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7)
- 2023(8241)
- 2022(7041)
- 2021(6657)
- 2020(5616)
- 2019(12384)
- 2018(12317)
- 2017(23805)
- 2016(13256)
- 2015(14815)
- 2014(14930)
- 2013(14710)
- 2012(13686)
- 2011(12435)
- 2010(12746)
- 2009(12297)
- 2008(12272)
- 2007(11387)
- 2006(10543)
- 2005(9696)
- 学科
- 济(54423)
- 经济(54328)
- 业(48910)
- 农(45698)
- 管理(39436)
- 农业(30298)
- 企(28306)
- 企业(28306)
- 业经(18304)
- 制(18231)
- 方法(16103)
- 财(16077)
- 中国(15365)
- 数学(13831)
- 数学方法(13574)
- 体(12857)
- 地方(11971)
- 银(10334)
- 银行(10323)
- 农业经济(10167)
- 发(10096)
- 行(9885)
- 贸(9790)
- 贸易(9783)
- 体制(9676)
- 易(9577)
- 策(9508)
- 学(9432)
- 村(9219)
- 农村(9210)
- 机构
- 学院(191278)
- 大学(186899)
- 济(82735)
- 经济(80964)
- 管理(72804)
- 研究(66452)
- 理学(61707)
- 理学院(61078)
- 管理学(60152)
- 管理学院(59812)
- 中国(54406)
- 农(50332)
- 财(40232)
- 京(39343)
- 科学(38244)
- 农业(38026)
- 所(34144)
- 业大(33207)
- 江(32011)
- 中心(31908)
- 研究所(29987)
- 财经(29973)
- 经(26920)
- 州(24490)
- 北京(24400)
- 范(24149)
- 省(24107)
- 师范(23969)
- 经济学(23921)
- 农业大学(23191)
- 基金
- 项目(120697)
- 科学(95564)
- 研究(92891)
- 基金(87346)
- 家(75106)
- 国家(74335)
- 科学基金(63650)
- 社会(60326)
- 社会科(56708)
- 社会科学(56694)
- 省(48445)
- 基金项目(46193)
- 教育(41104)
- 编号(39312)
- 划(39201)
- 自然(38740)
- 自然科(37783)
- 自然科学(37776)
- 自然科学基金(37090)
- 资助(34336)
- 成果(32590)
- 制(29612)
- 农(29286)
- 部(27663)
- 重点(27112)
- 发(27090)
- 课题(26873)
- 创(25101)
- 性(24958)
- 国家社会(24781)
- 期刊
- 济(104946)
- 经济(104946)
- 研究(59546)
- 农(55716)
- 中国(45835)
- 农业(37240)
- 财(31705)
- 学报(28160)
- 科学(27230)
- 管理(25113)
- 融(24285)
- 金融(24285)
- 大学(22971)
- 业经(22551)
- 学学(21859)
- 教育(19505)
- 业(17305)
- 技术(16130)
- 问题(15269)
- 财经(15109)
- 农村(14541)
- 村(14541)
- 农业经济(14075)
- 经济研究(13078)
- 经(12951)
- 世界(11644)
- 版(11423)
- 经济问题(10780)
- 农村经济(9411)
- 技术经济(9312)
共检索到309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登艳 汤斌
一种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产权制度体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呈现出制度上的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即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将土地的农民个人最终所有和社会占有相结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谷雨 李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对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作了一系列改革:从土地承包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鼓励农民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到实现土地要素资本化。实践表明: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使之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适应城乡社会发展的变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巧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春梅
受欧洲合作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合作思想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随着"三农"问题的日趋严重,社会各界认为,在农村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下,30年代初安徽农村的合作运动发展迅猛,截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全省各个县份基本建立了合作组织,并开展了相应的业务。从这时期安徽省对合作社的设计看,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而是具备多种功能,同时注意各种力量的整合,形成了安徽合作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样,受制于各种因素,这时期安徽农村合作运动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设计本身的问题毕竟...
关键词:
合作社 安徽农村 “三农”问题 制度变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鹏
制度是组织的"内核",组织是制度的载体和行为角色,制度内核不同,其经济绩效不同;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和主体,而制度环境制约、影响组织的发育、成长和发展。基于上述制度与组织关系的视域构建一个"三农"问题分析框架,考察"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组织演替的关系,发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挤压,涉农内生组织逐渐消亡、异化,外生组织入侵、占位,导致制度变迁主体缺失,组织演替丧失连续性和动力源泉;违反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导致涉农制度变迁滞后和非均衡;涉农制度变迁与组织演进在制度的"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中被"锁定",失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安顺
从中国历史主要朝代都市变迁角度,分析各主要朝代关键制度因素在城市化中的特殊作用,以期得到中国当今社会在现实经济环境下城市化制度选择的有益启示,从而达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目的。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观点,通过对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国历史主要朝代关键行政管理思想制度介绍以及都市的变迁和城市化状况的概括,梳理出影响各朝代人口城市化的十二项制度因素,并由此总结出了对我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朝代 制度 城市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季学明
在我国“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即使在经济和城市化发达地区同样存在“三农”问题,说明“三农”问题的解决,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因素。“三农”问题有其更深层次的因素,破解这些因素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
土地所有权 户口制度 国民待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婕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本身的特征、不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不规范的政府干预以及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实施农业生产的市场保护政策、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才能加以解决。
关键词:
农业 农业比较利益 对策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明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 ,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够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以适应城市的工作。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取决于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教育 “三农”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丹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本文梳理了农村土地产权的历史演进过程;提出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必须坚持集体所有的既定前提、用益物权排他性强度的不断增强的必然变迁方向、所有权与用益物权的分割、量化无法可依的关键障碍;以重庆为例深化分析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的量化、分割,明确提出了其尚待深化的问题。
关键词:
产权制度 所有权 用益物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我国目前由于城布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种种结构性的矛盾非常明显和“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结构性矛盾 “三农”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华萍 赵永行 张宝兵
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农业制度的变迁中出现了几次较大失误,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环境问题不仅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寻求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