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9)
2023(10842)
2022(8603)
2021(7794)
2020(6385)
2019(14201)
2018(14086)
2017(27647)
2016(15244)
2015(16969)
2014(17242)
2013(16356)
2012(14905)
2011(13458)
2010(13800)
2009(13146)
2008(12936)
2007(11887)
2006(10974)
2005(10216)
作者
(41722)
(35063)
(34767)
(33324)
(22466)
(16391)
(15797)
(13415)
(13261)
(12671)
(12021)
(11575)
(11495)
(11306)
(11212)
(10827)
(10401)
(10222)
(10155)
(10106)
(8995)
(8525)
(8491)
(8017)
(8007)
(7911)
(7903)
(7779)
(7049)
(6891)
学科
(57333)
经济(57240)
管理(49819)
(45591)
(37186)
企业(37186)
(20564)
中国(20020)
(19587)
(18993)
方法(17816)
业经(15859)
数学(14967)
数学方法(14718)
农业(12898)
地方(12835)
(12778)
(12157)
(12045)
银行(12033)
(11539)
(10789)
财务(10748)
财务管理(10721)
(10673)
金融(10670)
(10655)
贸易(10648)
(10398)
体制(10283)
机构
学院(210900)
大学(209474)
(90524)
经济(88445)
管理(79589)
研究(74349)
理学(66846)
理学院(66130)
管理学(65082)
管理学院(64669)
中国(58772)
(48059)
(44226)
科学(41151)
(36474)
(35404)
财经(35348)
中心(34369)
(32843)
研究所(32142)
(31953)
北京(27946)
经济学(27820)
(27470)
(27426)
业大(27355)
师范(27241)
(27021)
财经大学(25813)
农业(24957)
基金
项目(133210)
科学(106251)
研究(102584)
基金(96647)
(82782)
国家(82032)
科学基金(70877)
社会(66759)
社会科(63202)
社会科学(63192)
(51640)
基金项目(49638)
教育(46967)
(43055)
自然(42984)
编号(42440)
自然科(41979)
自然科学(41970)
自然科学基金(41229)
资助(38851)
成果(36691)
(31003)
课题(30441)
重点(30105)
(30098)
(29378)
国家社会(27773)
(27574)
(27520)
教育部(26212)
期刊
(111098)
经济(111098)
研究(70272)
中国(49874)
(38366)
管理(32685)
(32676)
学报(27682)
科学(27646)
(26581)
金融(26581)
教育(26007)
大学(22565)
农业(21214)
学学(21109)
业经(18483)
技术(18169)
财经(18020)
经济研究(17363)
(15529)
问题(14566)
(11656)
现代(10561)
国际(10389)
(10105)
世界(9868)
理论(9756)
(9596)
技术经济(9403)
(9258)
共检索到341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苏明  王泽彩  董敬怡  程瑜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并将新型城镇化确定为未来10年到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而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强调,"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宝海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二元论是中国二元结构成因的主流观点。从制度变迁入手推动结构转换成为学术界探索的热点。这种制度变迁理论在改革内容、改革方向和制度变迁决定力量方面达成了共识,建立了城乡制度变迁的分析范式和理论框架,但在理性人的适用范围、制度变迁成本支付问题和城乡居民利益博弈机制建设方面缺乏深入探讨。从理论演进角度总结这种制度变迁理论的进展、查找存在的问题、展望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对于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利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和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始终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三种制度(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变迁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还存在阻碍作用;进一步利用滞后模型分析发现土地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明显,而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为正但并不显著;通过考察新型城镇化与三种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综合效应,得到的结果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差距,可见当前的三种制度已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瓶颈因素。因此,若要不折不扣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挥其刺激内需与推动消费增长的引擎作用,则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映  
"十一五"以来,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矛盾。"十二五"时期,四川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强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征学  
土地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土地制度不仅事关社会长治久安,而且关系执政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土地制度改革,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城市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围绕市场化方向推进,逐步完善土地价格发现机制,凸显土地价值,实现以地生财,为城市基础设施提供建设资金,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围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方向演进,积极开展"还权赋能"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产权交易中收益分配比例,提升农民承担市民化成本的能力。两条路径取得了同样的结果,共同推动城镇化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温来成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之际,城镇建设和发展,对政府财政公共服务的规模、结构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推动财政制度变迁的强大动力。在税收制度领域,需要整合现行地方税种,提升财产税地位,开征若干新税种,构成城镇主体税源,为城镇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工具;在城镇公共投资领域,建立与市场化改革趋势相适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公共定价与收费制度,达到公共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均衡;在预算制度改革方面,解决城镇建设中的公共服务和专项资金安排问题;在社会保障领域,重点解决农民进城后所面临的养老、医疗、失业等问题。因而对政管理制度变迁,就是妥善处理城镇建设中各级政府的职责与利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双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城镇化发展"两个不平衡"、农民工"半城镇化"、"大城市病"、产业集聚、投融资、资源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阐述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然后深入剖析我国公共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难点和不足,最后结合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实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景木南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要客观看待城镇化发展存在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小广  
只有把土地农转非的溢价增长过快和如何公平有效分配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加以研究,进行顶层系统设计,才能真正有效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改革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冬泳  
本文从历史的维度详尽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迁过程及其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归纳与发掘了其中的历史背景、现实约束,并对其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梳理和总结,将对未来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创新产生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永正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切实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但是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主要包括新增公共服务资金短缺、住房供求矛盾、大城市人口总量控制、农民工落户意愿不高和城市粗放发展理念等。只有更新发展理念,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加快相关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才能化解这些困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永正  
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必须切实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但是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主要包括新增公共服务资金短缺、住房供求矛盾、大城市人口总量控制、农民工落户意愿不高和城市粗放发展理念等。只有更新发展理念,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加快相关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才能化解这些困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课题组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农村人口进城后不能享受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一制度壁垒,极大地影响了进城农村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已经成长起来,如再不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将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问题。建议按照循序渐进、统筹城乡、突出重点的基本思路,逐步剥离户籍制度上依附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居住证制度,使之成为公平配置基本公共资源的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敏  张占仓  
河南省属全国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城镇化率较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压力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难题较多,最主要的是人口转移压力大,资金及资源紧张,城市群和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产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能力不强等。考虑到河南省区域广而发展不平衡的严峻现实,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务必要以协调发展为主线,重点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持续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提升小城镇功能,兼顾新农村建设,不断拓宽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断提高城镇产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