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5)
- 2023(13113)
- 2022(11137)
- 2021(10229)
- 2020(8223)
- 2019(18785)
- 2018(18690)
- 2017(34320)
- 2016(18984)
- 2015(21511)
- 2014(22188)
- 2013(21468)
- 2012(20396)
- 2011(18583)
- 2010(19178)
- 2009(18217)
- 2008(18453)
- 2007(16948)
- 2006(15307)
- 2005(14524)
- 学科
- 济(80456)
- 经济(80337)
- 管理(60100)
- 业(54487)
- 企(45483)
- 企业(45483)
- 中国(26518)
- 方法(26045)
- 农(22716)
- 地方(21758)
- 财(21576)
- 制(21029)
- 业经(20713)
- 数学(20497)
- 数学方法(20121)
- 学(17130)
- 银(16483)
- 银行(16460)
- 融(15928)
- 金融(15925)
- 行(15880)
- 理论(15543)
- 农业(15021)
- 贸(14608)
- 贸易(14593)
- 体(14216)
- 易(14060)
- 发(12836)
- 环境(12793)
- 和(12758)
- 机构
- 学院(277787)
- 大学(276363)
- 济(110733)
- 经济(108035)
- 管理(99457)
- 研究(97781)
- 理学(82863)
- 理学院(81837)
- 管理学(80195)
- 管理学院(79673)
- 中国(77573)
- 京(60674)
- 科学(58103)
- 财(57501)
- 所(50269)
- 江(46451)
- 中心(44615)
- 研究所(44261)
- 农(43343)
- 财经(42931)
- 范(39555)
- 北京(39198)
- 师范(39142)
- 经(38516)
- 州(37326)
- 业大(36612)
- 院(35486)
- 经济学(33711)
- 农业(33278)
- 省(32487)
- 基金
- 项目(168129)
- 科学(131751)
- 研究(128020)
- 基金(118654)
- 家(102090)
- 国家(101094)
- 科学基金(86391)
- 社会(80340)
- 社会科(75824)
- 社会科学(75809)
- 省(67205)
- 基金项目(61221)
- 教育(60114)
- 划(55676)
- 编号(53353)
- 自然(53074)
- 自然科(51834)
- 自然科学(51823)
- 自然科学基金(50884)
- 资助(48799)
- 成果(46290)
- 发(40473)
- 课题(39218)
- 重点(38535)
- 部(36810)
- 制(35285)
- 创(35069)
- 性(33235)
- 创新(32780)
- 发展(32675)
共检索到45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文博 丰雷
主流经济学的传统是侧重生产和交换,忽视冲突和分配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近年来这一趋势开始转变。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配置与分配)不可分性,对冲突和协调影响制度变迁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归纳包含冲突与协调的制度变迁模型。研究表明:(1)制度经济学创立伊始,冲突和协调就是其研究主题;历史制度主义应用"间断均衡"概念分析冲突对制度及变迁的影响,公共政策理论则应用这一概念分析政策过程的稳定和变迁。(2)目前尚缺乏一个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思、奈特、鲍尔斯等初步解释了个体、组群内和组群间三种途径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奥斯特罗姆分析了多层次嵌套制度中的冲突与变迁的内生问题;诺思、阿西莫格鲁研究了不同社会秩序或制度组合如何控制暴力(协调冲突)问题。(3)基于理论分析,可以探讨一个包含国家作用、社会秩序、认知能力、群体冲突的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就中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解释农地收益分配冲突、冲突影响农地制度变迁以及农地改革协调冲突等实践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丹 丰雷
动态制度变迁中的学习行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议题。目前学界对学习理论如何服务于制度研究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揭示学习行为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路径。文章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发现:学习理论通过促使制度变迁的微过程实例化和辅助进化思想描绘动态特征两种机制,补充制度理论。学习行为通过三种路径影响制度变迁:学习类型的一些概念能够解释制度内生性,引入学习行为的制度研究有助于分析多层次互动,以及可以将行为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特征具体化。诺斯、斯泰因、葛拉克、钱德勒等人的动态模型对学习行为的引入由浅入深,一致肯定了学习行为对主体认知的塑造作用及对制度变迁的决定性作用。一个完整的包含学习行为的制度分析框架应该既包括多层次互动又蕴含协同演化思想,前者可以整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制度变迁,后者能够实现微观行为与宏观制度之间的交织与相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所谓制度变迁方式(改革方式)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速度、突破口、时间路径等的总和,而制度选择目标(改革目标)是指制度创新主体在既定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下所期望实现的未来制度安排。由于我国已明确地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制度选择目标,所以目前理论界关注的热点是,如何评价既有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及应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变迁方式才能在既定的现实约束条件下,以尽可能低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叶普万
本文将利益分析方法与制度分析方法相结合 ,构建利益冲突的制度分析框架 ,并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启动及改革过程中凸显的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的关系、利益冲突的制度根源、解决利益冲突的制度创新路径作了详细论述。认为利益冲突引发的制度创新要使利益主体各方博弈达到均衡 ,必须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利益冲突 制度分析 渐进式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伟 邓峰
国际环境问题的特点之一就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环境退化都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的福利 ,这种越境环境影响要求通过多边合作加以解决 ,没有这种合作 ,各国将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解决问题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首要问题是设计出一种有效的刺激机制 ,使各个国家的利益达到一定程度的兼容性 ,促使有关方面合作。切实有效地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是 :环境规范的统一 ;合理运用“绿色壁垒”政策 ;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建立“环境服务”市场 ;完善“承诺和检查”制度 ,在一定限度范围内实施债务与自然互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利益冲突 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锟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创新—效果悖论"。本文运用制度关联理论和制度冲突理论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城乡二元制度的制度关联、冲突与协调。研究发现,城乡二元制度内部的制度关联为制度冲突提供了可能,在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目标选择、创新进程的快慢、阶段性重点的定位以及创新的地区差异都会扭曲或破坏城乡二元制度内部的制度关联,造成制度冲突。城乡二元制度内部的制度冲突主要表现为户籍制度与嵌入其中的就业和社会福利性制度的制度冲突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与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的制度冲突两种形式。为了协调城乡二元制度内部冲突,需要统筹兼顾,整体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制度之间的协调,从制度创新的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姚王信 曾照云 程敏
流域绿色发展中存在诸多利益冲突,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协调各方利益。根据泰晤士河流域、多瑙河流域、墨累—达令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治理实践,要实现流域绿色发展,需要在统一的管理机构统筹下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利益整合有效解决经济建设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有效的制度体系协调各方利益冲突。对标国际流域绿色发展经验,淮河流域应建立顶层管理机构,统筹流域绿色发展,科学配置水资源和排污权,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和完善成本分担机制、转移支付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综合治理和综合协调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梅文娟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破解我国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举措。通过制度逻辑理论视角对影响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进行分析得出,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和运行兼具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教育逻辑、社会逻辑和园区逻辑。不同的制度逻辑在市域产教联合体发展过程中呈现一定张力和矛盾冲突,主要表现为多元主体价值取向差异化、角色定位模糊化、政策制定与执行二维离散、校企合作貌合神离。因此,寻找相悖逻辑间的平衡点并进行协调是提升市域产教联合体效能的可能路径:首先应构建公共价值,回应多元主体利益诉求;其次要纵向建横向连,提高联合体治理效能;再次要创新政策执行模式,落实政策细节;最后需紧盯着力点,集聚资源优化校企合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秋明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日渐清晰 ,即通过调整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和养老金待遇的结构 ,将原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部分责任转出来 ,由其它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来承担。本文从实现功能上、待遇水平上及基金管理模式上分析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协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洪涛
公司资本制度是围绕责任人股权投资而形成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规则体系,实施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以及应用法定资本制的国家和市场在基础法系、经济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监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本文从分析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入手,基于拓展公司资本制度研究视角的目的,对公司资本制度变迁的财务理论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理论、拓展相关交叉学科内容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制度以及深化公司法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财务理论 资本管理 资本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恒有
可持续发展观和工业社会发展观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 ,在WTO规范中表现为可持续发展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关系。从具体条款上看 ,WTO是在工业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地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致使二者在许多规则的规定上相互不一致。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逐步实现自由化应是WTO协调二者关系的出发点 ,在制订多边规则时 ,要充分考虑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遵循“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在实践上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体制来作保障。
关键词:
WTO 可持续发展 贸易自由化 协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庆国,邓峰
近年来对环境资源被破坏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保护环境资源,但环境资源被破坏的现状仍很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种集团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冲突,因此,要采取一些措施以协调这些冲突,从而更为有效地保护环境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林 康晓梅
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战略。"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其核心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过程。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 冲突与协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矿业开发特殊性引起矿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非平衡,统筹矿—城—乡发展是城乡协调在资源型区域的特殊表现。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矿区、城镇、乡村之间的对立:产业单一与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弱化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资源租金收益的流失与转化,加剧了矿区、城镇、乡村的收入差距,矿业开发负外部性,恶化了城镇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环境。矿—城—乡协调发展基本思路为:通过产业多元化与空间集中布局促进矿—城—乡经济协调,通过矿业收益合理分配与资源财富共享促进矿—城—乡社会和谐,通过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补偿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关键词:
资源型区域 城乡协调发展 矿业开发 山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