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5)
2023(8238)
2022(6858)
2021(6587)
2020(5375)
2019(12549)
2018(12981)
2017(24797)
2016(13758)
2015(15315)
2014(15618)
2013(15048)
2012(14063)
2011(12798)
2010(13289)
2009(12912)
2008(13054)
2007(11558)
2006(10752)
2005(10201)
作者
(37483)
(31052)
(31013)
(29851)
(19828)
(14699)
(14113)
(11927)
(11803)
(11328)
(10564)
(10305)
(10100)
(10078)
(9840)
(9725)
(9076)
(9062)
(9018)
(9018)
(8247)
(7544)
(7526)
(7145)
(7086)
(7082)
(7032)
(7006)
(6283)
(6007)
学科
(51697)
经济(51598)
管理(42693)
(37212)
(32000)
企业(32000)
方法(20388)
(19402)
中国(18273)
(17581)
数学(16860)
数学方法(16660)
(14567)
(13262)
业经(13209)
(12536)
银行(12527)
(12065)
体制(11316)
理论(11048)
(10960)
金融(10958)
(10059)
贸易(10050)
(9956)
(9838)
(9291)
财务(9270)
财务管理(9242)
(8946)
机构
大学(197976)
学院(195480)
(83774)
经济(81912)
管理(71821)
研究(66190)
理学(60302)
理学院(59652)
管理学(58827)
管理学院(58448)
中国(53530)
(47034)
(42393)
科学(35306)
财经(35212)
(32508)
(31727)
(30876)
中心(29466)
研究所(28436)
北京(27740)
经济学(26869)
(26207)
财经大学(26052)
师范(25984)
(25190)
(24472)
经济学院(23999)
(23989)
业大(22842)
基金
项目(115384)
研究(91305)
科学(90733)
基金(82655)
(70078)
国家(69448)
科学基金(59153)
社会(58233)
社会科(55012)
社会科学(55001)
教育(44338)
(43852)
基金项目(42665)
编号(38425)
(36964)
自然(34512)
成果(34205)
自然科(33607)
自然科学(33597)
资助(33482)
自然科学基金(33015)
(28182)
课题(27859)
(27418)
重点(26420)
(24826)
教育部(24401)
(24336)
(24225)
国家社会(24093)
期刊
(101217)
经济(101217)
研究(68917)
中国(45220)
(37407)
管理(30354)
教育(30106)
学报(24505)
科学(23820)
(23565)
金融(23565)
(23515)
大学(20331)
财经(18771)
学学(18545)
技术(18145)
经济研究(16286)
(16185)
业经(15472)
农业(15039)
问题(13856)
(11691)
理论(10593)
国际(9615)
实践(9328)
(9328)
职业(9234)
改革(9212)
(9212)
现代(9160)
共检索到316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德步  
一、制度变迁理论兴起的社会背景1987年诺斯的著作《西方世界的兴起》在中国翻译出版,诺斯的名字开始为中国经济学界知晓。1991年他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由中国两家权威学术出版社出版,并引起中国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1993年诺斯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表明他的理论在西方已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而在中国,诺斯似乎成了最"大"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诺斯和他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什么能在西方获得广泛认可,特别是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传开?关于这个问题,当然要首先从诺斯的经济理论本身去寻找答案:它的涵盖面极宽,不仅是经济学,而且涉及到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因而对社会经济现象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绍光  
制度变迁理论与我国改革战略的选择·李绍光·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C.North)所创立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研究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这一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本文拟从这一理论与方法出发,对我国所采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瑞仙  
在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成为必然,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严重的制度供给不足。为此,必须以社会公平为建制理念,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要方式,重视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培养公民意识,廓清政府责任边界,克服原有制度路径依赖,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变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谌启标  
教师教育制度是当今美国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阐述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制度的传统以及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变迁与发展 ,并简要描述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高宾  
本文将制度量化,使用动态优化工具推导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情形下我国最优改革速度与最优改革路径。结果表明,我国改革具有周期性特征,并且改革周期性具有内生性;最优改革速度随时间衰减,并且衰减力度递增;改革速度始终大于零,改革始终在推进;最优改革路径选择依赖于最优改革速度和改革起点,并且最优改革路径关于改革速度递减,关于改革初始条件递增。同时本文也对政府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权衡取舍推进改革给出了一个数学版本的阐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冠岑  刘友兆  马贤磊  
针对我国目前城乡差距扩大和城乡发展失衡,本文从制度变迁理论角度对目前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以及演变的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城乡统筹协调的新体制提出可行的改革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兴志  
本文首先在总结美国、韩国、日本、印度、英国、加拿大等国能源价格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的煤价、成品油价、天然气价、化石能源补贴与可再生能源电价等领域的政府规制实践变迁进行了细致梳理和综合评价;其次,在政府规制实践变迁的基础上,提炼并探讨了能源价格改革的相关理论与机制障碍;最后,针对能源价格改革"深水区"的机制障碍,重新定位了政府规制与市场作用的关系,并给出完善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志成  史学军  
中国改革分成三个阶段,农村制度诱致性变迁扩散阶段(1978—1984)、城市强制性变迁的推广及诱致性、强制性变迁的交替阶段(1984—1992)和整个制度环境的变迁和制度创新阶段(1992—至今)。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之迷的最动态原因,因而制度仍是下一步经济增长的源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卫军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及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职招生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高职招生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改革和变迁。这种变迁可以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解释:从制度需求因素来看,生源不断减少、院校竞争激烈;从制度供给因素来看,国家对高考和高职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催生了制度改革。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当审慎地推行高职招生制度改革,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尽快适应招生制度改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郜亮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本文尝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变迁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其未来的可能演进的方向。首先,本文对五项改革实践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五项改革是建立集体所有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建立农地流转市场和强化产权稳定性。其次,本文从统一的理论框架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未来的演进方向是,在坚持农地狭义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及时顺应现实,不断地对农地权利进行分割细化和属性化,并把相应的权利分配给使用效率最高的社会主体,以最大限度提升农地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军  王艳华  
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劳动人事制度变迁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职业指导仍不能完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的需要,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推动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进程,提升高等学校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谭中和  
工资收入分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资分配取得重大成就,既有弥足珍贵的经验,也经历过曲折和反复。本文以70年来我国工资分配的理论和制度体系改革创新、实施成效和经验,以及未来改革愿景为主线,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视角,阐述了70年来我国从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再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乃至现在的共建共享致力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工资改革不断适应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轨迹,展现了我党带领人民努力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海军  
我国营业行政许可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普遍行政许可——改革开放时期的严格行政许可——2003年以后的例外行政许可"三大制度变迁阶段。选择并不断完善例外主义营业行政许可的制度范式,有利于建立我国未来自由、开放型营业准入制度,切实维护民事主体的营业自由权利,充分释放投资主体和营业主体的营业潜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