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96)
- 2023(14375)
- 2022(11632)
- 2021(10828)
- 2020(9037)
- 2019(20388)
- 2018(20091)
- 2017(37825)
- 2016(20780)
- 2015(22878)
- 2014(22640)
- 2013(22216)
- 2012(20045)
- 2011(18073)
- 2010(18353)
- 2009(17663)
- 2008(17828)
- 2007(15994)
- 2006(14694)
- 2005(13610)
- 学科
- 业(87648)
- 济(84480)
- 经济(84331)
- 企(80988)
- 企业(80988)
- 管理(80252)
- 财(31634)
- 方法(31047)
- 业经(30978)
- 农(28699)
- 制(24473)
- 务(22077)
- 财务(22055)
- 财务管理(22025)
- 中国(22016)
- 数学(21944)
- 数学方法(21705)
- 企业财务(20894)
- 农业(20374)
- 学(19286)
- 体(18778)
- 技术(18219)
- 划(17698)
- 理论(17334)
- 和(16942)
- 策(16493)
- 环境(16319)
- 体制(15950)
- 地方(14309)
- 银(14229)
- 机构
- 学院(296159)
- 大学(292972)
- 济(122518)
- 经济(120108)
- 管理(115478)
- 研究(100564)
- 理学(97632)
- 理学院(96610)
- 管理学(95306)
- 管理学院(94751)
- 中国(79980)
- 财(63386)
- 京(62558)
- 科学(59882)
- 农(52592)
- 所(50800)
- 江(48195)
- 财经(48086)
- 中心(45421)
- 研究所(45359)
- 经(43545)
- 业大(42799)
- 农业(40963)
- 北京(39447)
- 经济学(37128)
- 州(37091)
- 范(36687)
- 院(36532)
- 师范(36245)
- 财经大学(35384)
- 基金
- 项目(189716)
- 科学(151120)
- 研究(140730)
- 基金(138490)
- 家(120714)
- 国家(119625)
- 科学基金(103543)
- 社会(90993)
- 社会科(86031)
- 社会科学(86007)
- 省(75014)
- 基金项目(72695)
- 自然(66194)
- 自然科(64563)
- 自然科学(64540)
- 教育(64101)
- 自然科学基金(63460)
- 划(62315)
- 编号(55731)
- 资助(55021)
- 成果(46029)
- 重点(43290)
- 创(42667)
- 部(42171)
- 发(41339)
- 业(41082)
- 制(40770)
- 课题(39252)
- 创新(39102)
- 国家社会(37824)
- 期刊
- 济(149809)
- 经济(149809)
- 研究(91488)
- 中国(66242)
- 财(54197)
- 农(49674)
- 管理(49657)
- 学报(44842)
- 科学(43211)
- 大学(34821)
- 农业(33342)
- 教育(32948)
- 学学(32879)
- 融(29961)
- 金融(29961)
- 业经(26347)
- 技术(26016)
- 财经(24947)
- 经济研究(22611)
- 经(21665)
- 业(19838)
- 问题(18876)
- 技术经济(15419)
- 现代(14936)
- 财会(14778)
- 版(14307)
- 世界(14098)
- 贸(13953)
- 会计(13754)
- 科技(13388)
共检索到464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群慧 白景坤
本文基于组织生态学视角,构建制度变迁、组织转型和国有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模型,从观念、制度、结构和战略四个方面剖析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组织转型成长的路径。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是推动国有企业组织转型和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受到国有企业生态位变化的调节。在制度变迁影响国有企业组织转型的过程中,当国有企业已经被放到市场中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时,如果生态位未能及时调整,组织转型将呈现脱耦特征,国有企业也将因安于现状而失去持续成长的动力。本文研究的政策意义:新时期国有企业组织转型的重点是战略转型,应从宏观层面打破行政性垄断,清理和修订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过渡性保护措施,增强组织转型的持...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国企改革 种群生态位 组织转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燕
从制度变迁看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陈燕目前,我国企业制度改革进入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攻坚阶段。然而,我国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发展,困难仍然很大,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借鉴世界上先进的理论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国有企业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次改革定位,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仍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强、业务分散、监管较弱、产品和服务价高量少等问题。新时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需进行国有企业再定位,继续减少数量,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劲光 高静美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自1978年以来20余年的艰难改革之路,终于初步实现了由点到面、有目的、分阶段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这期间的企业制度也先后经历了从单一的传统国有企业制度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的大变革。国有企业改革所要改革的对象就是国有企业的制度,二者的研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企业制度的变迁发展不仅反映了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演进逻辑,而且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改革的问题和难点,所以文章从企业制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改革逻辑、各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作用以及其行为的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企业制度 公司治理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洪曙 叶剑明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就一直是政府及经济学界的核心议题。在这一历程中,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利润留成、利改税和承包经营的改革实验,但效果并不理想。在1993年以后,又确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指向的股份制改造。其主要指导思想是只要改变国有制的实现形式,如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就可以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其主要对策就是成立国资委、大力进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全面实行两权分离的公司制。本文的研究是想证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方涛 柯进生 王菁 赵文利
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制度选择方涛,柯进生,王菁,赵文利一、问题提出的背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核心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并且能在经济过程中高效率地运行。但是,现实中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却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传谌 陈黎黎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是新时期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时代契合度的比较分析,提出传统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三层次维度分类体系有必要引入党建和经理人制度等新范畴作为中观维度,以党建工作为平台树立国有企业开拓创新意志,以经理人制度为基础树立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意识。与此同时,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与TPP、TTIP等国际市场规则相适应,政府应当加紧推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由履行向制度内化转型,将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升级到2.0版本,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宣传、打造"优质企业"品牌效应,以便融入国际市场秩序、引领制定
关键词:
分类改革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制度内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泽荣
中国改革进入第三个阶段 ,国有企业改革仍是基本内容之一 ,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及 2 5个基本特征 ,提出目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七大问题 :(1)实行政企分开 ;(2 )改革企业经理由政府任命制度 ;(3 )剥离企业社会职能 ;(4 )改革企业的劳动制度 ;(5 )对企业的组织进行改革 ;(6)大中型企业头脑与肢体分离 (即总部与生产厂分离 ) ;(7)把企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知识和知识创新发展的轨道。作者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卓元
本文系从深化国企改革的角度,看政府职能的转换和公共政策的变迁。(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职能应集中在提供纯公共产品和一些重要的准公共产品,调控宏观经济使其健康运行,防止两极分化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政府履行上述经济职能,实施公共政策,有些要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实现,有些则不需要建立国有企业而通过采取其它手段来实现。(3)在改革过程中,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政府公共政策的调整,政府把市场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部分交给市场,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国有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以,对一般城市来说,除涉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大型骨干企业外,还要保留国有或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思想不断变迁。改革的第一阶段,要求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改革的第二阶段,是学习农村承包制经验,推行企业承包制。在确定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改革的第三阶段是全面的股份制改革。目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混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的区别。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非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国有企业,只有公营企业。用公营企业充当国有企业,混淆公营与公有,以取消国有企业的存在,这对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是最严峻的现实问题。明确区分国有企业与公营企业,并明确地将目前处于非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制度演化为规范的具有国家一般性质要求的公营企业,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建设现...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改革 公营企业 承包制 股份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瓶颈”。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雄厚和人力资源丰富的诸般优势。但他们为何目前都缺乏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就是标准化准则。人类的所有行为都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社会活动的标准化准则。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确定个人、企业、家庭和其他决策单位作出行动路线选择的选择集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企业实际上是建立在规则和行为准则上的规制结构。制度对个人和集团行为的统一协调作用代表了人际交易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瑞堂
国有企业改革与产权制度创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周瑞堂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探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渐进式的方式向市场经济方向推进了十几年,在此过程中,国企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也是制约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难点和重点所在。目前,关于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茂松
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在国家通过政权力量实施的各种商业规范的保护下,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生产与经营行为的一套交易机制。由于市场交易反映的是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交易机制实际上是由一套交易规则(原则)组成的。各市场主体可依据这套规则形成某种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可能达到的利益目标),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里,交易规则的核心又是产权规则,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且也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有企业改革与效率》课题组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热点问题和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滞后环节。在我国,1987年广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后,始终未能推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未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新的实质性进展。因此,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涛
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冯涛改革开放18年来,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来抓,政府、企业及理论界也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形成了诸多理论观点和改革方案。但时至今日,国有企业的改革难的问题仍然困绕着人们。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难?为什么国有企业改不动?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