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0)
- 2023(18446)
- 2022(15384)
- 2021(14080)
- 2020(11873)
- 2019(26905)
- 2018(26727)
- 2017(50861)
- 2016(27810)
- 2015(31273)
- 2014(31556)
- 2013(30837)
- 2012(28294)
- 2011(25672)
- 2010(25859)
- 2009(24188)
- 2008(23382)
- 2007(20975)
- 2006(18793)
- 2005(17146)
- 学科
- 济(125090)
- 经济(124942)
- 管理(82136)
- 业(73280)
- 企(61367)
- 企业(61367)
- 方法(46851)
- 数学(39936)
- 数学方法(39450)
- 中国(32991)
- 农(30481)
- 财(28885)
- 地方(28465)
- 学(27956)
- 业经(27518)
- 制(25035)
- 农业(20263)
- 理论(19673)
- 体(18770)
- 银(18592)
- 银行(18544)
- 环境(18493)
- 融(18363)
- 金融(18354)
- 和(18334)
- 贸(17983)
- 贸易(17971)
- 行(17751)
- 易(17333)
- 务(17148)
- 机构
- 大学(401060)
- 学院(397631)
- 济(163025)
- 经济(159463)
- 管理(151312)
- 研究(140676)
- 理学(129693)
- 理学院(128164)
- 管理学(125831)
- 管理学院(125106)
- 中国(104714)
- 京(86676)
- 科学(86171)
- 财(76567)
- 所(71453)
- 研究所(64695)
- 农(64020)
- 中心(62275)
- 江(60335)
- 财经(60092)
- 业大(57830)
- 北京(55060)
- 经(54357)
- 范(53895)
- 师范(53359)
- 院(51197)
- 经济学(49974)
- 农业(49813)
- 州(48250)
- 经济学院(44529)
- 基金
- 项目(266610)
- 科学(209362)
- 研究(195737)
- 基金(192688)
- 家(168302)
- 国家(166926)
- 科学基金(142452)
- 社会(124109)
- 社会科(117468)
- 社会科学(117439)
- 省(103787)
- 基金项目(101209)
- 自然(90947)
- 教育(89568)
- 自然科(88745)
- 自然科学(88724)
- 划(87401)
- 自然科学基金(87100)
- 编号(79454)
- 资助(78650)
- 成果(66053)
- 重点(60359)
- 部(58331)
- 发(57538)
- 课题(55962)
- 创(54634)
- 国家社会(51391)
- 创新(51104)
- 科研(50294)
- 教育部(49981)
- 期刊
- 济(189396)
- 经济(189396)
- 研究(123755)
- 中国(82767)
- 学报(64780)
- 农(59129)
- 科学(59090)
- 财(59012)
- 管理(58704)
- 大学(49207)
- 教育(47208)
- 学学(46083)
- 农业(40011)
- 融(36072)
- 金融(36072)
- 技术(35131)
- 经济研究(30518)
- 财经(30401)
- 业经(28859)
- 经(26102)
- 问题(24263)
- 业(20343)
- 图书(20321)
- 技术经济(19659)
- 版(18868)
- 理论(18678)
- 科技(18640)
- 现代(17948)
- 贸(17515)
- 统计(16959)
共检索到606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华 张学翠
根据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结合小西北地区经济实际,文章认为,制度约束是该地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打破制度约束、促进经济发展的良策,但地方政府的阻碍提高了交易费用,使一体化进程缓慢。文章指出,通过地方政府主动改革打破自身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在诱致性制度变迁基础上适度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小西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望加快。同时中央政府须尽快完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小西北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安筱鹏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滞后已经成为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表现在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体系的建立、跨区域的公共事务管理及区域基础设施的供给等方面。制度因素是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及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等,而制度变迁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一体化 制度变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洪庆 朱荣林
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市场一体化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 ,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为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纵观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过程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可知 :经济一体化是在制度创新的条件下逐渐发展的。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论述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必须的制度安排 ,即从宏观 (国家 )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 ;中观 (行业 )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 ;微观 (企业 )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关键词:
制度创新 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洪梅 刘力臻
当前,对于市场经济发展已相对滞后的东北地区而言,要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异,重振雄风,必须进行跨越式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优路径。根据对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来分析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具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日可待的。
关键词:
东北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行性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勇
当前,在我国一体化市场制度的构建中,地方政府成为制度变迁的“中间抵制”力量。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探寻突破地方政府“中间抵制”的可行途径,并对实现我国经济运行模式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提出作者的见解。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德泉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本文拟就其国际投资效应作初步的探研,以其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投资规模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起着刺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成员国之间的投资规模扩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消除或减少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障碍,使各成员国之间实现了产品的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云中 刘泽云
中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有效度量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政策,推进一体化的进程。本文通过观察各个区域间经济波动一致性程度的变化来度量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构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并由此刻画了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变化轨迹。
关键词:
一体化程度 一体化指数 经济波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澄 王东峰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与必然结果。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一体化组织的理论,然后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提出了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的新视角。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雨 张京祥
面对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的复杂环境以及"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新要求,消除阻碍要素流动与配置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更为迫切。但是如何深刻地观察和衡量制度壁垒的空间效应在实践中是一个难题,也缺乏相应的有效理论支撑。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带来了研究焦点从"物与结构"向"制度"转变,文章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距离"概念引入区域空间经济研究中,认为由于地方之间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差异所导致的"制度距离",为区域空间经济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测度方法。文章揭示了区域空间发展中制度距离的作用机制,初步构建了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分析解释框架,基于制度距离与空间距离建立了二维分析象限,分析了三种典型的区域空间效应表征类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伯伟 温祁平
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东盟经济一体化沿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路径演进和深化。东盟在东亚经济合作格局中的地位也随着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不断变迁。由原先的"被动追随者"到"积极参与者",再到"中心主导者",其地位逐步提升。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是东盟地位提升的根本原因。它为东盟国家带来了更多的特殊利益,对于东亚经济合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东盟 地位 经济一体化 演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龙
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是世贸组织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该制度包括区域一体化的内在条件、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外的关系、对区域一体化的审查监督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安排等四个方面。符合这些要求的区域一体化可以构成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我国与东盟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和顾及世贸组织的这一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士成 朱洪兴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制度瓶颈,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化程度低,与行政区划相关联的制度安排以及基于市场经济合作制度的缺失割裂了区域市场,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推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区域合作制度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构建区域合作制度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市场与政府等几方面的关系。基础制度环境、规划和政策、制度实施机制形成区域合作制度的基本架构。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一体化 制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吉富星 樊轶侠
财政制度安排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实践看,财政制度安排主要着力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税收征管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一体化等方面。现行的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区域规划与财税政策、要素市场与财政支持、传统税制与税收利益、资源环境与生态补偿等综合性因素相互交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财政制度应调动各地方政府积极性,引导地方行为模式转变,着力推动财政总量、财政结构、财政工具、支撑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