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4)
2023(15894)
2022(13157)
2021(12161)
2020(10377)
2019(23575)
2018(23421)
2017(45817)
2016(24271)
2015(27190)
2014(26758)
2013(26331)
2012(23869)
2011(21127)
2010(21070)
2009(19879)
2008(19904)
2007(17843)
2006(15716)
2005(14328)
作者
(66798)
(56067)
(56037)
(53011)
(35845)
(26643)
(25423)
(21631)
(21386)
(20067)
(19162)
(18947)
(17786)
(17544)
(17281)
(17166)
(16590)
(16314)
(16159)
(16149)
(13718)
(13541)
(13488)
(13036)
(12713)
(12424)
(12366)
(12235)
(11161)
(10832)
学科
(108750)
经济(108608)
(101161)
管理(94425)
(91867)
企业(91867)
方法(53369)
数学(44291)
数学方法(43864)
(37793)
业经(32870)
(31643)
(27740)
财务(27687)
财务管理(27644)
企业财务(26398)
(25070)
中国(24007)
农业(21890)
技术(20299)
(19344)
环境(18652)
(18560)
(18264)
理论(18002)
(17961)
贸易(17951)
(17442)
(16986)
(16832)
机构
学院(351613)
大学(348476)
(152065)
经济(149342)
管理(149152)
理学(128331)
理学院(127221)
管理学(125548)
管理学院(124875)
研究(103428)
中国(85405)
(75939)
(70590)
财经(60413)
科学(57608)
(54934)
(52601)
(51582)
中心(50549)
(48819)
业大(47290)
经济学(46850)
财经大学(44873)
北京(43541)
研究所(43224)
经济学院(42500)
商学(41609)
(41424)
商学院(41235)
农业(40186)
基金
项目(231353)
科学(186646)
基金(173866)
研究(171148)
(148280)
国家(147062)
科学基金(131239)
社会(113464)
社会科(107894)
社会科学(107868)
基金项目(92111)
(89023)
自然(84347)
自然科(82491)
自然科学(82473)
自然科学基金(81092)
教育(78186)
(73509)
资助(70923)
编号(68302)
成果(53851)
(52423)
(50871)
重点(50608)
(48249)
国家社会(47965)
(47790)
创新(46907)
教育部(46422)
人文(45962)
期刊
(165895)
经济(165895)
研究(99043)
(64937)
中国(63291)
管理(59766)
(46713)
学报(45163)
科学(44819)
(36774)
金融(36774)
大学(36436)
学学(34731)
技术(32571)
农业(31485)
财经(31433)
业经(28470)
(26865)
教育(25774)
经济研究(25631)
问题(21896)
技术经济(19513)
财会(19087)
(18983)
理论(17988)
统计(17201)
商业(17074)
(16901)
现代(16753)
会计(16514)
共检索到518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安娥  余林秀  郭秋实  
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视角,基于制度理论和高阶理论,以201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设计环境信息"漂绿"指数;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漂绿"的外部制度压力与内部高管团队特征整合,检验制度压力和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环境信息"漂绿"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强制性同形制度压力显著抑制"漂绿",规范性同形制度压力影响不显著,模仿性同形制度压力与"漂绿"显著正相关,环境信息跟风"漂绿"现象较普遍。高管团队规模、平均年龄和学历异质性与企业环境信息"漂绿"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平均学历及平均任期与企业环境信息"漂绿"显著正相关。高管团队女性占比和性别异质性在强制性同形压力和模仿性同形压力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漂绿"的过程中均发挥增强型作用,高管团队平均任期和年龄异质性在强制性同形压力和模仿性同形压力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漂绿"的过程中均发挥干扰型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武恒光   徐艳丽  
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随着各级法院环境司法专门化改革试点的稳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庭成为推进区域环境司法完善与绿色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基于环境资源审判庭在各个城市先后设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角度考察环境司法改革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环境司法改革可以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漂绿”行为,以内控制度为代表的风险治理机制以及以潜在诉讼风险、公民维权风险和行政处罚风险为代表的外部风险环境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司法改革发挥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环境司法改革会促进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同时提升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良海  徐德信  章铁生  
会计信息的投资效率功能受到怎样的制度环境约束?本文试图利用中国A股市场进行经验分析。文章选取我国2003~2014年沪深A股市场5298个公司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对制度环境、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负相关,即信息透明度越高,企业投资效率越低;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越高,这一负相关关系越明显。(2)金融业的市场化对信息透明度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展现了我国A股市场企业通过财务信息透明度规避风险、改善投资效率的"自适应"机制,初步彰显了现阶段制度环境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定价与治理功能发挥的正效应。本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倪骁然  朱玉杰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推出融资融券业务为准自然实验,发现企业面对卖空压力会更少地承担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压力对企业风险行为的负向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不会降低风险水平,反而会通过保持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水平以承担风险。本文的发现从风险行为和治理机制的角度验证了卖空压力对企业行为的实质影响,揭示了资本市场压力传导到实体经济的一条路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张倩  
推动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处理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漂绿”风险,金融科技利用科技手段来识别“漂绿”行为,或将成为抑制企业“漂绿”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15—2020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企业的“漂绿”行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对外能够缓解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对内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以此路径抑制了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重污染行业、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金融科技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好。因此,在推动绿色金融平稳运行的过程中,应加强与金融科技业务的有效融合,处理好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督促企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焰朝   杨金凤  
中小投资者保护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具有官方背景的投资者保护机构能否消除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企业信息上的壁垒,达到监督企业行为的目的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以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作用渠道检验表明投服中心持股行权通过改善企业内部信息环境和抑制大股东掏空降低了企业的违规倾向。进一步分析发现:投服中心持股行权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严重违规行为,对企业的一般违规行为影响并不明显;投服中心持股行权对企业违规的治理效应在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国有企业及媒体监督较弱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投服中心持股行权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企业产生威慑效应并发挥监督治理效果,已经成为行政监管等外部监管以外的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有德   徐光华   费锦华  
选取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影响仅在市场制度环境差、行业竞争程度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环保费改税主要通过强化执法规范性以及改变漂绿的收益与风险发挥作用。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环境税的价值效应,推进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建伟  
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上市企业数据,围绕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融资约束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显著抑制了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倾向,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二是从融资约束角度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助于抑制高融资约束企业的金融化倾向,而对低融资约束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由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全要素生产率在促进实体企业经营绩效改善中的作用,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走依靠公司治理改革、运营机制创新、组织管理变革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避免企业过度依赖要素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投入和资本运作来实现规模扩张、利润增加。二是要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金融资源供给结构并提升供给效率,将发挥好全要素生产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与推动企业"去杠杆"有机结合起来,完善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企业价值提升作为经营考核目标,抑制一部分实体企业推行过度金融化的倾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巩鑫  唐文琳  
基于2006-2018年30个国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制度环境对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环境、政府效率等制度环境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制度环境对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当企业规模较小、过度负债程度较高、所在国家制度环境较好时,制度环境可以显著降低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反之,上述影响则不显著;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时,制度环境可以更显著地降低企业过度负债同伴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臣鑫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会计准则变革之一,对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本文以“A+H”股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会抑制企业投资替代动机下的金融化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强化了对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目的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第二,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管理层薪酬激励较强、审计质量较高、短期利润动机较强、金融损益调整程度较大的企业中,新准则实施的上述影响更为显著;第三,新准则实施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替代动机,增强了其预防性动机,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新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 “脱虚向实”。为此,要进一步做好新准则的宣传辅导,引导企业对金融交易进行客观公允的确认与计量,同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督,防止企业利用新旧准则交替中的监管漏洞进行利润操纵等违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光荣  李建标  
自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财务连锁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实证数据表明:财务连锁董事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执行财务连锁董事;财务连锁董事的职业背景影响其盈余管理抑制作用,高校背景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其他职业背景的财务连锁董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展凯  彭方平  
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表现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相结合的混合型通货膨胀,因此,通货膨胀的治理除了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外,还应积极采取其他有效的手段。加强市场竞争能降低通货膨胀吗?本文首次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非线性平滑转换面板模型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垄断势力越强,则企业产品价格变化对成本性冲击的反应更敏感。因此,在当前企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的背景下,应采取积极的反垄断措施,加强市场竞争,从而减缓企业成本转嫁行为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美玲  夏虹  
文章选取2012—2016年沪深两市9 115份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STATA15.0进行回归分析,对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CSR-CG-EM)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企业社会责任与两种盈余管理间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2)在制定内部制度时,要对CSR-CG两者之间的相悖关系做较多考虑,做到双向平衡,这样能够有效防范管理层的投机取巧,防止盈余操纵现象的发生;(3)对较为重视社会责任的公司而言,公司治理会推动这些公司去使用真实业务盈余管理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昀  隋晓敏  
以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分样本组回归结果表明,在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环境较差的企业、代理问题更为严重的国有企业及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上述抑制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融券抑制费用粘性的效用主要出现在不包含企业研发支出的费用中。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范思妤  陈如焰  
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抑制企业避税行为,但这种效应只有当机构投资者在实地调研中向管理层提问个数较多、提问长度较长、或者提问内容针对企业税务活动时才存在。这说明只有勤勉深入、关注企业税务问题的调研才能抑制税收规避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法制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