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0)
2023(11068)
2022(9078)
2021(8300)
2020(7133)
2019(15812)
2018(15744)
2017(30712)
2016(16626)
2015(18287)
2014(18247)
2013(18232)
2012(16537)
2011(14790)
2010(15181)
2009(14814)
2008(14951)
2007(13855)
2006(12549)
2005(11519)
作者
(46579)
(39566)
(39206)
(37011)
(24837)
(18793)
(17552)
(15195)
(14894)
(14027)
(13497)
(13127)
(12715)
(12565)
(12316)
(11700)
(11541)
(11482)
(11397)
(11237)
(9953)
(9763)
(9526)
(9183)
(8867)
(8831)
(8783)
(8760)
(7868)
(7758)
学科
(89613)
(73799)
经济(73673)
(72843)
企业(72843)
管理(66199)
(45625)
农业(30322)
业经(29693)
方法(28860)
(28473)
(21945)
数学(21174)
数学方法(21016)
(20566)
财务(20547)
财务管理(20522)
企业财务(19502)
中国(18053)
(17092)
技术(16382)
(15578)
(14157)
体制(13956)
(12712)
(12572)
贸易(12565)
(12273)
理论(12126)
地方(11808)
机构
学院(246980)
大学(238593)
(109993)
经济(108043)
管理(101978)
理学(87653)
理学院(86898)
管理学(85914)
管理学院(85469)
研究(76505)
中国(63697)
(53620)
(53145)
(48485)
科学(42551)
财经(41508)
农业(40220)
(39580)
业大(38554)
(37654)
(37510)
中心(36112)
研究所(33236)
经济学(32587)
(30178)
经济管理(30007)
财经大学(30001)
北京(29673)
经济学院(29430)
商学(28393)
基金
项目(157158)
科学(126765)
研究(119186)
基金(116657)
(99208)
国家(98171)
科学基金(86898)
社会(79929)
社会科(75491)
社会科学(75471)
(63073)
基金项目(62298)
自然(54010)
自然科(52774)
自然科学(52761)
教育(52605)
自然科学基金(51910)
(50087)
编号(48467)
资助(46051)
成果(38073)
(37357)
(36748)
(35909)
(35779)
重点(34500)
(34441)
国家社会(33149)
创新(32644)
课题(32152)
期刊
(134753)
经济(134753)
研究(72269)
(56729)
中国(50010)
(45230)
管理(40518)
农业(37774)
科学(33881)
学报(32471)
业经(28846)
(27204)
金融(27204)
大学(26995)
学学(26202)
技术(21995)
财经(21261)
(19309)
经济研究(19022)
(18306)
问题(18271)
教育(17155)
农村(14724)
(14724)
技术经济(14629)
世界(14132)
农业经济(13997)
现代(12829)
(12805)
财会(12779)
共检索到377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光聪  
我国农业发展导致的环境巨变 ,使得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环境的分析 ,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大才  
2 0多年的中国农业改革经过实践检验 ,是成功的。但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农业改革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本文认为关键是前一轮农业改革的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制度环境了 ,需要进行改革策略的调整。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 ,其次对前一轮改革模式的绩效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评析 ,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制度变迁的策略和方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长云  
一、引言 近年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农村金融需求格局的变化。一是单个农户和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规模迅速扩大,农村资金的需求总量显著增长;二是农村金融需求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国龙  林金忠  
基于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人均农业就业人口生产总值(PEO)、农业单位投资产值(PIO)以及农业单位面积产值(PAO)作为农业转型的衡量指标,使用人均经营耕地面积(PCA)作为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衡量指标,通过静态面板估计和动态面板估计的方法分析农业土地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的变化对人均农业就业人口生产总值和农业单位面积产值的增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对农业单位投资产值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张微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建构与学科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学科结构的变迁伴随着社会发展历经院系调整、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以及知识体系构建三个发展阶段。影响我国学科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同构逻辑下的制度缺失、认知逻辑下的认知局限和积淀逻辑下的路径依赖。重构学科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以政策为主线,坚持面向未来、统筹前瞻布局,服务社会需求、促进交叉融合,突出内涵建设、回归制度逻辑实现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同构共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春玲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农业赋税制度的简要考察,揭示出中国赋役制度发展的总格局与轨迹,即始终走不出改革的形式与实质相背离、人民负担越来越重的怪圈,其原因在于历代当政者并未解决好税制设计的出发点及指导思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目前的改革在理论上具备了最终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旭光  
运用权利配置影响资源配置的作用机理分析建国后农业制度变迁的脉络,表明我国农业资源配置低效的症结在于土地权配置。现阶段土地权配置的重心是激活土地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完善和多样化流转,并以此带动户籍管理、民主管理、农村金融、公共服务等综合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锋  
当前,实现农业现代化面临着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从业人数减少及人地矛盾凸显等严峻挑战,而单纯依靠化肥、农药、农业机构等农业技术进步对土地单产的增长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推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以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心、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大力培育专业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土地流转并构建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黄英君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的梳理,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从历史的角度展开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全方位研究,从国家层面来研究和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变迁与创新。通过这种制度分析,形成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的一个清晰认识和准确把握,探索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及其制度创新的特定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创新的未来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树  兰澄世  
一、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产生农业产业化(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的概念首先由山东潍坊市于1993年提出,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质是用一系列或松或紧的长期契约关系取代一些临时性的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大才  
由于制度供给的边际效率开始递减,向后累积的制度变迁成本已无法再递延,核心制度已经障碍了增量制度的安排,农业制度变迁经验已趋成熟,农村经济主体对新制度的需求日益增强,因此,必须及时将农业制度变迁从诱导性制度变迁向强制性制度变迁转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华萍  赵永行  张宝兵  
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农业制度的变迁中出现了几次较大失误,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环境问题不仅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寻求我国农业发展的对策,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促进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邵俊岗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土地制度、经营制度、组织制度变化对农业技术变化的影响,研究了农业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的相互关系,认定制度变迁与技术变化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王晟  
一、已有的研究成果(一)工业化带动模式。1.刘易斯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如何使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刘易斯等人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该模型只适用于有劳动力剩余的发展中国家。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