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11)
2023(16109)
2022(13323)
2021(12481)
2020(10414)
2019(24086)
2018(23797)
2017(45825)
2016(24298)
2015(27514)
2014(27032)
2013(26043)
2012(23596)
2011(20848)
2010(21023)
2009(19247)
2008(18720)
2007(16446)
2006(14297)
2005(12698)
作者
(66519)
(55729)
(55254)
(52801)
(35522)
(26531)
(25079)
(21676)
(21243)
(19819)
(18933)
(18867)
(17501)
(17389)
(17140)
(17046)
(16529)
(16415)
(16080)
(15998)
(13625)
(13497)
(13348)
(12828)
(12469)
(12353)
(12226)
(12189)
(11021)
(10782)
学科
(95178)
经济(95035)
管理(80059)
(76855)
(65406)
企业(65406)
方法(45836)
数学(40611)
数学方法(39905)
(30194)
(27678)
中国(24431)
业经(22706)
(22589)
(20163)
财务(20090)
财务管理(20045)
企业财务(19118)
农业(18283)
地方(17680)
(16555)
理论(16038)
(15755)
环境(15590)
(15578)
贸易(15567)
技术(15534)
(15340)
银行(15324)
(15193)
机构
学院(334561)
大学(334036)
管理(136819)
(136469)
经济(133663)
理学(118682)
理学院(117530)
管理学(115302)
管理学院(114675)
研究(103662)
中国(80776)
(68455)
(66100)
科学(60954)
财经(52405)
中心(50912)
(50445)
(50139)
(49145)
业大(48046)
(47765)
研究所(44280)
北京(42150)
(41712)
经济学(41505)
师范(41256)
(39570)
财经大学(39271)
农业(38695)
(38270)
基金
项目(231776)
科学(184855)
研究(171300)
基金(170152)
(147526)
国家(146039)
科学基金(128114)
社会(110099)
社会科(104497)
社会科学(104470)
(91878)
基金项目(89427)
自然(82981)
自然科(81132)
自然科学(81111)
教育(80547)
自然科学基金(79638)
(75720)
编号(69790)
资助(69700)
成果(56052)
重点(51721)
(51676)
(49284)
(48355)
课题(47272)
(46686)
创新(46070)
国家社会(45858)
教育部(45351)
期刊
(144865)
经济(144865)
研究(93779)
中国(66661)
(53951)
管理(52213)
学报(47836)
科学(45508)
(45010)
大学(38552)
教育(37120)
学学(36205)
技术(33096)
(31245)
金融(31245)
农业(30178)
财经(25710)
业经(24332)
经济研究(22589)
(21944)
问题(18650)
统计(16960)
(16827)
图书(16197)
技术经济(16065)
(15925)
(15744)
财会(15668)
理论(15560)
科技(14978)
共检索到491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喜刚  
本文借鉴制度理论,探讨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模式的选择,认为强制性和合作性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制度压力(模拟压力、规范压力和强制压力)和下游客户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通过分析262家公司的调查数据后发现,强制性和合作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由完全不同的因素驱动,制度压力明显决定着合作性绿色供应链管理,而强制性模式在更大程度上由下游客户需求驱动,下游客户需求调节合作性模式,对强制性模式没有显著效应。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薛小飞  
绿色供应链金融是绿色金融理念植根于供应链金融的一个细分方向,是商业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国外绿色供应链金融以“绿色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组合模式为主,侧重于产业端;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但由于其依托产业的多样性和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尚未形成公认的模式。总体上,我国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发展模式粗放、动力不足和评价机制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绿色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绿色银行、投研银行、数字银行和敏捷银行的建设思路,以推动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于文婷  
首先指出了基于绿色供应链的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框架体系及其模块构成,明确了绿色供应链下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主要内涵和重点,接着分析了现代企业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模式的基本流程环节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主要从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应用、供应过程绿色化、绿色制造、绿色分销以及废弃产品的处理绿色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的梳理,最后提出了企业布局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案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利辉  
本文阐述了在绿色供应链框架下建构逆向物流系统的内涵及其意义;从绿色供应链的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的核心企业问题、信息失真问题及外部效应问题等角度,揭示绿色供应链框架下逆向物流的关键运作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丹  朱玉林  
构建协同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是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需要。探讨这一方案的可行性及理论依据,设计了协同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的实现模式,并从战略、策略、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了实施这一模式的具体方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利平  马占峰  
以降低农产品成本与提升客户响应频率为目的,调整并优化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结构,能够为链条各参与主体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现阶段,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存在流通环节复杂、信息共享性差、响应客户速度慢等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逐步降低,限制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创新发展。有鉴于此,本文在成本权衡相关理论下,阐述传统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化动因,并以农产品采购、配送、仓储与信息管理四大环节为切入点,提出构建直接采购模式、完善物流管理系统、建立直采仓储管理规范与打造信息共享平台等优化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晓丹  
现行的物流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观念不利于企业物流管理中绿色供应链思想的实现。文章指出,差别化税收可以弥补企业进行绿色物流所产生的外溢收益,绿色物流构建会产生核心企业,从而形成以业务关联为基础的物流联盟。这种联盟会因为专业化分工而演变成功能型联盟,从而更有利于物流活动的绿色环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晓丹  
现行的物流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观念不利于企业物流管理中绿色供应链思想的实现。文章指出,差别化税收可以弥补企业进行绿色物流所产生的外溢收益,绿色物流构建会产生核心企业,从而形成以业务关联为基础的物流联盟。这种联盟会因为专业化分工而演变成功能型联盟,从而更有利于物流活动的绿色环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中禾  陈琛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优化设计应是建立一种跨企业的协作,它覆盖从原料选择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体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特点,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以及顾客绿色资源数据库三大部分。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面临成本高、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技术、信息等障碍。可采取的对策为:政府实行导向性政策;建立创新与激励机制;构建逆向供应链;推行生态企业化;在共生企业间形成绿色供应链及其网链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岩  张智光  杨加猛  陈书林  
林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林业绿色供应链在协同运作中同时追求资源效率、价值优化和生态保护三个重要目标。本文按照共生组织机制把供应链企业间的共生模式分为市场机制共生、弱关系中间机制共生、强关系中间机制共生、科层机制共生四类;并从资源、价值、生态三个方面设计出共生模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粗集理论和Shannon熵的属性离散化相结合的方法对所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和权重的确定。通过评价分析可知,除了市场制共生模式外,其余三种共生模式在资源绩效、价值绩效和生态绩效三方面各有优劣。本文结合林业产业的特点和各种模式的优劣提出一种适合林业绿色供应链特点的混合共生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军  
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构建受绿色信息传递的影响,很难单独从绿色生产或绿色流通领域入手。一个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可以低成本地给消费者传递绿色信息,进而长期激励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的绿色行为,促进农产品绿色供应链协同高效。单独的政府激励可以一定程度地提升流通环节的绿色活动,但是政府很难准确把握分散生产中的绿色活动程度,从而很难对分散生产进行绿色生产激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平  药志秀  杨琦峰  
近年来,绿色供应链金融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提出运用电子订单融资模式缓解绿色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础上,从声誉视角出发,运用多阶段动态博弈方法对绿色供应链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及B2B电商平台信用评分带来的声誉激励,能有效促进绿色供应链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信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平  药志秀  杨琦峰  
近年来,绿色供应链金融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提出运用电子订单融资模式缓解绿色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础上,从声誉视角出发,运用多阶段动态博弈方法对绿色供应链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及B2B电商平台信用评分带来的声誉激励,能有效促进绿色供应链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信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平  药志秀  杨琦峰  
近年来,绿色供应链金融成为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提出运用电子订单融资模式缓解绿色供应链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基础上,从声誉视角出发,运用多阶段动态博弈方法对绿色供应链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中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及B2B电商平台信用评分带来的声誉激励,能有效促进绿色供应链参与主体间的相互信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韧  
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334家公众公司的微观数据,评估中国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发挥的治理效应,以及不同类型的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是否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绿色政策提高了绿色金融的治理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绿色金融的整体治理水平依然偏低;(2)监管领域的绿色政策和财政领域的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有一定差异;(3)监管方在银行信贷的绿色监管政策对提高绿色金融治理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资本市场的绿色监管政策不足,使得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偏低;财政领域的绿色政策对绿色金融的治理效应也并不显著。因此,决策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政策配套体系和绿色金融监管链条,逐步提高绿色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进而不断优化绿色金融治理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