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2011)
- 2022(10205)
- 2021(9146)
- 2020(7460)
- 2019(16907)
- 2018(16682)
- 2017(31559)
- 2016(17033)
- 2015(19151)
- 2014(19453)
- 2013(19198)
- 2012(18255)
- 2011(16945)
- 2010(17420)
- 2009(16597)
- 2008(16323)
- 2007(14848)
- 2006(13540)
- 2005(12843)
- 学科
- 济(93334)
- 经济(93230)
- 管理(51936)
- 业(45919)
- 企(37077)
- 企业(37077)
- 方法(27834)
- 地方(26231)
- 中国(25823)
- 数学(23900)
- 数学方法(23620)
- 农(20969)
- 业经(20388)
- 财(18992)
- 制(18971)
- 学(16754)
- 地方经济(15995)
- 融(14876)
- 金融(14874)
- 银(14661)
- 银行(14638)
- 农业(14346)
- 行(14211)
- 环境(14001)
- 体(13502)
- 发(13198)
- 贸(12518)
- 贸易(12506)
- 易(11973)
- 和(11826)
- 机构
- 学院(255192)
- 大学(254325)
- 济(114830)
- 经济(112440)
- 研究(96505)
- 管理(92009)
- 理学(76660)
- 理学院(75712)
- 管理学(74536)
- 管理学院(74058)
- 中国(74039)
- 科学(56058)
- 京(55530)
- 财(54522)
- 所(49773)
- 研究所(44267)
- 中心(42443)
- 江(41340)
- 财经(41250)
- 农(40720)
- 经(37015)
- 北京(36128)
- 经济学(36007)
- 院(35018)
- 业大(34335)
- 范(34276)
- 师范(33971)
- 州(32434)
- 经济学院(31792)
- 农业(31089)
- 基金
- 项目(158856)
- 科学(124403)
- 研究(118247)
- 基金(112971)
- 家(97845)
- 国家(96997)
- 科学基金(82105)
- 社会(77114)
- 社会科(73143)
- 社会科学(73124)
- 省(63334)
- 基金项目(58608)
- 教育(53239)
- 划(52239)
- 自然(49477)
- 自然科(48217)
- 自然科学(48205)
- 自然科学基金(47304)
- 编号(46745)
- 资助(46369)
- 发(40083)
- 成果(39529)
- 重点(36580)
- 部(34954)
- 课题(34713)
- 制(33169)
- 发展(32562)
- 创(32493)
- 国家社会(32135)
- 展(32039)
- 期刊
- 济(145472)
- 经济(145472)
- 研究(86235)
- 中国(60229)
- 财(42824)
- 农(39140)
- 管理(37989)
- 学报(37345)
- 科学(35762)
- 大学(29106)
- 融(28389)
- 金融(28389)
- 教育(27794)
- 学学(27421)
- 农业(26088)
- 技术(23823)
- 经济研究(23499)
- 业经(22257)
- 财经(21871)
- 经(18977)
- 问题(18255)
- 技术经济(14343)
- 贸(13902)
- 业(13469)
- 世界(13316)
- 统计(12833)
- 国际(12650)
- 策(11874)
- 商业(11866)
- 现代(11828)
共检索到419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傅允生
青苗法与免役法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出发 ,对其作了新的考察。认为青苗法只是封建国家的一项高利贷政策 ,它背离国家职能 ,弱化了社会保障功能 ,由于制度缺陷 ,除了给封建政府带来一时的财政收入外 ,无益于国计民生。免役法输钱免役 ,以募役替代差役具有制度创新的特点 ,体现了赋役制度变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积极作用与历史意义值得肯定。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宁
王安石的青苗法,在制度设计上解决了两种生产要素—农民、土地在青黄不接时面临的功能难于有效发挥的问题,较大提升了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青苗法具备了银行借贷的雏形和财政的功能,有效替代了北宋之前的常平仓、惠民仓的功用,兼具了两者的优点,起到了富国、抑制兼并、辅助农耕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超民
一、新政农业政策与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事件。近一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刻,王安石变化对当代的启示意义已经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刻影响。1930年代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王安石变法对当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亨利A.华莱士产生了启发。(李超民,2000)华莱士指出, 九百年前著名的中国推行新政者王安石,他在1068年的重大困难之下所遭遇的问题,和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虽然时代悬殊,几于完全相同,而其所采方法,也非常相似。王安石创立了收获贷款(青苗法),适合纳税能力的税则,公共建筑计划和若干其他便利平民的法规。(沁青,1944)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超棣
青苗法是我国古代社会保障仓储救荒领域一次著名的改革运动,王安石等改革派人物希望通过青苗法变革常平仓原有储备不适、管理不善等问题,实现其"抑兼并,赈贫乏"的目标,然而前人对青苗法的研究多着眼于政治或财政等领域。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入手,首先研究了我国古代以仓储救荒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指出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基金的主要表现形式便是官方仓储,继而从储备不适和管理混乱两个角度分析了原有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的缺陷。然后阐释了青苗法的具体制度安排,针对前人对青苗法的批评,论证了青苗法在社会保障领域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领域的成功之处,提出青苗法通过不禁抑配和放贷取息实现了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和运营的革新。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美]保罗·G.黑尔 赵阳
本文通过对转型国家的横向比较分析,认为转型国家的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转型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宏观经济稳定、稳定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府,但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发展则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所以转型国家应重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发展 转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宝璋
宋代王安石变法实施青苗法的初衷是去农疾苦、抑兼并,但在后来具体推行中以贷款为借口向民众额外敛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和疾苦,助长了兼并。青苗法的失败说明王安石变法企图通过重敛于民的办法摆脱财政危机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
宋代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在新中国60年历程里,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第一产业产值由1949年占总产值的70%下降到2008年的11%;城镇人口由1949年占总人口的11%上升到2008年的46%;全国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2008年22698元。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革: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然后又在1978年以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本文试图解释这种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健 杨永春
以我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城市数据为基本资料,采用生产函数,利用制度变迁因子,对转型期制度变迁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不但具有空间的分异性,亦具有等级分异性;同时,与制度要素相比,资本投资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不显著。
关键词:
转型期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波 柯华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尝试从近代制度变迁与政府管理作用角度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宏观上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迁以及政府管理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混乱。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管理 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俊杰
发展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了民营经济演变、发展的内在机制,认为制度变迁所产生的激励结构变化将诱使企业家精神的配置方向、释放程度发生演变,并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创业行为,引领民营经济规模、结构、创新等的塑造与发展。实证研究发现,制度质量的提高、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于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向生产性领域的配置程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以及企业家精神向生产性领域的配置程度对于民营经济的规模壮大、创新驱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民营经济盈利能力或价值链地位具有负面影响,对于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的方向取决于产业平均...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企业家精神 民营经济 江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继红 许宁 唐勇智
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政治约束,政府对国有经济的内生偏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行政审批制度等,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由此,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必须要有制度变迁创新思路,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环境 变迁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晖 许能锐
一、海南建省初期发展战略的缺陷(一)初期发展战略的缺陷:制度软化。1988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小组经过调研和评估论证后编制了《海南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海南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贸旅并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得到海南省人代会和省一大的确认,最终形成了海南经济发展的指导战略。但是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这一战略并没有执行,不同观点的也随之出现,引发了"工业主导论"、"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翌琳 黄实磊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是畅通循环,降低单位交易费用。本文测算了中国1990年到2019年的宏观交易费用水平,对制度变迁、经济发展与宏观交易费用水平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1990年不变价格,1990年至2019年中国宏观交易费用规模由6861.98亿元上升至175010.54亿元,宏观交易费用占GDP比重由36.4%上升至66.5%;LMDI指数分解发现经济总量规模效应是宏观交易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宏观交易费用上升是分工深化和专业化交易服务部门发展的结果,是市场化进程的表征,能够有效降低微观交易费用;基于VECM模型实证研究制度变迁、经济发展与宏观交易费用的演进关系发现,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和宏观交易费用上升的根本原因,制度变迁应不断修正以适应新的经济现实,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制度环境支撑。本文启示,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力点应在降低微观交易费用,这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鲁开垠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以广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为个案 ,从实证角度分析和研究制度变迁对民营企业行为以及民营经济市场绩效所产生的影响 ,认为政府应从制度非均衡入手 ,加大对民营经济制度供给力度 ,推动制度变迁速度 ,不失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制度变迁 经济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