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3)
2023(12999)
2022(10890)
2021(9837)
2020(8273)
2019(18391)
2018(18173)
2017(34721)
2016(18689)
2015(20896)
2014(20897)
2013(20599)
2012(19524)
2011(17814)
2010(18260)
2009(17853)
2008(17595)
2007(16254)
2006(14942)
2005(13741)
作者
(54425)
(46379)
(45731)
(43631)
(29083)
(22103)
(20622)
(17824)
(17520)
(16293)
(16023)
(15354)
(14630)
(14590)
(14488)
(14114)
(13427)
(13178)
(13157)
(13126)
(11680)
(11279)
(11277)
(10569)
(10559)
(10412)
(10144)
(9907)
(9342)
(9012)
学科
(100988)
经济(100878)
(61989)
管理(54273)
(50034)
(38628)
企业(38628)
农业(33419)
方法(32864)
数学(29161)
数学方法(28857)
业经(25142)
中国(24738)
地方(23379)
(22832)
(21935)
(16883)
银行(16866)
(16763)
(16207)
(16070)
(15794)
金融(15792)
(14307)
(13522)
贸易(13514)
(13281)
(13126)
环境(13109)
地方经济(12847)
机构
学院(278843)
大学(275823)
(129463)
经济(126965)
管理(104777)
研究(96715)
理学(88765)
理学院(87852)
管理学(86456)
管理学院(85953)
中国(81839)
(61379)
(61165)
(57033)
科学(54734)
(48550)
财经(47067)
农业(46567)
中心(46084)
(44072)
业大(43437)
研究所(43132)
(42509)
经济学(40757)
经济学院(36312)
北京(35719)
(34267)
财经大学(34244)
(33517)
(33472)
基金
项目(175506)
科学(139123)
研究(130691)
基金(129558)
(111413)
国家(110392)
科学基金(95066)
社会(88064)
社会科(83171)
社会科学(83149)
(68416)
基金项目(67987)
自然(57904)
教育(57525)
自然科(56545)
自然科学(56533)
(55608)
自然科学基金(55555)
资助(52625)
编号(51955)
成果(42284)
(39958)
重点(39110)
(39003)
(38177)
国家社会(37306)
课题(35713)
(35586)
教育部(34484)
人文(34101)
期刊
(159150)
经济(159150)
研究(90443)
(65573)
中国(61013)
(47227)
农业(43600)
学报(41576)
科学(39828)
(39626)
金融(39626)
管理(37695)
大学(33887)
学学(32680)
业经(28066)
财经(24736)
技术(23603)
经济研究(23315)
教育(21487)
(21253)
问题(21019)
(20148)
世界(16556)
农村(16356)
(16356)
技术经济(15814)
(15467)
农业经济(15270)
经济问题(14487)
统计(13930)
共检索到445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荔  田岗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过程存在利益冲突和路径依赖。在以往的农信社改革中,社员(或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农信社再造的产权制度安排中,应该扭转社员冷漠的局面。如果忽视社员的权利,则会导致社员冷漠,并在农信社信贷资金配给中导致农民主导型项目无法获得有效融资,进而造成农村经济效率损失。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本文举证了农信社再造模式中可能导致的若干问题。本文的结论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制度框架下,社员冷漠、信贷配给和农村经济效率损失是一种常态。从长远看, 有必要让农户联合起来,成立自己的合作组织,让他们在制度安排中成为力量集中的利益集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新  
信贷风险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商行、农合行,以下统称农信社)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将决定着农信社改革发展的成败。农信社防控信贷风险的实践防控信贷风险是农信社持续稳健发展的根本保证。2005年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之初,全省农信社违规贷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治国  景辛辛  
农户风险性信贷配给是当前较为重要的农村金融问题,构建理论模型对风险性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进行理论探析,研究表明农户自身的风险偏好特性致使风险性信贷配给自发形成。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性信贷配给对农户家庭纯收入、家庭消费支出、家庭农业生产性投资支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性信贷配给导致农户家庭福利受损,尤其对家庭农业生产性投资支出与家庭纯收入引致的损失效应比较明显。且分位数分析发现风险性信贷配给对较低与较高福利水平农户家庭产生的福利损失效应较强,特别是给福利水平较高农户家庭带来的福利损失效应最大。据此在农村金融创新深化期针对性地提出治理风险性信贷配给的政策启示,充分释放农村金融的支农惠农潜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梅光明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额信贷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已历时多年,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自2000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推行联保贷款和小额信贷以来,因信用社自身、农户、不可控因素及小额信贷先天性缺陷,风险积聚明显,亟须进行贷款对象、定价、金额、期限、支付频率、抵押担保、机构运营效率等微观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晓哲  
农村小额信贷是在农村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国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施的一项扶持政策。然而,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出现信贷组织资金总量短缺,资金管理不到位,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事实上,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资金需求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上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外部因素扰动和内部管理等风险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当前农村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突出问题,为健全农村小额信贷风险保障机制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万方  陶晓红  
根据中国小额信贷组织场域制度化与结构化过程,定义小额信贷的组织技术运作种类发展、各省(直辖市)的覆盖率进程、组织结构形式的变迁、被纳入正式金融体系的比例变化等四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其中环境压力与组织发展的制度逻辑关联。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场域变迁中,技术环境的发展能够优化制度环境,意味着组织创新往往能刺激制度发展;环境压力与组织形式是脱耦的;小额信贷在正式制度的嵌入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组织创新的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楚尔鸣  杨光  左坤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供给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这一制度变迁完全是由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与农村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相悖,导致了严重的路径依赖;农村内生性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农村经济主体自发选择过程,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从外生性走向内生性是农村信贷供给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尚君  
笔者首先对农村信贷配给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做了讨论,然后选取了我国1985-2012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配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信贷配给与城乡收入差距成正相关关系;并且农村信贷配给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农村信贷配给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在动态演进中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鉴于此,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卜建明  
农村信用社的非信贷资产是指表内资产项目中的资产总额剔除信贷资产后其余资产的总称。农村信用社的非信贷资产根据风险占用形态,可以划分为非风险性(正常、关注)和风险性非信贷资产(次级、可疑、损失)。非风险性非信贷资产是指农村信用社正常经营发生的资产占用或垫款,在一定时间内能正常收回或摊销的。风险性非信贷资产是指信用社因各种原因形成的非信贷资产占用或垫款,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和损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红  
随着农信社改革和管理力度加大,针对逐渐暴露的小额农户贷款、关联贷款、抵押高估等风险点,应强化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海  李锐  汪三贵  
本文采用2003~2009年我国1000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估计农户遭受信贷配给的程度及其对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64.5%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其中54.0%的农户受到完全配给,10.5%的农户受到部分配给;信贷配给使农户家庭净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8.5%和20.8%。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曾爱婷  
本文从揭示信贷文化的内涵及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信贷文化的作用,指出治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办法是培育先进的信贷文化,并从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员工素质、贷款五级分类等方面提出培育先进信贷文化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山林  
本文简要回顾和分析中国近 4 0年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绩效的关系。基本结论是 ,市场化改革之前 ,农村没有高效率地利用农业资源 ;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 ,农业在较短时期里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 ;市场深化过程中 ,农业结构发生调整 ,农业生产追寻比较优势 ,但 1 980年代中后期粮食生产徘徊不前 ,目前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地区差异贡献不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素宁  吕杰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小额农贷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及其后果仍不容忽视。文章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风险表现及成因,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三方面入手,提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