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79)
2023(10779)
2022(9168)
2021(8776)
2020(7283)
2019(17046)
2018(16725)
2017(31122)
2016(16607)
2015(18977)
2014(18613)
2013(18238)
2012(17197)
2011(15795)
2010(15541)
2009(14653)
2008(14486)
2007(12313)
2006(10924)
2005(10168)
作者
(44379)
(37569)
(37033)
(35290)
(23723)
(17787)
(17032)
(14567)
(14178)
(13159)
(12722)
(12586)
(12014)
(11897)
(11659)
(11442)
(11046)
(10778)
(10681)
(10577)
(9358)
(8942)
(8807)
(8508)
(8281)
(8233)
(8156)
(7988)
(7373)
(7332)
学科
(69458)
经济(69358)
管理(48090)
(40139)
(31781)
企业(31781)
方法(27099)
数学(23710)
数学方法(23535)
(23249)
贸易(23235)
中国(22620)
(22567)
(19935)
(18378)
(17434)
地方(14828)
业经(14130)
(12351)
(12268)
农业(11580)
(11461)
银行(11453)
(11427)
金融(11422)
(11395)
环境(11315)
(11059)
关系(10501)
体制(10139)
机构
大学(233976)
学院(229567)
(108696)
经济(106883)
研究(86742)
管理(84832)
理学(72240)
理学院(71307)
管理学(70474)
管理学院(69995)
中国(68240)
(53202)
(51519)
科学(46841)
(42217)
财经(39638)
中心(38763)
研究所(37776)
(36208)
经济学(35429)
北京(34815)
(32765)
(32269)
(31866)
经济学院(31843)
(30136)
师范(29946)
财经大学(29474)
业大(28783)
(25609)
基金
项目(150980)
科学(120285)
研究(114424)
基金(112901)
(97560)
国家(96813)
科学基金(82649)
社会(76771)
社会科(72859)
社会科学(72846)
基金项目(59272)
(53656)
教育(51103)
自然(49853)
自然科(48625)
自然科学(48614)
自然科学基金(47783)
(47044)
资助(45487)
编号(44407)
成果(37556)
(35862)
重点(34426)
(33626)
国家社会(33367)
(33148)
教育部(31499)
中国(31346)
课题(31306)
(31135)
期刊
(120980)
经济(120980)
研究(78659)
中国(50233)
(40810)
管理(32025)
科学(31710)
学报(31637)
(29402)
大学(25629)
学学(23627)
(22754)
金融(22754)
教育(22499)
经济研究(21358)
(20848)
财经(20336)
农业(20031)
国际(18904)
(17690)
问题(17643)
技术(17581)
业经(16706)
世界(15190)
(11762)
资源(10760)
现代(10290)
技术经济(10157)
理论(9998)
(9898)
共检索到366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1927—1936年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政府的制度变迁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但制度变迁的滞后性,阻碍了贸易的大发展,对工业化的作用也有很大局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晋文  
本文对北京政府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研究,分析了1913-1926年对外贸易的基本特点和进出口商品结构,并对该时期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应该肯定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近代化的一小步,但总体而言,仍是畸形的发展,这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跃  董烈刚  陈红兵  
近代对外贸易将中国传统经济纳入世界经济范围,茶叶是其中最主要的商品之一。结合近代华茶对外贸易的历史过程,文章运用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考察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对华茶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外茶叶贸易中,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洋行与茶栈等中间商共同主导构建了近代华茶对外贸易制度。该制度保障了中间商对贸易的垄断和利益的实现,却阻碍了近代华茶贸易及茶业的发展。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和政府无力对此贸易制度进行相应变革,致使近代华茶贸易转型与茶业发展更加困难。文章的计量分析也支持了洋行、茶栈主导构建的贸易制度对华茶衰落最具解释力的结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反思,能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艳红  卢现祥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制度变迁的40年。我国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走向有选择的制度性开放,再到全面制度性开放,我国对外贸易制度也跟随对外开放的步伐,由数量控制型制度走向规制型制度,再到中性开放型制度阶段。以开放促发展、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行经济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坚持国际化、法制化方向改革对外贸易制度是我国对外开放及对外贸易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目前我国进入到完善中性开放型贸易制度阶段,还应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内统一市场和法制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竞争秩序和营商环境,以及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明照  郭丙合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思想是在面对被动屈辱的现实、反思传统观念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重商主义直接处于贸易差额论阶段,要求清政府赋予商民自由经营权,实施扶商、护商的政策。自由贸易思想其实是一个拿来主义的理论工具,承担着同重商主义一样的历史使命,即呼吁商权。在孙中山的理想中,国内经济的充分商权、自由竞争和对外贸易的适度保护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当时经济的真实愿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桑百川  李玉梅  田丰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不仅终结了旧中国对外贸易管辖权旁落的惨痛历史,而且新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几经变革,从国家统制贸易体制到高度集权的贸易体制,再通过渐进式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对外贸易体制。外贸体制改革为推动外贸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文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外贸体制的特点和缺陷,分析了外贸体制改革演进的历史逻辑,促进外贸发展的生产力标准成为中国外贸体制渐进式改革的基本遵循。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世界经济大变局和对外贸易发展新阶段,本文探讨了如何按照生产力标准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德连  
加入WTO后,中国应该采取适度保护的自由贸易制度。这一制度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由贸易为主体。当代国际市场具有垄断竞争和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的特征,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的工业产品。国际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胡立法  
建国以来,我国外贸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我国先行的外贸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多边贸易体制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它增加了对外贸易中的各种交易成本和种种不确定性。因此,必须从先行外贸制度完善和贸易制度互补两方面创新中国外贸制度,以更好发挥外贸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娄向哲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动之关系──以民初中国对日贸易为中心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娄向哲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文拟以民初中国对日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也包括工业发展阶段之间关系为中心,进行初步探讨。(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经历了探索改革、扩大改革、深化改革、改革创新、全球化时代和金融危机之后等几个阶段。无论是最初的简政放权、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汇率改革,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当前,面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及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对外贸易制度又展开了新一轮变革。必须更加注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调整对外贸易政策,鼓励海外投资,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原  
北京地毯作为极具特色的宫廷手工艺品,在20世纪初期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的发生发展与外贸环境有着极高的依存度,最终由于外贸需求的缩小而走向衰落。本文从北京地毯的外销状况、出口方式、出口对地毯业的影响以及影响出口的因素几个方面对近代北京地毯的外贸出口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佟婷婷  武戈  
根据南京市1990-2007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及选取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等环境污染指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将库兹涅茨曲线运用于贸易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得出了典型倒U型的库兹涅茨曲线不存在,不支持"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并证明了出口使环境恶化,进口使环境改善的"污染避难所"的假说的结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杭生  赵龙跃  
评价与建议在评价部分,我尽量避免陷入关于经济改革目标的讨论,而认为改革就是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增加社会福利,并维持较高的就业率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以减少社会成本。在建议部分,我将根据分阶段进行经济改革的方法,将其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长期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而留给未来的一代,由他们自己去做出抉择。中期目标(比如未来三年到五年)是我们能够考虑的,而短期任务是我们现在或将来一两年内所要做的。下面将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1)外贸的组织结构;(2)外贸计划与限制;(3)外汇管理和外汇市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良平  
中国的对外贸易虽然一直反复剧烈波动,但对外贸易的绝对额已达1957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一规模已超过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接近荷兰、比利时.用建国以来的对外贸易增长率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动向,可以看出,从1950—1993年的43年间,中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按美元计算的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达12.7%,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2.6%,进口额年均增长12.8%.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绍媛  
80年代中期,许多学者对我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提出了批评,围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模式的选择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三种观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满足迅速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着眼于获得动态比较优势、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限的空间下实行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战略才是现实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