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8)
2023(17611)
2022(14885)
2021(13782)
2020(11687)
2019(26441)
2018(26329)
2017(50175)
2016(27467)
2015(30774)
2014(30839)
2013(30374)
2012(27720)
2011(24795)
2010(24816)
2009(23290)
2008(22983)
2007(20616)
2006(18360)
2005(16652)
作者
(80103)
(66617)
(66494)
(63013)
(42506)
(31705)
(30104)
(26047)
(25331)
(23962)
(22755)
(22574)
(21318)
(21290)
(20808)
(20264)
(19968)
(19702)
(19212)
(19001)
(16606)
(16567)
(16159)
(15359)
(14934)
(14912)
(14811)
(14669)
(13433)
(13291)
学科
(110631)
经济(110465)
(102564)
管理(97334)
(92497)
企业(92497)
方法(48384)
数学(38226)
数学方法(37776)
(35784)
业经(34227)
(34049)
中国(27868)
(26039)
(25188)
财务(25104)
财务管理(25069)
技术(23936)
企业财务(23789)
农业(23494)
(22654)
理论(21850)
(20474)
(19825)
地方(19740)
(19403)
(18257)
贸易(18246)
(17947)
环境(17761)
机构
学院(395600)
大学(392803)
管理(159169)
(156341)
经济(152909)
理学(136750)
理学院(135308)
管理学(133150)
管理学院(132427)
研究(128070)
中国(98248)
(84189)
科学(78987)
(75742)
(67066)
(64270)
(60304)
业大(59708)
财经(59607)
中心(58082)
研究所(57995)
(54047)
北京(52948)
农业(52610)
(49386)
师范(48861)
(47923)
(46823)
经济学(45832)
财经大学(43906)
基金
项目(264400)
科学(208590)
研究(194652)
基金(191664)
(166585)
国家(165135)
科学基金(143021)
社会(122262)
社会科(115775)
社会科学(115747)
(104295)
基金项目(101730)
自然(93205)
自然科(91042)
自然科学(91020)
自然科学基金(89409)
教育(88941)
(86599)
编号(79620)
资助(78137)
成果(64190)
重点(58711)
(57878)
(57035)
(55595)
课题(54669)
创新(52684)
(51216)
科研(50090)
国家社会(49986)
期刊
(179029)
经济(179029)
研究(115763)
中国(79210)
管理(63522)
(62133)
(61843)
学报(61576)
科学(57191)
大学(47124)
学学(44595)
教育(43834)
农业(42762)
技术(37705)
(34326)
金融(34326)
业经(31203)
财经(29753)
经济研究(27030)
(25468)
(24017)
问题(22918)
技术经济(21305)
科技(19771)
现代(18957)
(18713)
理论(18404)
图书(18185)
财会(17923)
商业(17577)
共检索到589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宇   李琳娜   王鹏飞  
加快绿色技术扩散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创新活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使用200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专利引用数据探讨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的存在性、作用机制及实际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过程存在显著的行业群体效应,同行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水平提升会强化目标企业的绿色技术扩散意愿;在不同的技术扩散水平、扩散阶段和技术能力上群体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将制度压力分为监管、规范和模仿压力,发现3种压力均会激发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群体行为,并且3种压力具有替代作用,模仿压力替代监管压力,监管压力又替代规范压力,表明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群体行为主要源于竞争而非监管和规范。进一步将企业绩效分为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发现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水平提升会改善其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群体效应会强化企业对环境绩效的积极影响,抑制对经济绩效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企业绿色技术扩散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策略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昆  魏晓平  蔡晓旭  
本研究对企业群落绿色技术扩散的发生机理与抑制因素、扩散渠道以及法制监管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间的绿色供应链、横向生态耦合链的形成与绿色技术的扩散是相互伴生的。绿色技术转移过程中,授受双方企业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共生博弈"的利益协调机制。另外,来自政府的支持与法制监管等外部因素将影响绿色技术的扩散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国忠   祝可可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基于环境友好投资策略推崇,迫切需要企业披露更高质量的环境信息;而企业也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使绿色技术完成从扩散方到被扩散方的流动和转移的过程,再进一步地通过绿色技术的扩散推动更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以2012—2021年中国1 31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法实证检验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绿色技术扩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分别检验该影响在企业、地区、行业层面的异质性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政府补助与绿色合作创新分别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政府补助—绿色合作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环境信息披露对处于成长期和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企业间绿色技术的扩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正向调节环境信息披露对于企业间绿色技术扩散的促进作用。为此,企业应主动全面披露高水平的环境信息,对外释放绿色技术供需信号,促进绿色技术在企业间的充分流动与扩散。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于丽静  陈忠全  
绿色创新是物流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我国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物流企业群体、政府监管方和消费者群体的三方模型,对其绿色创新扩散的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参与监管是物流企业绿色创新扩散的助推器;随着时间的推进,政府最终均会选择退出监管,只是不同监管方式下退出速度不同;政府对物流企业的创新补贴力度应控制一定的范围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朝均  刘冰  毕克新  
为综合分析绿色创新扩散过程,将绿色创新的扩散方、采纳方以及监管方统一于绿色创新扩散系统下,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创新扩散博弈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动态模拟政府管制策略的变化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政府的监管成本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呈现负相关,监管比例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呈现正相关;政府的补贴和罚金措施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不一;政府对外资企业的调控和知识产权使用费的调整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较为复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竺乾  
文章在对供应链中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供应链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机制和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直接经济收益、间接经济收益和综合社会收益是影响绿色技术创新在供应链中进行扩散的三个基本因素,而供应链中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基本问题则在于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的矛盾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供应链中,由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的扩散效果要好于由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的扩散效果,当生产商处于主导地位时,"核心—外围"扩散机制的效果最好,"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容易出现扩散过度的问题;而当供应商处于主导地位时,"核心—外围"的扩散机制将导致绿色技术创新无法扩散,而"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则导致扩散不足,并且在"外围—核心"的扩散机制下,其扩散路径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许东彦  林婷  张国建  
绿色技术作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促进绿色技术的广泛传播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技术扩散视角切入,利用地区和企业专利被引数据探究环境规制促进绿色技术在地区间的传播。研究发现,中国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地区绿色技术扩散,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分析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企业环保压力提升、绿色研发环境改善引致绿色技术使用成本降低和地方环保产业发展是推动绿色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扩散的激励存在短期作用,对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绿色技术激励明显,且仅存在于环保政策能够有效产生约束的地区。本文研究推进了绿色创新传播的相关研究,为“波特效应”在宏观层面的实现提供中国证据,对地方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昕  陈天鸣  
欧盟近年来一系列针对产品环境属性的立法管制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欧盟针对电子产品的 WEEE 和 RoHS 双指令为例,通过对深圳、东莞266家电子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从企业层次考察了这种"领先市场"的环境管制对发展中国家生产者绿色技术投入的影响,并结合电子无铅焊接技术的推广过程考察企业采纳绿色技术创新的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绿色"技术符合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规律,其中欧盟环境管制的因素的确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对比了企业投资来源和目标市场两种因素对其采纳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并结合有关"绿色"技术标准的国际争论背景,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全球化影响绿色技术发展的不同侧面,指出需要引导企业建立全面系统的环境策略,以扭转大部分企业在全球"绿色"技术发展潮流中的被动局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国忠  周午阳  
利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生态创新扩散的博弈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借助MATLAB仿真分析不同参数对生态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链上处于创新采纳方的企业大都会选择引入生态创新;生产商研发出生态创新更有利于该创新的扩散;专利费和协同效益对生态创新扩散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搭便车”收益对生态创新扩散有一定负向作用;政府对扩散方的奖惩机制是生态创新扩散的“助推器”,同时也应对采纳方辅以必要的监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杨治   胡晨昊  
本文基于制度扩散理论视角,以上市公司精准扶贫为研究背景,探究了国有产权在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制度扩散中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以2016到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对上市公司履行扶贫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2)国有产权显著提高了企业响应扶贫的速度;该正面作用在当地国企数量更少和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域更加强烈;(3)参与扶贫的企业中,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多的奖项披露行为。拓展检验还发现,中央国企比地方国企履行扶贫程度更高,但地方国企响应扶贫速度更快,中央国企披露了更少的扶贫奖项;国有企业的地域带动作用对提高当地民营企业扶贫参与度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框架拓展了制度扩散理论在社会责任领域的应用,对国有企业改革和乡村振兴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汇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谭钦瀛  李烨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与“双碳”战略目标交会的历史背景下,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制度理论,采用2012-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中的重污染企业数据,探究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探讨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以及制度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绿色创新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当规制性制度压力、模仿性制度压力较大时,数字技术应用与绿色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增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数字技术应用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同时,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绒  孙延明  
将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微观个体行为与集群联盟的宏观群体行为特征联系起来,探讨两者间的关系。而从该视角定量分析的文献目前鲜为少见。首先依据演化动力产生的根源将集群联盟群体行为分为市场自组织行为和政府控制干预下的行为。接着基于多Agent数值仿真实验的研究方法,通过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重复囚徒困境博弈试验,对集群联盟群体行为的演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不合作者的诱惑得益、企业合作者密度、企业邻域结构、企业空间密度这4个因素与集群联盟群体行为分别呈负向、无、正向、正向相关关系;亦分析了集群联盟群体行为在空间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并且相同的企业往往集中在某几个特定的空间区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然斌  刘解龙  刘建江  
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激励循环技术在企业间低成本快速扩散,然而循环技术向中小企业扩散存在不少障碍,为此,政府应通过绿色价格机制和各项政策调节企业绿色利润,以提高中小企业应用循环技术的积极性,此外,政府支持、市场主导下的生态园区的发展在循环技术扩散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美琴  骆守俭  
企业绿色管理已有研究将制度和技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忽视了绿色管理是对制度和技术压力的反应,两种压力同时并存甚至相互影响。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和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要求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整合制度和环境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已有文献普遍强调作为强制性制度的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而较少关注制度压力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企业绿色管理战略是制度压力和环境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制度压力的反应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企业所处的制度情境也影响到其对技术压力的响应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