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9)
2023(9343)
2022(7897)
2021(7438)
2020(6180)
2019(13944)
2018(13927)
2017(27380)
2016(14846)
2015(16725)
2014(16614)
2013(16832)
2012(15691)
2011(14492)
2010(14884)
2009(14271)
2008(14095)
2007(12964)
2006(11990)
2005(10935)
作者
(42623)
(36359)
(35877)
(34081)
(22345)
(17207)
(16017)
(13887)
(13471)
(12783)
(12359)
(11831)
(11486)
(11324)
(11124)
(10878)
(10676)
(10391)
(10377)
(10297)
(9310)
(8967)
(8759)
(8313)
(8233)
(8155)
(8103)
(7906)
(7241)
(7073)
学科
(65268)
经济(65169)
(51495)
(49824)
管理(41788)
农业(33022)
(29309)
企业(29309)
方法(21393)
(21015)
业经(20894)
中国(19887)
数学(19124)
数学方法(18965)
(16844)
(14074)
(12562)
贸易(12554)
地方(12525)
(12522)
银行(12509)
农业经济(12418)
(12323)
(12153)
(12067)
(10530)
体制(10506)
(10495)
金融(10493)
(10448)
机构
学院(221527)
大学(217832)
(98703)
经济(96630)
管理(84702)
研究(75835)
理学(72349)
理学院(71631)
管理学(70708)
管理学院(70318)
中国(61170)
(53551)
(47658)
(45262)
科学(41979)
农业(40370)
(37877)
财经(36342)
业大(36168)
中心(35672)
(34698)
研究所(33429)
(32825)
经济学(29362)
北京(28369)
(27669)
师范(27468)
(27059)
经济学院(26489)
财经大学(26350)
基金
项目(138539)
科学(109623)
研究(107188)
基金(100724)
(86407)
国家(85552)
科学基金(72826)
社会(70236)
社会科(66161)
社会科学(66147)
(54601)
基金项目(53558)
教育(47531)
编号(45135)
(44610)
自然(43364)
自然科(42278)
自然科学(42269)
自然科学基金(41532)
资助(39336)
成果(37455)
(32916)
(32285)
(31302)
(31193)
课题(30791)
重点(30723)
国家社会(29183)
(28690)
(28383)
期刊
(121820)
经济(121820)
研究(68427)
(59520)
中国(50336)
农业(40136)
(34938)
学报(31180)
科学(30780)
管理(28383)
(27407)
金融(27407)
大学(25687)
业经(25622)
学学(24517)
教育(20527)
财经(18080)
(17867)
问题(17814)
技术(17811)
经济研究(16221)
(15471)
农业经济(15212)
农村(15164)
(15164)
世界(12797)
(12617)
经济问题(12296)
(12080)
技术经济(10901)
共检索到347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正月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回顾,揭示了这一制度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诱致型、再由需求诱致型向供给主导型演变的历史过程,阐明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积极作用,进而为我国如何实现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淑云  任雪娇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历经萌芽与生成—发展与繁荣—衰落与调适—重建与复兴—整合与合并五大发展阶段,跨越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城乡一体化转型期,嵌入在中国城乡二元分割、固化、解冻和一体化加速转型的体制变迁中,其改革变迁经历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多元探索与制度变迁失效—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主体从基层自发探索到顶层政策设计,参保主体从农民社员到全体农村居民,筹资分担从社区互助共济到社会统筹分担,保障内容从初级保健向基本医疗保障升级,建制形式从自治章程到社会政策再到法制,制度结构从残缺到完善,治理方式从基层社区自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法治化、社会化治理。展望未来,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性制度,中国特色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与城镇医保全面整合和统一,并加速全民医保法治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燕云  
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其初级、形成、发展、衰落、重建等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原因的分析,以明确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提高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翠英  
农村合作医疗历经了三起两落,这是在公共供给因素持续性缺失的背景下,诸多私人供给因素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财政压力是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与相应时期的财政压力正相关,其原因就是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甩包袱"策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正确认识财政压力历史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避免"甩包袱"路径依赖,并通过开源节流等措施避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可能带来的新财政压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贵民  
诱致型制度变迁使我国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产生并繁荣一时。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建是一种强制型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安排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此限制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要想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可持续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从强制型制度变迁向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转变,具体为: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消除农民顾虑;建立多元化、科学合理、高效的筹资机制;建立灵活多样的费用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建立技术过硬,服务质量高的医疗服务机构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桑新刚  夏芹  杨百团  尹爱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没有必要向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除制度本身因素外,文章从国际健康保障发展趋势、居民健康保障需求和科学发展观建设的角度,分析论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向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必要性,为完善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涛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自愿参加"为筹资原则,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践中主要采取的是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筹资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存在过程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当调整"自愿参加"原则,并针对实际情况,探索更加合理、高效、低成本的筹资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石宏伟  陈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还不很完善,但如果把它放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中加以理性思考,就可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不成熟市场经济的反映,是我国二元化经济向一元化经济发展的体现,也是由农民自主自理向政府主导转变的体现,是走向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劲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环境,而且也调整了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及医疗服务机构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总结了这一制度在试点地区取得的成绩,探讨了在实际实施中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确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障权利,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闽钢  
治理结构是合作医疗制度化解供方诱导需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从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传统合作医疗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问题,聚焦在宏观背景发展变化的情况下,合作医疗制度从“民办公助”到“公民合办”治理结构的转型,探讨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治理结构的内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窦艳芬  姜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大病统筹,目的在于解决近些年农村地区普遍出现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构建完善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关系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为此十七大报告也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本文分析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及其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集体经济扶持和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广大农民自发形成并逐步完善的。由广大农民自愿参与,普遍受益又能承受经济负担是合作医疗的创办原则。自建国后的若干年里,对农村居民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问题,提高健康水平的保健制度。它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集体经济对合作医疗的扶持作用弱化,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目前,经过重建和整合,合作医疗得以在一定范围恢复和重建。结合新形势,必须让合作医疗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农村医疗市场实际,以全新的姿态,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桑新刚  夏芹  杨百团  尹爱田  
借鉴其他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文章从合作医疗制度向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的基本条件要素角度进行了分析论证,为将来推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论证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充,莫衍,李二柱  
健康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医疗消费者需求弹性和由此引起的医疗需求问题。健康经济学对我国正在推 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是:要在充分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的医疗消费特征和医疗条件(主要是医生素质)的 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辉  
公平与合作既是"新农合"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农合"制度健康运行的外在需要。现行"新农合"制度公平性缺失,具体表现为逆向补助与累退性负担明显,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上未体现普惠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农民的利益失衡;而在制度设计上保大病的目标定位、自愿保险模式的选择以及运行上缺乏对费用的合作控制,使得"新农合"制度凸显了合作性不足的缺陷。在普遍存在哈特反比保健定律作用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应将追求公平作为优化"新农合"制度的价值取向,着力调整卫生资源布局,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进一步明确医疗保障范围,妥善处理现付制与后付制的关系,探索社会化、多样化卫生筹资渠道,大力推行医疗救助,逐步实现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