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6)
2023(16177)
2022(13973)
2021(13262)
2020(11131)
2019(25939)
2018(25895)
2017(49986)
2016(27496)
2015(31349)
2014(31655)
2013(30835)
2012(28390)
2011(25649)
2010(26013)
2009(24153)
2008(24197)
2007(21765)
2006(19304)
2005(17246)
作者
(80627)
(67131)
(66966)
(63701)
(43072)
(32297)
(30293)
(26274)
(25667)
(24276)
(23162)
(22748)
(21582)
(21284)
(20973)
(20600)
(20105)
(19938)
(19374)
(19337)
(16850)
(16666)
(16382)
(15541)
(15028)
(15007)
(14983)
(14885)
(13715)
(13216)
学科
(107253)
经济(107103)
管理(83308)
(76257)
(65424)
企业(65424)
方法(50593)
数学(43485)
数学方法(42675)
(29098)
(28023)
中国(27959)
(25076)
(24617)
业经(24127)
理论(20495)
(20031)
贸易(20016)
(19419)
地方(19276)
(18483)
财务(18393)
财务管理(18347)
(17981)
银行(17931)
农业(17851)
(17586)
(17423)
金融(17417)
企业财务(17340)
机构
大学(398978)
学院(395600)
管理(153994)
(151990)
经济(148417)
理学(132552)
研究(131550)
理学院(131007)
管理学(128273)
管理学院(127554)
中国(100194)
(85915)
科学(82567)
(74111)
(67189)
(63624)
研究所(60815)
中心(59630)
(59287)
业大(59054)
财经(58500)
北京(54510)
(52879)
(52825)
师范(52314)
农业(49890)
(48058)
(47515)
经济学(45420)
财经大学(43428)
基金
项目(264118)
科学(207041)
研究(191795)
基金(191069)
(166818)
国家(165463)
科学基金(141720)
社会(118822)
社会科(112449)
社会科学(112414)
(102784)
基金项目(100560)
自然(93556)
自然科(91404)
自然科学(91381)
自然科学基金(89696)
教育(89688)
(87124)
资助(80076)
编号(78603)
成果(65444)
重点(59168)
(58168)
课题(54877)
(54582)
(54394)
创新(50771)
科研(50341)
教育部(49889)
大学(49554)
期刊
(170811)
经济(170811)
研究(117500)
中国(79257)
学报(64923)
科学(59282)
管理(58840)
(58161)
(58016)
大学(49399)
教育(47882)
学学(46318)
农业(39502)
(36168)
金融(36168)
技术(35438)
财经(29153)
业经(27028)
经济研究(26231)
(24855)
问题(21842)
图书(20921)
(20472)
理论(19818)
(19664)
技术经济(18990)
科技(18635)
统计(18226)
实践(18010)
(18010)
共检索到590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丽青  
本文指出 ,现有市场主导型 (需求诱致性 )和政府主导型 (供给强制性 )制度变迁理论存在许多的问题。它没有对为什么有些制度变迁是成功的而有些却是以失败告终的给出解释 ,也没有理清两种制度变迁模式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相互转化的条件。本文以义乌小商品市场制度变迁案例的研究为线索 ,试图弥补这些缺陷 ,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单纯的市场主导型制度变迁或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都可能以失败告终 ,因为单一的制度变迁引导机制无法很好克服制度变迁机制中所面临的“制度构建失灵”问题———市场力量无法提供制度变迁中所必需的公共品 ,政府力量无法很好解决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共融与信息冲突的问题 ;(2 )成功的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小虎  史晋川  
本文研究我国市场经济先发地区的市场发源问题。地方性交易传统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存在多种贸易形式和分工结构,保持了连续的变迁,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最终确立了制度化的市场经济。本文以浙江省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例,运用历史制度分析的方法,展现了当地经商农民与地方政府的产权博弈过程和"鸡毛换糖"的演化过程,并结合市场创业者的丰富事实,对传统与变迁的历史结构加以验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立军  白小虎  
义乌联托运市场成为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和义乌经济发展的支柱是一个多方利益冲突和调整的过程。自发性和演进性是市场经济的逻辑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联托运市场的制度变迁 ,在假定获利机会外生的前提下 ,考察市场制度在集团供给和消费上的特点 ,认为“合作知识”在界定产权边界的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的均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合作知识”的继承性使得非连续的制度创新可以完成一种连续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本文试图将上述过程用一个“合作集团扩展”的理论假说来说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严威  刘爱  
IT治理作为一种保证IT能力获得的机制,对于电视媒体实现战略转型、保证业务高效运作以及创新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文章基于IT治理与制度理论研究了电视媒体IT治理模式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电视媒体所处制度环境中的强制性压力、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提升了信息技术在电视媒体中的战略性角色,并使得电视媒体的IT治理模式呈现出从分权向集权的发展趋势。文章建立起了制度环境对IT治理模式变迁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发现IT角色在其间扮演着中介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段宇波  侯芮  
在比较政治经济学中,路径依赖是分析制度变迁的重要概念。按照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路径依赖常常被视作是导致制度稳定的原因。事实上,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重要模式之一,包含了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路径依赖,超越了基于断裂均衡的狭义路径依赖模式,既能解释断裂均衡,也能解释渐进转型。分析多种要素的、更为开放的路径依赖模型,拓展了制度变迁的内涵和模式,实现了制度持续和制度变迁的联结,解释了制度变迁中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因素的统一,处理了结构性和个体性层次矛盾,实现了制度变迁中决定论和偶然性的统一。路径依赖的制度变迁模式的探索,完善了制度变迁模式的谱系,形成多元共存的制度变迁模式。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景宇  张皓月  
中国市场治理现代化需要实现从关系型治理向规则型治理的转型。本文构建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研究社会个体对不同治理机制的选择,并利用义乌小商品市场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不确定性是影响交易者治理机制选择的主要因素。治理机制转型的实质在于,当不确定性超出了关系型治理有效规约的区间时,新的治理机制能够发挥作用从而使有效规约的区间范围在整体上不断扩大。研究认为,不能把治理机制的转型看作是规则型治理对其他治理机制的完全替代,当规则型治理的质量不高时,私人外部治理的规约范围要大于规则型治理。中国市场治理的优化需要综合发挥多种治理机制的作用,从而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吴红宇  
本文提出了不同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制度变迁方式 ,即基层组织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模式。文章通过对南岭村两次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具体分析了南岭村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以及基层组织、权力中心和村民三方之间的博弈过程 ,并且说明了权力中心对基层组织自发的制度变迁进行事后追认的理由 ,最后论述了地方精英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本文的启示是 :政府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原则 ,更多地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 ,发挥地方精英的作用 ,进一步搞好农村工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荣飞  
一、放开与管理有机地统一浙江省义乌市政府重视市场建设,对全国闻名的浙江省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办法都进行了认真的探索,突破了单纯型的管理模式,确立了管理服务型的新模式,从而闯出了一条管理市场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将放开与管理有机地统一起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杰  马珺  
由于观点和认识角度的偏差,我们往往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含义,从而产生一种“误读”和“误识”,始终认为资源的增加和技术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经济成长的基本动力,由此而步入纯“经济主义”和纯“技术主义”的误区,从根本上忽视了制度(Institutions)因素对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变迁的作用。考察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制度变迁与资源的增加、技术的进步一样,同样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在资源既定和技术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形下,通过制度变迁亦能促成经济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雅文  
制度变迁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以凡勃伦为创始人的开创性历史时期 ,制度的概念得以创立并用“累积因果论”来解释制度的变迁。第二个时期是以约·莫·克拉克为代表对制度变迁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时期 ,涉及到对资本主义企业的分析 ,制度与技术相互作用等问题。第三个历史时期是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蓬勃发展时期 ,研究成果卓著。当然还应包括马克思、博弈论者、混沌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理论的理论解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春雨  刘金全  张文刚  
通过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的模式选择图解模型分析,我们认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制度变迁是以供给主导的具有诱致性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渐进式制度变迁,“M型组织”推行渐进的社会化保障改革比“U型组织”实施改革更有效。本文还分析了在推行社会化保障的同时,推行军区联勤保障改革的合理性,并认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选择分阶段、分层次、分能级的渐进性制度变迁模式是理性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曲文轶   汤吉军   谢作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国强  
社会制度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度体系的支撑与规范。中国制度变迁诱因和路径,决定了与之相呼应的经济法律模式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瑞卿  
面对入世后世界农业的冲击和挑战 ,改革现有的农地制度 ,提高农地产出率及农产品商品率 ,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已迫在眉睫。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人士提出的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认为我国目前农地制度创新的理性模式是 :集体所有制下的租地农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