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2)
2023(11213)
2022(9326)
2021(8520)
2020(7419)
2019(16446)
2018(16508)
2017(32709)
2016(17712)
2015(19861)
2014(19946)
2013(20110)
2012(18426)
2011(16572)
2010(17060)
2009(16800)
2008(16986)
2007(15721)
2006(14454)
2005(13280)
作者
(50350)
(42254)
(42152)
(39765)
(26584)
(20010)
(18891)
(16292)
(15899)
(15147)
(14424)
(13955)
(13628)
(13454)
(13052)
(12617)
(12342)
(12235)
(12219)
(12086)
(10738)
(10434)
(10196)
(9756)
(9545)
(9520)
(9497)
(9478)
(8429)
(8235)
学科
(90254)
(78785)
经济(78645)
(72684)
企业(72684)
管理(69182)
(46141)
方法(31733)
农业(30441)
业经(30200)
(29032)
数学(24067)
数学方法(23918)
(23786)
中国(21721)
(20171)
财务(20151)
财务管理(20122)
企业财务(19048)
(17502)
技术(17023)
(16411)
(14930)
(14844)
贸易(14835)
(14536)
体制(14137)
(13966)
银行(13956)
(13835)
机构
学院(267407)
大学(260091)
(120730)
经济(118525)
管理(109977)
理学(93848)
理学院(93082)
管理学(92102)
管理学院(91637)
研究(82962)
中国(70245)
(60201)
(53681)
(53506)
财经(46450)
科学(44683)
(42540)
(41903)
(40860)
农业(40638)
业大(39751)
中心(39164)
经济学(35799)
研究所(35725)
财经大学(33641)
北京(33430)
(32884)
经济学院(32427)
经济管理(32049)
商学(30597)
基金
项目(163551)
科学(131177)
研究(126230)
基金(120359)
(101655)
国家(100586)
科学基金(88370)
社会(83930)
社会科(79297)
社会科学(79278)
(64862)
基金项目(64122)
教育(55695)
自然(53732)
自然科(52450)
自然科学(52437)
编号(52351)
(51923)
自然科学基金(51565)
资助(47673)
成果(41865)
(38395)
(37856)
(37796)
(36908)
(35952)
重点(35570)
国家社会(34590)
课题(34546)
创新(33707)
期刊
(147869)
经济(147869)
研究(81582)
(56701)
中国(54287)
(49241)
管理(44062)
农业(37762)
科学(34484)
学报(32713)
(31686)
金融(31686)
业经(30692)
大学(27318)
学学(26280)
技术(24067)
财经(23744)
经济研究(21116)
问题(20525)
(20408)
教育(20186)
(19245)
技术经济(16010)
农村(15113)
(15113)
世界(14627)
农业经济(14404)
(14368)
商业(14036)
现代(14015)
共检索到416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秋  
从制度的角度看,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可归结为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实行制度反哺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工业反哺农业不仅仅是增加财政投入,重点在于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增强农民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能力,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秋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践,尽管各国因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它们无不高度重视工业对农业的制度反哺——这是可供我们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的制度贫困,因此,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在于实行制度反哺,通过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改革和消除所有歧视农民和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制度,促进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凡兰兴  
民生为本,就业先行。世界各国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我国也应采取有力措施,全方位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家虎  
现阶段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措施侧重于收入方面的反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型,通过农村要素培育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易,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要素反哺可以从农村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市民化及农村金融自由化等方面重点实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凡兰兴  
世界各国工业反哺农业有不同的模式与路径,但都很重视开发农民就业渠道,对农民进行就业反哺。这是值得中国借鉴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对农民实行就业反哺,既要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化户籍等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多元就业,又要发展农村和农民教育、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管理,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卜爱华  
我国长期以来的"以农补工"政策导致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与此同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工业化引致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从长远看,反哺农业对工业也是一种长期投资,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都已成熟。单一的反哺方式不足以为农业发展创造长效动力机制,工业反哺农业应坚持多头并进,把人力资本反哺、制度反哺、资金反哺和技术反哺等方面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反哺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端成  
目前我国农民就业领域广阔,不仅可以在家耕田种地,也可以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就业多元化,一方面,部分农民离开农业,有利于减少农民数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较高素质的农民离开农业,又造成农业弱势发展。为促进农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应大力以资本反哺农业。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卫国  
一、工业反哺农业条件成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非常重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从加 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积极推进改 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 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 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宁  
本文在充分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理论以及实践依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反哺农业的类型。结合我国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指出工业反哺农业的切入点是培育农民农外就业的竞争力,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提高农外收入增长的速率。同时,延长农业产业链,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进而达到农内增收的目的。并进一步指出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应以间接反哺为主、直接反哺为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俊杰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政府政策反哺、社会化反哺、农业产业化反哺、城市企业下乡反哺、新型城镇化反哺等不同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可以发现每一种模式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既有各自的不同内涵和优势,又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和特征,其基本经验对我国全面开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俊杰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政府政策反哺、社会化反哺、农业产业化反哺、城市企业下乡反哺、新型城镇化反哺等不同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可以发现每一种模式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既有各自的不同内涵和优势,又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和特征,其基本经验对我国全面开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蓝海涛  黄汉权  
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业关系只宜划分为以农补工和以工补农两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始于工业化中期,并向工业化后期延续。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反哺农业可划分为转折期和大规模反哺期。转折期的反哺政策目标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中心,突出粮食安全地位;反哺力度不大、范围较小,形成点状支持;政策手段的中心为生产领域支持,兼用稳定价格和关税保护;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先行工业化国家提前启动某些农业支持政策。大规模反哺期的政策目标以提高长效性的农业生产能力为主,兼顾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环境;政策种类开始增多、力度加大、范围得到拓展,形成扇面支持;政策手段以土地等基础设施投入、农用生产资料补贴、信贷服务和价格支持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主要从农村居民需求启动效应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府作用机制及其福利效果。本文分别从全局的视角、地方政府的视角、中央政府的视角和人口流动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工业反哺农业处于转折点时的临界值并对这些临界值进行了比较静态分析。尽管工业反哺农业需要付出财政转移支付的成本,但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却可以启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内需,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正确的权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