家制度两个维度来探讨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宫丽丽 张安强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推行是基于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创新与跨越,是学徒制探索在中国的必然走向,能够供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技能支撑。在此过程中,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实践成效主要取决于资源投入、师资建设、培养数量及学习成果、教师提升与学徒成长、政校行企协作机制、管理制度、文化理念等七大影响因素。经过系统研究发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模型与中国特色学徒制成效影响因素存在密切的对应逻辑关系。因此,可以基于该模型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功能,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形成“构建基于适应功能评价的经济系统、构建基于目标达成功能评价的政治系统、构建基于整合功能评价的社会系统、构建基于模式维持功能评价的文化系统”的中国特色学徒制成效评价体系设计策略,助力中国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着试点和实践,本文在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主要困境,提出重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调工学结合、提高企业的参与度,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推进现代学徒制保障体系建设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实施现状 改进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金耀
新中国区域财税治理历经70余年的变革与发展,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其财税政策创新更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途径。本文从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释析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建立、发展、完善、创新的变迁过程和扶持型、倾斜型、建设型、创新型的演进路径,厘清央地财政关系、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税费法律制度的内容取向和协调性、渐进性、连续性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域共同体、府际关系、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利益格局的动力机制;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关系视角,提出了强化“财权适度”、规范“精准定位”和明确“效能政府”等区域财税治理政策的总体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凤敏
英国学徒制的质量保障政策经历了萌芽、沉寂、初创、蜕变的漫长演变过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和时代印记。在时间维度下,英国学徒制质量保障政策遵循着目标取向逐步由重量轻质转向增量提质、动力机制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雇主主导、实施过程逐步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供给、话语规则逐步由政治学和经济学为主转向多样化表达的演进逻辑。基于英国的规律性经验与实践逻辑,我国当前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推动现代学徒制的规模与发展质态同步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莉 韩永强
保障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全面有效推行,高度依赖于地方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有力执行。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21年1月—2023年7月我国地方发布的33份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尽管地方出台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有力地贯彻落实了中央企业新型学徒制政策精神,但还存在政策制定主体间协同性不强、约束性与指导性政策相对不足、政策性激励机制不完善、学徒制课程管理不科学、企业参与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通过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优化政策激励机制、强化学徒制课程管理、简化企业参与程序等举措,有效促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区域政策的进一步优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爽
通过分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接不紧密、融合不深入、法制不健全等难题,提出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平台、促进高职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助推解决就业市场出现的"技工荒"和"就业难"的矛盾,为促进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实施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协同育人 现代学徒制 培养模式 机制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