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1)
2023(14773)
2022(12456)
2021(11815)
2020(9950)
2019(22641)
2018(22643)
2017(41411)
2016(23398)
2015(26306)
2014(26265)
2013(25527)
2012(23983)
2011(22076)
2010(22291)
2009(21287)
2008(21164)
2007(19028)
2006(17177)
2005(15957)
作者
(69310)
(57905)
(57881)
(54925)
(37122)
(27929)
(26209)
(22505)
(22351)
(21027)
(20277)
(19750)
(19247)
(19014)
(18840)
(18030)
(17176)
(16997)
(16865)
(16598)
(14974)
(14494)
(14334)
(13594)
(13255)
(13063)
(13040)
(12562)
(11851)
(11684)
学科
(93880)
经济(93747)
管理(65926)
(58075)
(49131)
企业(49131)
方法(40466)
数学(34859)
数学方法(34250)
中国(29187)
(24961)
(24287)
(23787)
(23778)
业经(20167)
(17928)
贸易(17916)
(17754)
理论(17631)
(17468)
(17332)
银行(17280)
(16730)
金融(16722)
(16702)
地方(15456)
农业(14938)
(14036)
环境(13865)
体制(13666)
机构
大学(344086)
学院(336413)
(138432)
经济(135606)
研究(127496)
管理(118971)
理学(101066)
理学院(99739)
管理学(97499)
中国(96910)
管理学院(96881)
科学(78092)
(75730)
(68098)
(66830)
研究所(60647)
(60225)
中心(55098)
(52531)
财经(52447)
业大(49797)
北京(48538)
(47778)
农业(47500)
(47313)
师范(46730)
(45917)
经济学(44097)
(40895)
经济学院(39265)
基金
项目(218963)
科学(172198)
基金(160442)
研究(156523)
(143427)
国家(142330)
科学基金(119122)
社会(99728)
社会科(94395)
社会科学(94370)
基金项目(82347)
(82031)
自然(77295)
自然科(75566)
自然科学(75537)
自然科学基金(74203)
教育(74149)
(72054)
资助(67396)
编号(60691)
成果(53018)
重点(51184)
(50307)
(46296)
课题(45111)
(44561)
教育部(42854)
国家社会(42458)
科研(41952)
创新(41938)
期刊
(158006)
经济(158006)
研究(109478)
中国(76962)
学报(61475)
科学(54881)
(54797)
(53978)
管理(48910)
大学(46440)
教育(45244)
学学(43332)
农业(36575)
(32878)
金融(32878)
技术(28655)
财经(28512)
经济研究(25860)
(24728)
业经(21548)
问题(20803)
(20535)
(18754)
(17975)
世界(17397)
国际(17183)
统计(16835)
技术经济(15672)
图书(15562)
业大(15280)
共检索到531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本文的分析基于两个假设前提:第一,人类社会总是存在不同主体,包括集团和个人。制度的设定和变迁不可能发生在单一主体的社会里。第二,不同集团或个人,包括政府官员,都是作为不同利益主体存在的,只是追求利益的形态、内容不同而已,即我们接受经济人假设。一、多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段军芳  高长春  胡小红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史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量转轨性获利机会被释放出来,这种获利机会源自于对短缺经济的治理,受到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市场不统一的约束,具有开放性和制度变迁依存性等特点,并通过三阶段(体制障碍导致市场短缺;市场的短缺数通过体制外的补充逐渐减少;制度障碍基本消除,市场体制基本建立,实现并轨)的实现机制完成获利机会的释放。基于三阶段转轨性获利机会释放模型,我国改革中的许多现象可以突破传统理论认识而发生,并且其发展进程与趋势也受此约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国峰  
从产权改革和渐进主义的特性出发,本文将我国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是自下而上的农村改革尝试阶段;1984年至今则是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在渐进主义模式下不断"试错"扩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改革的"深水期",面临着改革前期积累或延后的深层次问题,其开始的时间取决于渐进主义的结束和顶层设计的是否到位。本文认为,土地产权改革、国企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等是第三阶段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本文在哈耶克的社会秩序二元观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制度变迁的初步的演进论框架 ,然后证明 ,中国的改革过程交织着政府选择外部规则和社会成员选择内部规则的双重秩序演化路径 ,前者是表面上的主线 ,实际的主线则是后者 ;并且两种规则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贯穿整个制度变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中央政府更多地起法官裁决作用 ,而地方政府更多地从事制度企业家活动。总的来看 ,改革经历了政府逐步退出直接的制度创新领域及外部规则逐步缩减作用范围的过程 ,也就是内部规则的逐步发育和强大的过程 ,这是中国市场化的本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平  刘建  
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实现了基础制度的变迁,促进了中国相关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开放格局的形成,这不仅为中国利用国际技术扩散提供了制度上的动力和保证,而且通过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专利引进等经济活动促进了外部技术的扩散。因此,在基础制度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对于中国利用国际技术扩散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邹东升  陈思诗  
权力清单是助推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新型治理体系的制度创新,各级地方政府对权力清单制度的快速创制与仿效也成为政府创新扩散的例证。本文基于公共政策扩散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政府权力清单政策文本的对比分析,从时间、空间、清单内容和扩散方式四个维度探究省级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扩散规律。研究表明,权力清单制度扩散随时间推移明显呈现出“S型”曲线增长趋势;空间上区域邻近效应显著且以“试点—推广”为基本扩散路径;清单内容兼具政策模仿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征;扩散方式则表现为文本设计上的“权责合并”与“权责分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锋  
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 ,对此进行分析的理论假说主要有财政压力变迁说、居民收入资本化假说等。本文据此提出金融控制与风险化解假说 ,认为 :金融控制与风险化解的动态组合 ,可以作为对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抽象 ,也是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这个角度来探寻我国资本市场的出现及其变迁 ,不仅有利于从总体上准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管理、规模、结构和整个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 ,而且能够有助于把握其今后发展和完善的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秋起  刘春梅  
金融外部市场化推动国有金融改革的理论思路对转轨实践的解释有限度,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需要探索新的解释理论。从中央政府理性行为介入的分析视角,可以构建一个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框架。考察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效用函数及其变量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应成为解释中国国有金融制度演进规律的一条关键线索。以国有金融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为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并可以在这一解释框架的基础上展望国有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夏玉华  
环境、制度变迁主体和“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环境产生了稳定和改革调整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矛盾需求,政府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在维持还是废除现有的农地征用制度上处境尴尬,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取得初期的辉煌后,虽然在现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其自身在不断地朝着改善绩效的方向调整,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方向。农地私有化和国有化都是不符合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内在逻辑的改革主张,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只能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当前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农地外部制度的重构,其次要在保持现有农地制度基本构架稳定的前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邢毓静  巴曙松  
外债周期假说说明了外债总体水平在一般情况下的变动规律,但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债务经济都能够经历这一假设的外债良性循环,即不成熟债务国阶段向成熟债务国阶段的转换、成熟债务国向债务减少国阶段的转换。从更深刻的角度看,所谓实现外债周期的阶段性转换,实际上就是使债务经济良好运行和顺利过渡到自我维持的经济增长状态(self-sustaininggrowth),这主要地取决于政策选择以及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滕永刚  鞠晓峰  
本文以技术扩散速度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场态特征,将技术扩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场源形成阶段、场源稳定阶段、场源衰退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技术扩散特点构建了三个阶段的技术扩散速度模型,并根据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的基本状况,应用统计工具软件对模型的拟合程度及模型参数进行估计验证,得出结果比较满意。根据此三阶段模型对技术扩散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扩散速度有更深入的认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树林  韩渭  吴浩强  
本文从制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采用VAR模型研究技术创新三阶段中制度变迁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且冲击在一定时期后趋于稳定。技术创新三阶段创新效率在制度冲击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制度变迁主要在技术开发阶段及技术转化阶段发挥作用,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且首先直接影响技术开发阶段,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制度也会对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冲击效应。高技术产业若要走出目前的创新效率低位徘徊困境,需要在制度改革过程中重视对技术开发效率带来的冲击效应。坚持稳健规范的制度变迁过程,继续深化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及制度规范力度,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研发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保平  冯弋江  
将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型成市场经济制度有制度模仿路径和制度创新路径之分。前者是将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转型成能够充分实现少数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制度,后者则是转型成能够充分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市场经济制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制度转型既不会一开始就选择制度创新路径,也不会永远锁定在制度模仿路径上,而是首先进行制度模仿然后转向制度创新。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正平  张兴巍  
在BMW假说(财富=政府×市场)分析框架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的整体价值(或单位价值)取决于协调政府和市场功能的制度安排。通过引入"成本--效用函数",我们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存在最优的可能,即成本曲线与效用曲线的切点。同时,在上述静态分析基础上还可以引入时间变量和空间变量,引入时间变量后要求制度应该具有弹性和预见性,引入空间变量要求制度应与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相适应。总之,中国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制度构建要做到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市场机制、发挥政府增进功能、权衡风险与利益、适时进行制度创新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