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9)
2023(7877)
2022(6462)
2021(5861)
2020(4909)
2019(11093)
2018(10532)
2017(20327)
2016(10739)
2015(11992)
2014(11862)
2013(11440)
2012(10421)
2011(9378)
2010(9755)
2009(9852)
2008(8802)
2007(7911)
2006(7065)
2005(6742)
作者
(28781)
(24115)
(23753)
(22680)
(15065)
(11402)
(10892)
(9250)
(9022)
(8518)
(8217)
(7983)
(7691)
(7679)
(7513)
(7502)
(7051)
(6935)
(6906)
(6775)
(6078)
(5705)
(5690)
(5435)
(5407)
(5375)
(5357)
(5228)
(4777)
(4771)
学科
(38087)
经济(38010)
管理(36214)
(33988)
(29764)
企业(29764)
(26234)
金融(26232)
(23535)
银行(23528)
(22835)
中国(18725)
(16753)
(16710)
方法(13681)
数学(11834)
数学方法(11704)
(11263)
财务(11234)
财务管理(11212)
中国金融(11000)
业经(10858)
(10762)
企业财务(10760)
(10613)
体制(9443)
地方(9211)
(7635)
制度(7604)
(7473)
机构
大学(149038)
学院(147472)
(65029)
经济(63632)
管理(54685)
研究(50232)
理学(46208)
中国(45921)
理学院(45693)
管理学(45097)
管理学院(44806)
(35699)
(30694)
财经(27264)
科学(26040)
中心(25264)
(24654)
(24124)
(22587)
经济学(21791)
研究所(21319)
财经大学(20411)
(19906)
经济学院(19631)
(19559)
北京(19468)
(19303)
金融(18955)
银行(18894)
(18467)
基金
项目(94751)
科学(75878)
研究(72567)
基金(70520)
(59821)
国家(59312)
科学基金(51598)
社会(48771)
社会科(46435)
社会科学(46426)
基金项目(36797)
(36197)
教育(33276)
自然(30763)
(30266)
自然科(30069)
自然科学(30063)
自然科学基金(29540)
编号(28806)
资助(27997)
成果(25009)
(24711)
(21880)
重点(21695)
国家社会(20856)
(20629)
课题(20478)
(20426)
(20038)
教育部(19593)
期刊
(72190)
经济(72190)
研究(50188)
(32995)
金融(32995)
中国(32586)
(29404)
管理(21617)
(19307)
学报(18846)
科学(18325)
大学(15805)
教育(15681)
学学(14712)
财经(14334)
(12198)
农业(11692)
经济研究(11437)
技术(11071)
业经(10446)
问题(9161)
国际(7955)
理论(7920)
(7820)
财会(7470)
世界(7299)
实践(7010)
(7010)
现代(6737)
会计(6729)
共检索到237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  
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通过意味着美国金融业进入了混业经营的新时代。美国因其在世界经济金融中的独特地位 ,其金融制度一直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参照体系。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 ,分析美国分业经营的由来、衰落及混业经营的崛起 ,揭示出美国金融制度演进的内在动力是在经济发展中不同层次的行为主体预期通过变迁建立起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并从中获益。混业经营显然是满足以不同层次行为主体的各自偏好的合理的制度安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雷曜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配置机制,再加上其土地制度的设计几乎没有历史包袱,是最接近"理想"条件的产物,使美国土地市场以及相关的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并具有吸收泡沫的一定深度和韧性。土地资源通过金融体系与资本密切结合,使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有效支撑。但是,美国金融监管对土地开发与信用扩张之间强正反馈关系警惕不足,历史上反复出现土地或房地产投机引发的资产泡沫;美国农业仍存在过度补贴和补贴非市场化的问题,对土地要素的市场化形成制约;美国的土地征用、分区规划等政策工具使用也曾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巫云仙  
在美国金融制度的变革和演进过程中,政治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治体制上的联邦制成为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力量;联邦主义、民主共和主义和大众民主主义等多元化政治理念反映出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诉求,构成金融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力;美国联邦政府则成为金融制度变迁的主导者,并与地方政府进行不断的利益博弈;政治人物是金融制度变迁台前幕后的推手。美国金融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不仅是经济和市场行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金融与政治的共生机制。美国金融是天生的政治金融,金融技术早已嵌入国家利益和复杂的政治生态之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恂诚  
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规律的比较 ,从中总结出两者的不同。作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并加以引申和发展。文章认为 ,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是可能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交替发生的 ,而对交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在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 ,对交替规律起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 (诸如宪法秩序、产权制度、意识形态等 )不同 ,这决定了强制性变迁是否以诱致性变迁的成果为基础 ,即正向交替 ,还是逆向交替 ,以及强制性变迁完成以后 ,是否能够再次引发诱致性变迁 (第二次交替 )。本文是以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的一次尝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正元  
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 ,是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重要的金融制度变迁无一不是在政府供给主导下进行的 ,而且 ,在相当长时期内将是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变迁的主导方式。这一制度变迁方式是由我国政治经济金融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凯  冯涛  
由于金融制度的供求失衡,民间金融有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创新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中间作用不容忽视。这其中折射出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与较量,并最终表现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推动民间金融从非组织化向组织化方向演进并逐步实现合法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间金融民主化的过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骏  龙小海  
本文拟在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下 ,考察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的演变 ,分析我国会计角色的历史定位及其转变。认为我国会计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既取决于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法技术上的进步 ,还取决于会计体系与其据以运行的微观基础及社会文化道德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匹配。我国当前存在的会计信息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会计角色定位与微观二元体制结构之间的内在矛盾 ,表现为同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则所内涵的市场理性要求与处于转型改制过程中的传统企业的非市场理性行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因此 ,在我国制度变迁中 ,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有必要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在市场主体的互动中寻求对会计规则理解的一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卫东  
西方金融组织的经营网点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让人寻味、让人思考的层面很多;尽管到目前为止,以数量规模扩张为主的金融发展阶段已经结束,但是,其对经济金融发展的负面影响仍会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借鉴西方金融组织经营网点的发展经验,确定西部地区具有区域经济特征的网点经营发展模式,是一种制度变迁和对金融制度、政策的“公共选择”过程;它对于西部地区金融组织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廖天虎  
民间金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民间金融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所以能有效缓解不同类型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民间金融具有天然的明显的风险特征,致使国家对其监管采取了严格审慎的政策。文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民间金融监管的相关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民间金融当前应赋予的制度环境,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规范民间金融,使民间金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的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廖天虎  
民间金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民间金融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所以能有效缓解不同类型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民间金融具有天然的明显的风险特征,致使国家对其监管采取了严格审慎的政策。文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民间金融监管的相关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民间金融当前应赋予的制度环境,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规范民间金融,使民间金融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环境中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的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奇  
美国高校年度报告的制度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要呈现的是三种变迁模式的特点。在把制度视为规则、组织、信念和多维概念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规制变迁明确了法定报告的目的、内容和形式;规范变迁增强了报告的科学有效性;文化认知变迁突出了倾听学生心声的重要性;强制性与自愿性的制度格局有利于满足社会的多元需要,但也增加了高校的成本负担。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帅  马凌霄  
金融监管的制度演进遵循着特定的发展路径,十八世纪末至今美国金融体系所经历的冲击和变革,以及因此带动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是研究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背景与素材。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看似完善的美国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了空前挑战,也促使新的一轮监管改革全面启动。此轮改革不但重塑了美国国内金融业发展模式和监管体制,还将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产生持续影响。我国应当从美国金融监管的历次变革中汲取经验教训,适时推动我国监管体制改革以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