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7)
- 2023(14450)
- 2022(12152)
- 2021(11177)
- 2020(9190)
- 2019(20943)
- 2018(20719)
- 2017(38859)
- 2016(20924)
- 2015(23788)
- 2014(23780)
- 2013(23681)
- 2012(22502)
- 2011(20773)
- 2010(21000)
- 2009(20012)
- 2008(19961)
- 2007(18168)
- 2006(16680)
- 2005(15777)
- 学科
- 济(106330)
- 经济(106203)
- 管理(71188)
- 业(59758)
- 企(49336)
- 企业(49336)
- 方法(34265)
- 中国(32399)
- 数学(29193)
- 数学方法(29007)
- 财(27379)
- 地方(26893)
- 农(24803)
- 制(23692)
- 业经(23118)
- 银(18971)
- 银行(18956)
- 贸(18428)
- 贸易(18411)
- 行(18276)
- 学(18111)
- 易(17842)
- 融(17800)
- 金融(17797)
- 农业(16475)
- 地方经济(16137)
- 体(16077)
- 环境(15899)
- 发(14938)
- 务(14807)
- 机构
- 大学(307576)
- 学院(305832)
- 济(142660)
- 经济(139874)
- 管理(115048)
- 研究(114367)
- 理学(95022)
- 理学院(93883)
- 管理学(92843)
- 中国(92530)
- 管理学院(92207)
- 财(70486)
- 京(67383)
- 科学(62738)
- 所(57761)
- 财经(52850)
- 研究所(51178)
- 中心(50998)
- 江(48353)
- 经(47913)
- 经济学(45568)
- 农(44208)
- 北京(44074)
- 院(40840)
- 经济学院(40516)
- 范(39747)
- 师范(39416)
- 财经大学(38907)
- 州(37996)
- 业大(36921)
- 基金
- 项目(186722)
- 科学(148225)
- 研究(141419)
- 基金(137086)
- 家(117948)
- 国家(116962)
- 科学基金(99985)
- 社会(94285)
- 社会科(89575)
- 社会科学(89555)
- 基金项目(70713)
- 省(69920)
- 教育(63591)
- 自然(59451)
- 划(58916)
- 自然科(58021)
- 自然科学(58008)
- 自然科学基金(57012)
- 资助(56395)
- 编号(55230)
- 成果(47192)
- 发(45257)
- 部(43169)
- 重点(42526)
- 国家社会(40499)
- 课题(40034)
- 制(39203)
- 创(38234)
- 教育部(37764)
- 发展(37439)
- 期刊
- 济(177309)
- 经济(177309)
- 研究(106037)
- 中国(73316)
- 财(56918)
- 管理(50025)
- 农(42216)
- 科学(41633)
- 学报(40745)
- 融(36808)
- 金融(36808)
- 大学(32613)
- 教育(31815)
- 学学(30427)
- 经济研究(28922)
- 财经(28506)
- 农业(28226)
- 技术(27301)
- 业经(25358)
- 经(24788)
- 问题(22468)
- 贸(19393)
- 世界(18579)
- 国际(18108)
- 业(16916)
- 技术经济(16690)
- 现代(14868)
- 经济管理(14286)
- 经济问题(13953)
- 统计(13652)
共检索到50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文波 柯华
对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见解。尝试从近代制度变迁与政府管理作用角度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发现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宏观上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变迁以及政府管理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造成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混乱。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管理 经济发展 近代中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晋文
1913—1926年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新制度经济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与政府的制度变迁进行研究,既肯定其积极作用,也指出不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陆兴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英
民营银行业作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中发展较为成功的行业,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说明:银行须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与政府保持相对独立性,银行业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的支持,银行要以工业发展为基础、以信用制度、社会安定为保障等。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民营银行 制度变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刚 许跃辉
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现象,既不符合"华盛顿共识"标准,也无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被称为"中国增长之谜"。这里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市场、制度和利益集团等组织在内的分析框架,并引入准中性政府的概念,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增长之谜。准中性政府是一个在短期内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有偏向的政策,但是利益集团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导致政府无法在长期内偏向某一固定集团。也就是说,准中性政府具有短期内有偏、长期内无偏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而准中性政府通过制度变迁的方式使中国经济增长获得强大
关键词:
准中性政府 制度变迁 包容性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春超 余静文 胡继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处于大体增加的趋势。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差距的原因。我们认为,其根源于政府理念的调整和由之形成的政策差异。这一基本趋势的形成根源于政府理念,政府理念的调整导致了不同区域政策制度的形成,以致于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区域政策。改革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主要包含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总体战略和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政策等。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处于变动中。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87-2007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数据考察了各地区的变异系数,并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差距变动的原因从政府理念和政策制度变迁的角度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华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国际资本流动的估算(1894-1938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利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尚无能力进行对外投资,所以当时的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只是外国资本在中国国境的流入与流出,而不是外国与中国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间发生的国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本文旨在从金融思想的角度切入,梳理孙中山先生的金融思想及主张,明确其金融建设思想的具体逻辑;进而从孙中山金融思想的个案出发,探讨近代金融思想的政策化问题,即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说明政治人物经济思想与主张的政策化是近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孙中山金融思想中的政府主导特质,不仅反映出后发国家经济思想中的赶超意识,而且是特定经济发展时期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思想产物,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影响。
关键词:
孙中山 金融思想 近代中国 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蔡晓珊
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部制度变迁史,从改革开放前禁止民营经济到改革开放初期默许民营经济复苏,再到承认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合法地位,最后到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些都是国家根据民营经济不同时期的特点,适时地推动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诱导民营经济向良性方向变迁的过程。文章通过回顾关于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对珠三角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制度分析,进一步探讨民营经济在珠三角地区发展改革时期的出路。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政府行为 民营经济 珠三角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金华
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微观主体的共同诉求、上级政府的直接推动,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南邵东民营经济发展为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变迁的动力、轨迹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绩效。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变迁 民营经济 绩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斌 关永强
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在理论和现实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由梁华博士撰写的《外国在华直接投资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一书深入研究了近代史中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丰富和深化了近代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资企业"挤出效应"的认识。从经济史的角度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扩展:一是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继续深化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中关键变量的实际效应,揭示其政策含义。二是以历史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与理论总结,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讨论与研究。三是利用典型地区或行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近代 中国 东道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在新中国60年历程里,一方面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第一产业产值由1949年占总产值的70%下降到2008年的11%;城镇人口由1949年占总人口的11%上升到2008年的46%;全国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2008年22698元。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革: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然后又在1978年以后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本文试图解释这种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美]保罗·G.黑尔 赵阳
本文通过对转型国家的横向比较分析,认为转型国家的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转型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宏观经济稳定、稳定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府,但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发展则取决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所以转型国家应重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发展 转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了经济近代化的历程。由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化,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以及在经济组织和制度安排上的变迁和重组。本文从近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制度供给与需求变动的视角,对商会产生的历史原因、特征及其历史作用展开新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