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3)
- 2023(18092)
- 2022(15347)
- 2021(14088)
- 2020(11697)
- 2019(26616)
- 2018(26012)
- 2017(49924)
- 2016(27062)
- 2015(29716)
- 2014(29037)
- 2013(28742)
- 2012(27031)
- 2011(24731)
- 2010(24712)
- 2009(23010)
- 2008(22806)
- 2007(20236)
- 2006(18075)
- 2005(16637)
- 学科
- 济(117592)
- 经济(117380)
- 管理(78569)
- 业(74357)
- 企(58609)
- 企业(58609)
- 方法(48688)
- 数学(41798)
- 数学方法(41484)
- 中国(36731)
- 农(35641)
- 财(31042)
- 业经(27439)
- 制(26382)
- 地方(26139)
- 贸(24263)
- 贸易(24244)
- 易(23578)
- 农业(22565)
- 学(21432)
- 银(20580)
- 银行(20531)
- 融(19908)
- 金融(19905)
- 行(19769)
- 体(17904)
- 环境(17877)
- 务(17292)
- 财务(17256)
- 财务管理(17215)
- 机构
- 大学(383264)
- 学院(380061)
- 济(167194)
- 经济(164175)
- 管理(145099)
- 研究(136979)
- 理学(124505)
- 理学院(123085)
- 管理学(121333)
- 管理学院(120615)
- 中国(106782)
- 京(82056)
- 科学(80051)
- 财(79397)
- 所(69067)
- 农(67359)
- 研究所(62208)
- 中心(62155)
- 财经(61857)
- 江(57044)
- 经(56404)
- 业大(55794)
- 经济学(52635)
- 农业(52600)
- 北京(52256)
- 院(48985)
- 范(48972)
- 师范(48408)
- 经济学院(47377)
- 财经大学(46050)
- 基金
- 项目(252326)
- 科学(200384)
- 基金(186850)
- 研究(183516)
- 家(164059)
- 国家(162705)
- 科学基金(138860)
- 社会(122804)
- 社会科(115918)
- 社会科学(115888)
- 基金项目(97891)
- 省(95662)
- 自然(87173)
- 自然科(85191)
- 自然科学(85166)
- 自然科学基金(83718)
- 教育(82733)
- 划(81649)
- 资助(75761)
- 编号(71756)
- 成果(59765)
- 发(57662)
- 部(57357)
- 重点(57357)
- 创(52797)
- 国家社会(52314)
- 课题(49784)
- 制(49759)
- 教育部(49595)
- 创新(49558)
- 期刊
- 济(187085)
- 经济(187085)
- 研究(118285)
- 中国(82295)
- 农(62776)
- 学报(61279)
- 财(60772)
- 科学(57053)
- 管理(54726)
- 大学(47251)
- 学学(44444)
- 农业(42351)
- 融(40525)
- 金融(40525)
- 教育(37856)
- 财经(31805)
- 经济研究(31402)
- 业经(30505)
- 技术(29551)
- 经(27389)
- 问题(25191)
- 业(22999)
- 贸(22118)
- 世界(20094)
- 国际(19279)
- 图书(18350)
- 技术经济(18194)
- 版(18024)
- 商业(17333)
- 统计(17074)
共检索到588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正波 王凡凡
近年来,国家不断释放出积极发展社会组织的信号,社会组织在提供差异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通过构建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图,从理论上分析制度变迁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与社会组织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不同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影响也表现出不同;制度变迁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对社会组织的影响还存在区域差异。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动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社会组织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菊 邓昂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君 彭正波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等领域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会组织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文章从制度环境、公共服务"供给-需求"的角度解释了社会组织发展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采用200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区层面制度环境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需求状况对于社会组织发展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具体因素各不相同;社会组织的发展嵌入于其所处的地方社会情境之中,它不仅反映了地区的公共服务的供需状况,还受到地区公民政治参与程度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君 彭正波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等领域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社会组织发展也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文章从制度环境、公共服务"供给-需求"的角度解释了社会组织发展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采用2005-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地区层面制度环境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需求状况对于社会组织发展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三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具体因素各不相同;社会组织的发展嵌入于其所处的地方社会情境之中,它不仅反映了地区的公共服务的供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岑聪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关键词:
经济制度 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先进 王登礼
中国各地区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宏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自身因素外,哪些宏观因素与一个地区内的社会组织发展是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对2007年-2014年31个省级区域内社会组织及三种主要社会组织类型面板数据的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论:第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城镇化、高等教育因素与社会组织发展不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三,公益文化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和社会自治组织与社会组织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对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耀军 董钢锋
主流文献认为,在推动技术进步上,重要的是金融发展水平而非金融结构。但根据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只有适宜的金融结构才能够满足不同产业和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的金融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可以从银行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例构成及其大、小银行的相对重要性两个方面来测度金融结构。同时,基于2005-201 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金融发展与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相对地位的提升皆有助于技术进步。因此,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优化金融结构,对于促进技术进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分重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结构 技术进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姚耀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本文基于1998—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分析发现,中国金融发展与创业精神而非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正向联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消除对民营经济的信贷约束及发展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十分重要。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企业家精神 系统广义矩估计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龙志和 蔡杰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3年间30个省市(不包括西藏)及25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各省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中无论从全国还是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产业发展均不存在MAR溢出效应及Jacobs溢出效应,但在全国及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Porter溢出效应。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外生技术溢出对区域产业发展起正向作用,地理因素在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知识外溢 产业发展 区域经济 面板数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业斌 张建中 钟昌标
通过把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分解为"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分析金融抑制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抑制与工业减排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抑制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抑制提高了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进而不利于工业减排。研究结论表明,提升中国工业减排的内在动力,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工业污染 工业减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俊英
在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考察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内地30个省1998-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支出规模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公共支出已经由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公共支出总量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不断下降,但经济建设性支出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公共服务支出总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协调发展效应。据此,本文给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协调 效率 结构 公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抑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卫民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存在前提条件,这一前提条件是金融发展能够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但我国的金融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平衡,金融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1995-2014年我国省际经验数据表明,金融发展抑制了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不仅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降低了资本积累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形成和劳动力投入,对外开放、城市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财政支出则抑制了经济增长。增进资本积累,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促进金融平衡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抑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林辉 付剑茹 刘广瑞
采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下产生显著的差异。检验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分别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提高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受到越多的削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过度的政府干预,从而影响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对金融干预的适度调整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地区金融发展 政府干预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市化、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地区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对企业OFDI的影响——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公众需求偏好表达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最低工资制度对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
国家审计提升政府透明度的实证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区域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水平测度及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来自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党代会周期、地方政府监管力度变化与环境质量——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