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43)
- 2023(13604)
- 2022(11425)
- 2021(10469)
- 2020(9221)
- 2019(21040)
- 2018(20619)
- 2017(40217)
- 2016(21792)
- 2015(24996)
- 2014(25122)
- 2013(24835)
- 2012(23480)
- 2011(21120)
- 2010(21593)
- 2009(21103)
- 2008(20688)
- 2007(18940)
- 2006(16440)
- 2005(15069)
- 学科
- 济(91332)
- 经济(91194)
- 管理(68815)
- 业(68458)
- 企(56323)
- 企业(56323)
- 方法(45161)
- 数学(40274)
- 数学方法(39863)
- 财(30844)
- 中国(30337)
- 融(29996)
- 金融(29992)
- 银(28998)
- 银行(28961)
- 行(27761)
- 制(25997)
- 农(23768)
- 务(20412)
- 财务(20365)
- 财务管理(20312)
- 业经(19529)
- 企业财务(19389)
- 贸(17727)
- 贸易(17715)
- 地方(17627)
- 易(17265)
- 学(17042)
- 体(16182)
- 农业(15601)
- 机构
- 大学(320651)
- 学院(317474)
- 济(134751)
- 经济(131833)
- 管理(121746)
- 理学(103746)
- 研究(103292)
- 理学院(102641)
- 管理学(100942)
- 管理学院(100337)
- 中国(89382)
- 财(69939)
- 京(66183)
- 科学(59959)
- 财经(54589)
- 所(51942)
- 农(51665)
- 中心(51039)
- 经(49413)
- 江(49047)
- 研究所(46447)
- 业大(44502)
- 经济学(43397)
- 北京(41780)
- 财经大学(40698)
- 农业(40635)
- 经济学院(39415)
- 州(39137)
- 范(38236)
- 师范(37810)
- 基金
- 项目(203237)
- 科学(160098)
- 基金(149830)
- 研究(148192)
- 家(128964)
- 国家(127882)
- 科学基金(110181)
- 社会(96011)
- 社会科(91114)
- 社会科学(91087)
- 基金项目(78695)
- 省(78233)
- 自然(70237)
- 教育(69072)
- 自然科(68655)
- 自然科学(68635)
- 自然科学基金(67463)
- 划(65668)
- 资助(62859)
- 编号(59511)
- 成果(49860)
- 部(46687)
- 重点(45697)
- 发(42203)
- 创(42081)
- 制(41508)
- 课题(41037)
- 教育部(40736)
- 国家社会(40127)
- 创新(39532)
共检索到487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齐洁
经济转轨时期 ,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软约束 ,我国金融风险表现出独特的运行特征。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负债将风险集中到了金融部门 ,商业银行又通过央行负债将风险转嫁给了央行 ,而央行只能通过基础货币的发行暂时将风险隐蔽积累起来 ,使我国金融风险表现出明显的隐蔽性、积累性和转嫁性 ,并与通货膨胀高度相关
关键词:
金融风险 负债 基础货币 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阐述了金融风险的经济学逻辑 ,并说明了金融风险与制度变迁是如何相互推进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改霞
金融制度与一国经济运行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和互动关系。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不断变革金融制度以协调经济与金融的运行 ,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制度 金融风险 制度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艾洪德 郭凯 高新宇
本文通过将金融脆弱性、不完全信息以及制度变迁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纳入到一个统一的逻辑思维框架体系内,揭示了金融风险理论的创始与发展基本上是沿着一条从“宏观假说”转向寻求“微观基础”、从“静态”转向“动态”的演变路径来进行的。在阐释四者之间内在的逻辑机理的同时,还指出制度金融风险理论与主流金融风险理论必将融和,从而表明转轨经济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必然成为金融风险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后者将在解释前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新与发展的新机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涂斌
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工程,但目前金融业的风险隐患日渐凸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分析并设计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制度框架。
关键词:
金融风险 控制 防范 制度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原波
我国的金融风险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风险及制度转化、摩擦、错位风险。规避风险必须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有很深刻的制度性。
关键词:
金融风险 经济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文峰
鉴于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的损失正在金融市场上扩散,本文对金融结构变迁中金融风险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次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缺乏有效风险管理的必然结果。并提出了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金融风险 虚拟经济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在企业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政府行政干预导致的银行债务约束和企业融资成本约束软化,形成了企业的高负债进而产生拖欠债务的纳什均衡(融资风险生成与转嫁),出现巨额的银行不良资产。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本途径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硬化银行债务约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秀林 穆争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蓉 费友海
本文在实地调研四川省若干地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参保意愿、保险公司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态度等情况的基础上,尝试从农民、政府等经济主体的认知、行为选择和利益互动的角度出发,探究我国(省)农业保险变迁和演化的动因,探析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曲折变迁历程和未来农业保险制度演化的路径、变迁方向及轨迹,以及背后的微观动因和根本性制约因素。
关键词:
风险认知 利益互动 农业保险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亦春 佘运九
制度变迁中的银行风险分析及内部控制张亦春佘运九(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361005)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已给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旧体制走向新体制的我国银行业,一方面,还带有原有经营体制下的痕迹,另一方面,也在适应体制及环境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凤荣
本文从微观角度切入,力图通过对金融制度变迁的粗线条描述,尤其是借助于两种金融制度风险配置特征的比较分析,阐释一个基本观点:企业风险有必要也有可能借助于一定的金融制度安排来解决,但不能仅仅依赖金融制度安排.沿着这一逻辑线索,依次论证以下命题:首先,金融制度的变迁从根本上是内生的,而特定的金融制度安排又有一定的外生性;其次,经由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方式与经由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各有利弊,都存在风险;第三,目前对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指股票市场)的金融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风险,而只是对国有企业风险的再配置.
关键词:
金融制度变迁 企业风险 风险配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门明
财政风险金融化虽然是一种政府的行为选择,但是,可以从经济货币化、财政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三个方面说明制度变迁是其重要的成因。VEC模型分析表明,经济货币化在长期内会助长财政风险金融化的政府行为,对外开放却会发挥抑制财政风险金融化的作用,而财政体制改革对财政风险金融化的影响则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意味着,治理财政风险金融化不能仅仅着眼于其自身的体制改革,而应该从其外部的制约因素着手,给财政风险金融化施加一个硬性的约束条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甜 李文芳
当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测算出中国2011—2019年31个省市的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通过相关检验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的影响,以及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更充分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会促进区域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和政府监管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这种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建立完善监管系统、提升政府信息透明度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区域金融风险 空间溢出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