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1)
- 2023(18868)
- 2022(16026)
- 2021(14462)
- 2020(12402)
- 2019(27980)
- 2018(27465)
- 2017(52080)
- 2016(28804)
- 2015(32498)
- 2014(32338)
- 2013(31863)
- 2012(29908)
- 2011(27353)
- 2010(27278)
- 2009(25700)
- 2008(25198)
- 2007(22811)
- 2006(20230)
- 2005(18322)
- 学科
- 济(130244)
- 经济(130079)
- 管理(85105)
- 业(77500)
- 企(62806)
- 企业(62806)
- 方法(52592)
- 数学(46284)
- 数学方法(45851)
- 财(33754)
- 农(33039)
- 中国(32069)
- 地方(28726)
- 学(28670)
- 制(26633)
- 业经(26565)
- 农业(22230)
- 贸(21770)
- 贸易(21761)
- 易(21029)
- 务(20310)
- 财务(20264)
- 财务管理(20210)
- 融(19524)
- 金融(19516)
- 银(19510)
- 银行(19436)
- 体(19401)
- 企业财务(19133)
- 环境(19047)
- 机构
- 大学(421089)
- 学院(418727)
- 济(175887)
- 经济(172168)
- 管理(153682)
- 研究(148905)
- 理学(131967)
- 理学院(130342)
- 管理学(128043)
- 管理学院(127278)
- 中国(112332)
- 科学(92776)
- 京(89425)
- 财(82825)
- 农(79135)
- 所(77477)
- 研究所(70212)
- 中心(68042)
- 业大(66086)
- 江(65204)
- 财经(65145)
- 农业(62557)
- 经(58958)
- 北京(55995)
- 经济学(55124)
- 范(53959)
- 院(53666)
- 师范(53247)
- 州(50817)
- 经济学院(49518)
- 基金
- 项目(279566)
- 科学(218546)
- 基金(202911)
- 研究(197843)
- 家(180170)
- 国家(178678)
- 科学基金(150782)
- 社会(126599)
- 社会科(119892)
- 社会科学(119859)
- 省(109704)
- 基金项目(107305)
- 自然(98458)
- 自然科(96157)
- 自然科学(96125)
- 自然科学基金(94438)
- 划(93070)
- 教育(90945)
- 资助(82672)
- 编号(78031)
- 成果(64244)
- 重点(64188)
- 部(61727)
- 发(60681)
- 创(57594)
- 课题(55624)
- 创新(54096)
- 科研(54061)
- 国家社会(52938)
- 教育部(52275)
- 期刊
- 济(199105)
- 经济(199105)
- 研究(124523)
- 中国(85819)
- 学报(75125)
- 农(71257)
- 财(66678)
- 科学(65369)
- 管理(56415)
- 大学(55712)
- 学学(52942)
- 农业(47244)
- 教育(41148)
- 融(39453)
- 金融(39453)
- 技术(34979)
- 财经(33786)
- 经济研究(32811)
- 业经(30155)
- 经(29115)
- 问题(26170)
- 业(25235)
- 版(21896)
- 技术经济(20893)
- 贸(20893)
- 统计(19579)
- 科技(19064)
- 业大(18813)
- 世界(18529)
- 理论(18528)
共检索到634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萍 孙群力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分化日益突出,而制度变迁差异是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样本,利用1978—2003年间28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估计检验,证明了这一论点,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区域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增长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海林 申登明
制度变迁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并将制度变迁效应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分析制度变迁对云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根据实证分析,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为: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率从3.9125%下降到2.3045%,技术进步率下降的部分为1.608%。或者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总影响看作是:在把制度变量引入经济计量模型之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1.85%下降到24.65%,下降部分为17.2%。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索洛余值 云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伟 高林远
本文在分析西方制度学派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制度的解释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变迁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强调了制度变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重要性,指出制度变迁必须处理好借鉴与创新、渐进与激进的关系,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应实现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再到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转变。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中国经济体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凯宇
本文将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纳入VAR模型之中,通过对浙江1986201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对比,并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以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在制度变迁、金融发展的冲击下而显现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的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前期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反应有适应性的调整过程,之后逐渐产生稳定上升的正响应,而制度变迁的红利主要释放在前期,虽然会引发后面各时期经济的增长,但增长的弹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平稳的规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铁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可能出现在各种层次上,如个人的制度安排、自愿的制度安排、团体的制度安排、政府的制度安排等等。但显然政府的制度安排是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政府既可以创造制度需求,同时又可以增加制度供给。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15年的改革进程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新华
从实质上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制度的重建过程 ,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在这一制度重建的进程中 ,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表现出八个方面的典型特征 :一是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 ;二是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 ;三是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 ;四是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 ;五是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 ;六是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七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八是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关键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制度变迁 典型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玉珂 邝湘敏
从制度因素的角度,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然后以湖南省为例,通过构建一个制度的综合指标体系,进而分别得到不同的制度因素指数,并通过对不同的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综合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湖南省各项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湖南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杜焱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以及南非金砖五国先后进行了一次持续的经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推动了各国经济持续增长,但增长效果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构建一个改良的内含制度因素影响的柯布-道格拉斯社会生产函数模型,利用金砖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以来的相关数据,测算了金砖五国在技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本与劳动力协调配置等要素方面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砖五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经济制度变迁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完全不同。该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对中国持续深化生产要素的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经济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金砖国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文章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和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20年来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并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估和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验证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指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晔
通过经济制度功能分析、作用机理分析和传导路径分析,认为经济制度是以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为主要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同时,从因素、区域以及时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产权制度、经济运行制度、对外开放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向的;二是东部区域的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比中、西部区域更加明显;三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经济制度的变迁,产权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雷 韦海鸣
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directinvest,简称FDI)和制度变迁的分析表明 ,二者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 ,FDI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区域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发展则进一步加深了FDI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我国中西部地区应通过积极的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 ,进而以FDI的流入推动制度变迁 ,实现制度变迁和FDI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FDI 制度变迁 非均衡发展 互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韦海鸣
外商直接投资 (Foreigndirectinvest ,简称FDI)与制度变迁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FDI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区域制度变迁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区域制度变迁的非均衡发展 ,又进一步加深了FDI区位分布上的非均衡。中西部地区只有通过制度创新 ,改善投资环境 ,吸引FDI ,进而以FDI带动制度变迁 ,才能摆脱制度变迁滞后与FDI流失的困境 ,实现制度变迁与FDI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FDI 制度变迁 非均衡发展 互动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干千 胡宏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