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3)
2023(14488)
2022(11910)
2021(10951)
2020(9252)
2019(21424)
2018(21409)
2017(41593)
2016(22963)
2015(25750)
2014(26037)
2013(25671)
2012(23685)
2011(21460)
2010(21855)
2009(20834)
2008(21038)
2007(19414)
2006(17319)
2005(15965)
作者
(67140)
(57010)
(56298)
(53774)
(35655)
(27028)
(25485)
(22087)
(21369)
(20076)
(19230)
(18866)
(18109)
(17897)
(17849)
(17567)
(17115)
(16588)
(16376)
(16328)
(14405)
(14027)
(13901)
(13017)
(12898)
(12770)
(12648)
(12548)
(11551)
(11344)
学科
(98763)
经济(98636)
(72951)
管理(67155)
(52365)
企业(52365)
(48417)
方法(40088)
数学(34205)
数学方法(33870)
农业(31876)
(27381)
业经(27016)
中国(26642)
(25254)
(20333)
地方(19074)
(17796)
(17395)
银行(17357)
(17293)
贸易(17285)
(16798)
(16534)
(16261)
财务(16219)
财务管理(16174)
(15662)
金融(15658)
企业财务(15406)
机构
学院(337249)
大学(336641)
(142748)
经济(139788)
管理(128549)
研究(114118)
理学(110490)
理学院(109295)
管理学(107496)
管理学院(106886)
中国(89482)
(72077)
(70737)
科学(68947)
(67749)
(58649)
农业(55577)
业大(53774)
中心(53420)
(53160)
财经(52881)
研究所(52797)
(47934)
北京(44158)
经济学(44021)
(43572)
师范(43115)
(41325)
(39949)
经济学院(39670)
基金
项目(218127)
科学(172146)
研究(160722)
基金(159099)
(138326)
国家(137098)
科学基金(117186)
社会(103700)
社会科(97907)
社会科学(97878)
(85520)
基金项目(84393)
自然(74042)
教育(73281)
自然科(72297)
自然科学(72277)
(71069)
自然科学基金(71037)
编号(66506)
资助(63723)
成果(54871)
(49409)
重点(49140)
(47593)
课题(44995)
(44823)
(44027)
国家社会(43080)
教育部(42154)
创新(41993)
期刊
(166532)
经济(166532)
研究(99895)
(72687)
中国(69049)
(53832)
学报(53810)
科学(50032)
农业(48387)
管理(45185)
大学(41635)
学学(39500)
(35960)
金融(35960)
教育(33160)
业经(31480)
技术(27998)
财经(27064)
经济研究(24556)
(24207)
问题(23585)
(23240)
(18411)
世界(17344)
技术经济(16974)
农村(16142)
(16142)
理论(15920)
(15726)
经济问题(15615)
共检索到51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于洪彦  刘金星  杜金亮  
本文基于结构化理论分析,认为制度变迁与农户经营行为具有互为使动的关系,农户对于制度制约不仅仅是被动的遵从,而是在经营行为中进行能动的反应。在社会转型中,农户的经营行为除了受生存动机驱动之外,还有发展和公平性方面的诉求。制度变迁应该能够提高农户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并能够满足农户的制度公平性预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丽  郑文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江丽  郑文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从农地私有到集体所有,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和农地确权阶段这四个阶段。在农地的确权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农户是确权制度的参与者,政府和农户的态度是该项制度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演化博弈论和文献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政府执行确权政策的积极性与农户对确权的参与性在确权的过程中是会相互演化而达成不同的策略,而农户对确权的参与度和政策认知度和政府的积极性仍不高,确权纠纷的解决更需要双方的配合,由此提了三点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洪玉  翟印礼  
一直以来,产权制度成为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阐述集体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及特点,分析了产权稳定性和产权结构变化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的影响,并总结了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为林业制度创新带来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超丽  陈伟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跃生  
利用1982年以来的4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揭示当代不同制度环境中城市家庭户结构的状态和变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尚占主导,城市常住人口身份具有单一性。1982年和199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一时期城市家庭户核心化趋向突出,职工家属迁移限制放松使单亲核心家庭占比降低,生育控制政策则使夫妇核心家庭占比提高。1992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城市发展加速,常住人口身份逐渐多样化,福利分房向住房商品化转变。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家庭户中核心家庭占比总水平继续处于高位,但家庭核心化趋向受到抑制。2000年后,生育控制、社会养老保障、住房改革等制度对城市家庭户结构的深度影响开始显现,同时,城市人口身份多样性更为突出,城市家庭核心化水平虽然降低,但家庭小型化状态并未改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理论涵义是,微观层面上的资源配置是经济当事人经由平等自愿的交易过程实现的。只要完备的信息即没有交易费用的经济或“科斯的世界”尚不存在,那么,人们就只能通过明确界定产权来克服外部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理论上的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固然可以得到产权因素退出的结论,即无论产权归属何方,通过当事人协商交易的途径可以达到同样的最佳效果,但这种理论命题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的逻辑关系,而在于交易费用是经济生活的基本现象。它的存在表明,任何意义上的经济效率,总是与一定的产权形式相关联的。包括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在内的整个产权制度及其演进状况,是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涛  
近年来,全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金融发展迅速,农业产业调整取得显著效果。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农村金融中的重中之重,农户收入增加不仅是深化改革农村金融的着力点,也是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生活水平的中心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户在贷款之中存在的需求与困难,并有针对性地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红宇  
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 ,从政治表现角  度观察 ,土地制度变迁获得了不同经济当事人“同意的一致性” ;从经济发展角度观察 ,   制度变迁促进了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改造 ,引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流动 ,实现了农业与  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 ;从制度创新角度观察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交  易规则选择等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理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爱凤  
"两分两换"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的实践内容,是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其改革的成功与否都将对当前形势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农户作为参与"两分两换"的微观主体,了解农户对"两分两换"的参与意愿等信息反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对统筹城乡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当前形势下农户参与的内在机理及其制约因素,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推进改革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万俊毅  
"公司+农户"经营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方式。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签约双方力量的非对等性、契约本身的不完善性以及契约执行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等因素内生了"公司+农户"经营组织的风险。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各级龙头企业遴选标准、加强契约治理、重视关系治理、优化社会制度环境等手段是实现"公司+农户"经营组织制度变迁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丰雷  蒋妍  叶剑平  朱可亮  
土地调整是中国农地制度的重要特征,中央"不得调地"政策是否得到农民支持是影响其实施效果的一个关键。本文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1999~2010年5次17省份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中农户态度的时序变化、地区差异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农民对中央"不得调地"政策的态度是复杂的,但是明确表示"支持"的比例显著高于"反对"的比例。面对土地调整和中央"不得调地"政策,农户同时具有公平和效率两方面的考量,并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效应"。人均GDP提高和人均耕地面积增加,会降低农户对土地社保功能的依赖,从而提高农户对中央政策的支持率;进行过土地或副业投资的农户更倾向于支持中央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迎珍  
小规模经营无力承担高昂的交易费用是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发生变迁的主要诱因。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降低交易费用的有效制度安排,但在这一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如何进行路径和模式选择是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先萍  李正友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结构变迁的角度,验证我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时期收入差距与经济结构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表明,制度性障碍及各种类型的结构反差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消除城乡、产业及地区等结构变迁中的反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艳玲  
农村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由老农保发展到新农保,并将从制度全覆盖发展到人员全覆盖。文章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作为切入点,基于多源流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框架,分别对农村养老保险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与政治源流及政策之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根源动力和推动新的政策议程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