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5)
2023(16023)
2022(13392)
2021(12480)
2020(10482)
2019(23839)
2018(23828)
2017(45461)
2016(25149)
2015(28440)
2014(28756)
2013(27951)
2012(25568)
2011(22863)
2010(22825)
2009(21317)
2008(21127)
2007(18860)
2006(16817)
2005(15178)
作者
(73263)
(60960)
(60635)
(57743)
(38970)
(29341)
(27498)
(23918)
(23336)
(21989)
(20905)
(20660)
(19514)
(19335)
(18968)
(18710)
(18242)
(18240)
(17517)
(17484)
(15305)
(15074)
(14757)
(13867)
(13759)
(13709)
(13582)
(13463)
(12305)
(12073)
学科
(97886)
经济(97748)
管理(78536)
(73519)
(62069)
企业(62069)
方法(42449)
数学(35941)
数学方法(35409)
(27945)
中国(27688)
(26587)
业经(23855)
(23027)
(22325)
技术(20057)
地方(18863)
农业(18328)
理论(17694)
(16770)
贸易(16760)
(16681)
财务(16590)
财务管理(16553)
(16326)
(16296)
(15808)
(15806)
银行(15759)
企业财务(15705)
机构
大学(361720)
学院(357992)
管理(139619)
(139477)
经济(136200)
研究(120930)
理学(120208)
理学院(118849)
管理学(116580)
管理学院(115934)
中国(89511)
(78073)
科学(75405)
(65983)
(61084)
(58102)
研究所(55323)
中心(54349)
业大(53967)
(53843)
财经(52083)
北京(49374)
(48208)
师范(47739)
(47219)
农业(45311)
(43950)
(43334)
经济学(41578)
技术(39209)
基金
项目(242104)
科学(190042)
研究(177688)
基金(175011)
(152623)
国家(151355)
科学基金(129706)
社会(111335)
社会科(105371)
社会科学(105347)
(94303)
基金项目(92496)
自然(83810)
自然科(81862)
自然科学(81845)
教育(81814)
自然科学基金(80377)
(79213)
编号(72635)
资助(71441)
成果(60011)
重点(54182)
(53118)
(50971)
课题(50473)
(50338)
创新(47080)
(46276)
国家社会(45813)
科研(45725)
期刊
(158298)
经济(158298)
研究(107733)
中国(73960)
学报(59040)
(54232)
科学(53947)
管理(53844)
(51399)
大学(45219)
教育(44510)
学学(42276)
农业(37274)
技术(33820)
(30210)
金融(30210)
财经(25876)
业经(25284)
经济研究(24123)
(22136)
问题(20630)
图书(19706)
(19123)
科技(18648)
技术经济(18451)
(17813)
理论(17448)
现代(16457)
实践(15894)
(15894)
共检索到535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是工业化进程中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变量,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相互决定且共同作用于工业化,二者良性互动是工业化强大而又持久的动力源,会大大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道路还远未走完,需要以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互动造就新型复合推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此,要做到"三个一揽子解决"。即,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一揽子解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高端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揽子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揽子解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峰  
制度、技术、工业化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一般性理论关系。制度和技术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不仅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工业化,而且还可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合力推动工业化。通过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和民国初年、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代表性阶段的分析,可以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与不发展(迟缓)归因于制度和技术。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不懈地坚持科技进步的制度性促进,完善新型工业化的信息化带动制度,建立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源促进制度,推行资源环境生态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现代资源产权制度、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和现代生态产权制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景章  
本文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入手进行分析,根据台湾IC产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技术进步、制度变迁是促进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关键,并给出对大陆产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鲁玉祥  方云梅  
认识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制度历史,清晰地把握未来的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具有主动性和先导性。突破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视角的局限,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及新产品的出现,构建基于技术的企业制度变迁模型,我们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晖明  丁娟  
从制度安排角度解释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是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解释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辨证关系;而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新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对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的关系又各有阐述。对上述理论围绕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关系进行了分析评述,并对两者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平  刘雪燕  
文章基于多部门假设条件,从市场化制度变迁角度研究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市场化制度变迁背景下剖析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实际贡献度问题。在构建市场化制度度量指标的基础上,选取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总体上促进了技术进步。具体地,市场化制度变迁抑制了技术创新,但对技术溢出具有促进作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技术进步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化制度环境而非二者本身,以往研究对技术创新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佛丁  
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使潜在的获利机会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改革旧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压力下,中国政府从19世纪末期开始转变经济政策,参照西方各国的样板,制定一系列新的工业、商业、金融业、税收政策。这些新制度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使经济在20世纪早期有了较快的发展。由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在利益取向上与社会大多数人的偏离,以及传统意识形态与近代经济制度引进的冲突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近代的制度变迁是被动的,因而也是滞后和不彻底的,有些只是一纸空文。这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比西方国家缓慢的基本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主持人语:本专栏从不同视角讨论和探索中国发展战略问题。第二辑的主题为"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国企演进",主要探讨工业化进程中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与国有企业制度演进。董志凯研究员对新中国前三十年自力更生方针下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尤其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辩证思维,并分析了举国体制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科技进步战略有重要启发意义;王曙光和徐余江的文章提出了"两类工业赶超"的分析理路,对新中国七十年的工业赶超和技术进步路径进行了深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宝海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二元论是中国二元结构成因的主流观点。从制度变迁入手推动结构转换成为学术界探索的热点。这种制度变迁理论在改革内容、改革方向和制度变迁决定力量方面达成了共识,建立了城乡制度变迁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框架,但在理性人的适用范围、制度变迁成本支付问题和城乡居民利益博弈机制建设方面缺乏深入探讨。从理论演进角度总结这种制度变迁理论的进展、查找存在的问题、展望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对于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祖君  
本文利用新制度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草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察。分析发现,草地要素相对价格变化与草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趋势在长期上能较好地耦合,但二者变化速度的非一致性成为常态。本文在引入技术进步变量之后对该现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并依据所得出的结论对我国草地产权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苑改霞  
金融制度与一国经济运行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和互动关系。工业化国家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不断变革金融制度以协调经济与金融的运行 ,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同斌  宫婷  
本文采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库兹涅茨假说和结构红利理论,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在不同工业化阶段对能源效率的差异化影响。结论认为,随着工业化阶段的变迁,人均GDP增长与能源经济效率呈现先下降后稳定再上升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系数基本都为负。在工业化初期,第二产业对能源的消费需求稳定,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优化能源的要素配置,产生结构红利提升能源效率;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全部为正且影响程度较高,以1993年为分界点,可以将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分为高波动和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