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5)
2023(12032)
2022(10140)
2021(9588)
2020(8083)
2019(18400)
2018(18136)
2017(35351)
2016(18680)
2015(20871)
2014(20621)
2013(19884)
2012(17858)
2011(15855)
2010(15574)
2009(14277)
2008(13992)
2007(11823)
2006(9965)
2005(8782)
作者
(48940)
(40962)
(40684)
(38753)
(26171)
(19432)
(18494)
(15981)
(15625)
(14221)
(13960)
(13791)
(12896)
(12649)
(12559)
(12516)
(12135)
(11931)
(11835)
(11671)
(10010)
(9738)
(9612)
(9496)
(9106)
(9097)
(8947)
(8780)
(8082)
(7913)
学科
(72889)
经济(72765)
管理(58558)
(53593)
(46070)
企业(46070)
方法(35030)
数学(30117)
数学方法(29669)
(22684)
(18849)
中国(18303)
(17674)
业经(17219)
(14070)
(13969)
财务(13921)
财务管理(13889)
企业财务(13210)
理论(13120)
(12766)
贸易(12762)
(12529)
金融(12526)
(12467)
农业(12452)
(12437)
(12351)
银行(12334)
(11728)
机构
大学(260344)
学院(256795)
(108965)
经济(106890)
管理(103932)
理学(90797)
理学院(89857)
管理学(88443)
管理学院(87925)
研究(80137)
中国(60771)
(53390)
(52387)
科学(45274)
财经(42696)
(38944)
中心(38194)
(37051)
(36378)
经济学(35136)
业大(34540)
(34471)
研究所(33530)
(33041)
师范(32710)
财经大学(32207)
北京(32006)
经济学院(31669)
(29596)
(28499)
基金
项目(179066)
科学(144119)
研究(134415)
基金(133630)
(114941)
国家(114020)
科学基金(100032)
社会(88664)
社会科(84116)
社会科学(84099)
基金项目(70672)
(67825)
自然(63092)
教育(62889)
自然科(61650)
自然科学(61637)
自然科学基金(60528)
(57677)
编号(53649)
资助(53257)
成果(43630)
(41593)
重点(40341)
(39037)
(38466)
(37670)
国家社会(37643)
教育部(36898)
课题(36097)
创新(36005)
期刊
(112504)
经济(112504)
研究(74363)
中国(45526)
(42836)
管理(38760)
学报(34521)
科学(33596)
(30885)
大学(28446)
教育(27377)
学学(26738)
(22645)
金融(22645)
技术(22371)
财经(21369)
农业(20922)
(18344)
经济研究(17918)
业经(17744)
问题(15079)
理论(12251)
财会(11721)
(11546)
(11506)
技术经济(11488)
现代(11270)
科技(11208)
实践(10981)
(10981)
共检索到365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崇辉  王岩  
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预设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它坚持从个人主义方法论出发,只是贴近现实生活,试图构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从理论预设出发,通过对制度变迁主体和制度功用、制度变迁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基本概念等的比照与透析,可以看出诺斯和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各有其适应的范围,为现实适用提供了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小亮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从人格假设、基本分析方法、制度变迁的主体、动因、条件、方式、过程和作用等方面,介绍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说明其对改革的启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一直实施混业经营的欧洲,还是近几年重新走上混业经营之路的美国,银行保险都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银行保险业务的产生及发展,既源于微观领域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宏观领域制度管制的放松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源于银行保险经济学机理带来的范围经济和协同效益。银行保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产物,更多地体现为从销售渠道创新到业务产品创新,再到组织模式创新的金融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对银行保险的产生动因以及演变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银行保险的走向提供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娣英  
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生产和需要的矛盾,但矛盾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不能有效匹配,因此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改革方向,即着重从传统的需求侧发力转变为供给侧发力,而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作用要科学定位;创立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反对权利垄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松龄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发生的变化。其中,制度安排是指决定人们行为关系的一套规则,制度安排的变迁就是部分规则或整套规则的变化;制度结构是指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制度结构的变迁就是指某个特定的制度安排,或整个制度结构的变化。人们不禁要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冬雪  孙一昕  
美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实质上是政府主导和财政支持下法律制度完善、资源配置优化的制度变迁过程。美国的案例说明了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的最优路径。自2004年开展农业保险试点至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很快,但制度缺陷明显。通过借鉴美国经验,加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出台农险制度发展规划,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体系刻不容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能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变迁的诱因、潜在利润或预期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和路径依赖等几方面,对我国农村保障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得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动因是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了非均衡、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依赖"阻碍了制度的变迁进程等结论。文章最后给出加快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立社会公平的建制理念、合理界定政府责任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容  
社会文化因素在影响与制约劳资关系系统的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传统能够从深层次上指挥或引导制度变迁的发生及其走向,从而构建出不同类型的企业劳资关系。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日本"利益一致型"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的文化路径依赖现象进行研究,认为"和"观念、集团意识、等级思想、"家"原理等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企业伦理观、人性假设、企业文化类型、劳资博弈格局和劳资关系模式,是日本企业劳资关系演化中形成路径依赖现象的驱动性因素。在日本企业劳资关系的重建过程中,这种路径依赖规律会依然发挥作用,引导劳资模式向"利益协调型"演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欣  刘海峰  
加拿大曾经于上世纪60年代末推行高校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然而仅仅维持四年就遭遇夭折。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加拿大历史上的统一招生考试进行描述和分析,指出人口数量激增、高教资源短缺、招生效率偏低等是此新制度产生的诱致因素;继而对新的考试制度实施进行了历时分析,认为该制度构建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领导制度变革的核心人物及行动团体、预期制度收益较低、制度创新能力不足、路径依赖制约等。最后分析了加拿大案例对推进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与思考,包括要形成具有执行力的初级行动团体,制定切实可行的高考制度变迁方案;降低新制度的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优化制度环境,加强制度创新能力;最后还应正视路径依赖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霞  
立足于我国1979年以来的制度变迁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特征,分析了在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下FDI影响中国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其理论模型,并解释了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外资政策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罗婉明  
社会变迁是个复杂的过程。要研究某特定社会的变迁,除了要研究转变的原因、过程、方向及内容,更要研究转变对该社会带来的影响。在各方面的影响中,社会变迁所带动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及道德等精神方面的影响,对德育工作者来说,尤其重要,只有明白社会价值变迁的动向,才能发挥教育的主体性、能动性及前瞻性。本文概要介绍了社会学中的社会转变与价值变迁理论,以及它对德育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建国  袁桂林  
本研究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的理论基础,运用制度分析方法论从新生制度与制度环境、新生制度与互补性制度、新生制度与利益相关者,以及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四个关系维度对我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与探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龙平  陈作习  宋浩  
我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历史最久、最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借鉴。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并行的一种新审计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阶段、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阶段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阶段。本文回顾了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及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时需要注意解决好的七大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施先旺  
本文主要从内部控制理论本身内在发展逻辑的角度,将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这种划分是以内部控制理论在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关键特征为依据来进行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变迁环境、路径及其原因,并联系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以期对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所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