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3)
- 2023(14245)
- 2022(11514)
- 2021(10616)
- 2020(8679)
- 2019(19957)
- 2018(20004)
- 2017(37447)
- 2016(21213)
- 2015(24307)
- 2014(24935)
- 2013(23974)
- 2012(22079)
- 2011(19856)
- 2010(20291)
- 2009(18857)
- 2008(19049)
- 2007(17579)
- 2006(15370)
- 2005(14232)
- 学科
- 济(80745)
- 经济(80629)
- 管理(62049)
- 业(57094)
- 企(46378)
- 企业(46378)
- 方法(32876)
- 数学(28073)
- 数学方法(27721)
- 农(26074)
- 中国(24826)
- 财(24029)
- 制(21448)
- 业经(20348)
- 农业(16958)
- 学(16933)
- 地方(16685)
- 理论(16027)
- 贸(14785)
- 贸易(14775)
- 体(14709)
- 银(14645)
- 银行(14602)
- 务(14580)
- 财务(14533)
- 财务管理(14482)
- 易(14343)
- 行(13857)
- 企业财务(13663)
- 融(13436)
- 机构
- 学院(302302)
- 大学(299752)
- 济(117711)
- 经济(114818)
- 管理(107848)
- 研究(101600)
- 理学(91169)
- 理学院(90097)
- 管理学(88343)
- 管理学院(87774)
- 中国(77541)
- 京(63965)
- 科学(62295)
- 财(59072)
- 农(52921)
- 所(52312)
- 江(50056)
- 中心(47404)
- 研究所(46830)
- 财经(45364)
- 业大(44758)
- 范(41481)
- 农业(41321)
- 师范(41024)
- 经(40808)
- 北京(40475)
- 州(39629)
- 院(36853)
- 经济学(36418)
- 技术(35811)
- 基金
- 项目(192443)
- 科学(148724)
- 研究(145488)
- 基金(133984)
- 家(116165)
- 国家(115106)
- 科学基金(97029)
- 社会(88735)
- 社会科(83725)
- 社会科学(83699)
- 省(78216)
- 基金项目(70459)
- 教育(69998)
- 划(64899)
- 编号(62372)
- 自然(60305)
- 自然科(58807)
- 自然科学(58790)
- 自然科学基金(57712)
- 资助(54154)
- 成果(52659)
- 课题(44898)
- 重点(44301)
- 部(42268)
- 发(42043)
- 创(40264)
- 制(38957)
- 性(37952)
- 创新(37606)
- 项目编号(37201)
共检索到467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珂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需要一支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技能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重要职能。当前,一些体制性因素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大国工匠的制度化培养。借鉴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世界工业强国的成熟经验,我国应从加强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搭建教育"立交桥"、改善技能人才待遇等方面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优化培养大国工匠的制度环境,让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凯宁 孙勇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茂林
新加坡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困境同我国职业教育"后示范"面临的产能过剩、经济L型新常态处境相似。因此,新加坡职教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中,宏观和微观上呈现的拔尖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对我们示范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借鉴价值。我国在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后,为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智能化新常态,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急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力的世界一流工匠,以"中国创造"新技术,铸造"中国制造"新品牌,从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到驱动世界经济发展。为此,就需要我国职教发展对接地方经济的产业学院,通过推行新加坡的"双轨制度",实施"工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显辉
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工匠之师培养大批富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开展培养工匠之师的主阵地,迫切需要得到"工匠精神"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之师内涵的分析,论述了培养工匠之师需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工匠精神"培育机制,建议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通过调整培养目标指标、推行"校企校合作"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加强"德艺双馨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富有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培养"工匠之师"。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之师 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匠精神 路径探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新时代 工科院校 工匠精神 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山崴 邓国民
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从满足数量型向追求质量型转变,对提供与消费升级相匹配的高质量产品和高品质服务需求更加迫切。中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教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支持产业结构转型的重任。让"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扎根",进而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必要。在分析服务业"工匠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以大连商业学校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职学校基于工匠精神"涵养匠心、锻造匠艺、磨砺匠才"的人才培养路径,以期提升职教育人效能,强化职校使命担当。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职学校 服务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燕
在当前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担和责任。从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现状出发,从营造氛围、课程改革、产教结合、加强师资、服务社会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为探索创新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晓伟
职业院校没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针对职业院校教师项目化培训存在的碎片化与随机性有余、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等问题,亟待实现从项目化到制度化的培训转向,并在制度供给、发展平台、培训网络、课程资源、专家资源、实践载体、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职业院校教师培训的实践优化。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教师培训 制度化 反思 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唐衍军
弘扬和培育以忠诚诚信、敬业尽责、精益求精为内核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工匠精神,是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职业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红船精神"体现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体,是党的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之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员和从业人员职业价值观塑造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注册会计师职业化建设应以"红船精神"为指引,打造具备团结协作、笃实好学、革故鼎新精神的审计"工匠"队伍。
关键词:
红船精神 工匠精神 职业精神 红色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锋
根据"工匠精神"中"道技合一"的核心要义,阐述了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对当下我国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特殊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难以深度开展的现象,分析了其校企文化冲突的原因,指出"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应当以此推进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和质量评价等视角给出了基于"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浩斌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又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名。中国制造业正在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正在从数量型转为高质量型。中国的出口贸易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型,因此需要一代高水平的"强国工匠"。这些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原有的职业教育基础是不够的,必须开辟新的教育资源。而普通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这主要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师资力量上的不对称,因此需要重新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工匠"培养之路。
关键词:
强国工匠 高技能人才 本科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欲晓 刘振栋 于志云 张立新
近年来出现"招聘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达不到企业要求造成的。本文阐述了高校面向IT产业需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调研和分析IT产业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搭建基于IT产业需求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
企业需求 实践创新 能力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全胜 刘文娟 龚添妙
在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工匠人才成为时代的呼唤,"工匠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工匠型人才的关键。"工匠型"教师具有技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特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在"工匠型"教师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标准为引领,建立培养标准体系;以分层培养为抓手,构建协同培养新模式;以提升内驱力为目标,完善发展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