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3)
- 2023(14290)
- 2022(12097)
- 2021(11018)
- 2020(9427)
- 2019(21873)
- 2018(21482)
- 2017(41314)
- 2016(22246)
- 2015(25653)
- 2014(25697)
- 2013(25862)
- 2012(24500)
- 2011(22497)
- 2010(22450)
- 2009(21515)
- 2008(21280)
- 2007(19068)
- 2006(16926)
- 2005(15677)
- 学科
- 济(115955)
- 经济(115819)
- 管理(67331)
- 业(62185)
- 企(49894)
- 企业(49894)
- 方法(47941)
- 数学(42916)
- 数学方法(42613)
- 中国(29593)
- 财(28541)
- 农(26794)
- 制(23109)
- 地方(23056)
- 业经(21725)
- 学(21279)
- 贸(20675)
- 贸易(20665)
- 易(20076)
- 农业(17790)
- 融(17186)
- 金融(17181)
- 银(17147)
- 银行(17116)
- 务(16682)
- 财务(16648)
- 财务管理(16604)
- 行(16357)
- 体(16312)
- 环境(15909)
- 机构
- 大学(339823)
- 学院(334799)
- 济(157007)
- 经济(154159)
- 管理(126418)
- 研究(120104)
- 理学(108182)
- 理学院(106961)
- 管理学(105482)
- 管理学院(104831)
- 中国(93445)
- 财(73416)
- 京(71090)
- 科学(67866)
- 所(60782)
- 财经(57880)
- 研究所(54574)
- 中心(53969)
- 农(52914)
- 经(52527)
- 经济学(51065)
- 江(50223)
- 经济学院(45912)
- 北京(45514)
- 业大(45100)
- 财经大学(42822)
- 院(42512)
- 范(41793)
- 师范(41418)
- 农业(41299)
- 基金
- 项目(214034)
- 科学(169963)
- 基金(159706)
- 研究(156956)
- 家(138444)
- 国家(137367)
- 科学基金(117473)
- 社会(104712)
- 社会科(99499)
- 社会科学(99473)
- 基金项目(83401)
- 省(79601)
- 自然(72796)
- 教育(71392)
- 自然科(71124)
- 自然科学(71101)
- 自然科学基金(69937)
- 划(67645)
- 资助(66130)
- 编号(61012)
- 成果(51263)
- 部(50092)
- 重点(48430)
- 发(46578)
- 国家社会(45128)
- 创(43708)
- 教育部(43632)
- 制(43127)
- 课题(42419)
- 人文(41802)
- 期刊
- 济(176923)
- 经济(176923)
- 研究(106578)
- 中国(66418)
- 财(58407)
- 学报(50082)
- 农(47965)
- 管理(47150)
- 科学(46850)
- 大学(38535)
- 学学(36114)
- 融(34478)
- 金融(34478)
- 农业(31733)
- 财经(30702)
- 经济研究(29851)
- 教育(28129)
- 技术(27697)
- 经(26457)
- 业经(24517)
- 问题(23562)
- 贸(21253)
- 技术经济(18583)
- 世界(18559)
- 国际(18395)
- 统计(17476)
- 业(17442)
- 理论(15725)
- 策(15389)
- 版(14955)
共检索到517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文章简要评述了经济增长和增长因素分析理论,分析了中国20年来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并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估和计算了中国改革开放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分析市场化和开放型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文章验证了制度创新与制度变革是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指出中国的体制改革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文启湘 胡洪力
中国汽车工业增长是粗放型的,技术的贡献极低,而制度变迁贡献的潜力非常大。为此,一方面,要加快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进程;另一方面,要深化汽车工业领域的市场化的响度变迁进程,以推动汽车工业走上商效、集约式增长之路。
关键词:
汽车工业 制度变量 制度变迁 增长 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杰
运用卡尔多的需求分析方法,文章论述了对工业部门产品的需求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工业部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中国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和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工业创造强国,中国工业化之路远没有完成。在劳动力转移未完成之时,工业(而不是服务业)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业部门生产率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工业部门 需求 中国经济增长 卡尔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金玉国
1978~ 1999年间我国宏观制度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变迁、市场化程度提高、分配格局变化和对外开放扩大四个方面。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设计了四个制度变量 ,对我国的制度变迁进行了量化测度 ;计算比较了各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小 ;最后测定了各制度变量的边际影响率和弹性系数。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制度变量 关系度 制度弹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弥 孟耀
我们知道,创业是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经济增长又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增加。根据传统经济理论,创业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从而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作用。但是,具体是如何影响的,它们的关系如何,直接研究起来较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利福 韦倩 魏建
在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和Lerner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STR模型,探讨银行业集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因素。当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时,银业行集中度的降低可以促进竞争;当金融自由化水平超过临界值时,通过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来促进竞争这一渠道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很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相对集中的银行业产业组织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竞争,不应盲目新建过多中小银行,重点在于将现有中小银行做大做强。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业竞争 金融自由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文革 高伟 张苏
本文旨在测算1952—2006年制度变迁因素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在长期中,加入制度变迁时间趋势因素的C-D函数表明,资本、劳动、制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制度对于产出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作用,引入教育变量后,资本、劳动、教育、制度与产出之间也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情况下,制度因素每增长1个百分点,产出增长0.15个百分点(Prob.=0.0262)。若以改革为界分两阶段进行分析,1952—1978年,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有限,而1978—2006年,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增长核算 总量生产函数 市场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曹芳东
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市场化指数表征制度变迁,利用各省份的市场化指数与旅游经济面板数据,从时空角度剖析中国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ADF单位根、E-G两步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模型检验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中国市场化进程与旅游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制度变迁对旅游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作用关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显示,市场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效应明显,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14.47%和旅游经济增长的4.45%是由市场化改革贡献的,且随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市场化 经济增长 旅游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司训练 侯莉
能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起基础性保障作用。本文将以菲德模型为基础构建计量模型,采用统计数据对能源给经济增长带来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能源部门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能源 经济增长 菲德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区域经济增长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本文构建包括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等5个二级指标和23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199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本文探讨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非线性效应,发现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与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有关。具体而言,对于中等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而言,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呈负相关,制度变迁并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季民河 武占云 苏海龙 姜磊
以North的体制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将新古典经济学的Solow增长模型扩展为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结合空间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使用1997—2005年中国省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时期的制度变迁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力,证实了North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假设。此外,空间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深入地揭示了省域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地区之间通过技术扩散、要素转移以及社会文化交流等在地理空间上发生相互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